“一场秋雨,一场寒”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如题所述

有科学依据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在“说秋”时媒体经常运用。多指西伯利亚南部的干冷空气与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相遇,导致当地气温一次又一次下降后形成的雨。然而,公众对气温下降的内部过程知之甚少。

事实上,气温下降的最根本原因是秋分后太阳的直接点继续从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这样,从太阳射向北半球的光也会倾斜。这不仅会使地面获得越来越少的热量,而且地面本身的辐射冷却也会加强,逐渐发展到热量“无法维持收支平衡”的状态。

“一场秋雨一场寒”是一种肤浅的现象。当冷空气团向南移动并产生云和雨时,它是由南方冷空气团和较暖空气团之间的对抗和碰撞引起的相对严重的冷却现象。白天,云层遮住太阳,从天空降下“冷雨”,导致气温下降。这是人们都能意识到的。晚上,随着云层散开,冷却过程继续进行。当有关地区被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控制时,夜间天气变晴,地面失去云层,导致地面的辐射没有被阻挡,当然也没有云向地面的反向辐射。冷平流加上地面强烈的辐射冷却是人们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感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主要原因。

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主要适用于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说法指的是逐渐冷却。此外,“冷”一词不同于“酷”。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初霜的节气经常表明天气越来越冷。24节气中的白露、寒露和初霜都反映了地面水汽凝结和冷却的影响。初霜意味着结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1
这都是很古之前人们慢慢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
第2个回答  2019-12-01
对于它的具体科学表现的话,是有着一定方面的实际体现的。
第3个回答  2019-12-01
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种规律,就是入秋了天气转寒。
第4个回答  2019-12-01
我觉得这个确实是有依据的,秋雨过后会降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