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郑耀先的原型是谁?

如题所述

鬼子六,郑耀先,军统六哥这几个名字在《风筝》热播后,是大热了一波,到底历史上有没有鬼子六这样的人,成为很多人好奇的对象。

一部历史剧,要是没有点历史原型是说不过去的,比如《亮剑》中的李云龙,那原型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近山啊!时至今日,老百姓对王近山将军的事迹还如数家珍,剩下诸如丁伟等都能找到一定原型,那么《风筝》中的鬼子六郑耀先有没有历史原型呢?

在介入正题之前,先说点题外话,那就是《风筝》这个剧很有点《无间道》的味道啊,在《无间道》里是警方打入黑帮核心,黑帮派出卧底打入警方高层,谁正谁邪,后来都有点说不清了。

《风筝》虽然讲述的潜伏在军统内部的共产党员“风筝”的特工在卧底期间坚守信仰的故事,实际上如果对比上影子,军统打入到我党核心的特务,那真就是“你种有我,我中有你”。

当然,这绝对不是抄袭,只不过是一种相似而已,在战争期间,双方互派间谍和情报员,本来就是一种形式,在太平洋战争中,也是美国的情报系统比日本的更先进,所以屡屡破获日军的情报,让美军能够占得先机。

扯正题,以纵横的了解来看,应该是没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军统当中本来就没有八大金刚,戴笠有四大金刚,赵理君应该杀中统被枪毙了,王天木是上海站站长,后来被汪伪76号特工总部给策反,剩下沈醉在解放战争后期起义,被关在功德林改造,只有陈恭澍号称军统第一杀手,后来在台湾失踪,这个应该是宫庶的原型,宫庶(恭澍)。以宫庶的狠辣来说,倒也符合陈恭澍。

如果在网上一点的话,军统的第二梯队,毛人凤、郑介民、唐纵就更不可能了。

因为在历史上,我党很少能够有能力打入到军统高层,因为军统本身就是特务组织,能够把特务打入到地方特务组织中,这本身就是在开玩笑,有那个精力,直接打入其他没有防备却比较重要的部门多好,只不过,观众喜欢看这种针尖对芒麦。

实际上郑耀先这种人在现实中能否出现也是一个未知数,在电视剧中出现任何类型的人都没毛病,因为那是影视作品,在现实中真的有为了信仰,可以放下一切的人吗?

比如郑耀先这种,为了信仰不管妻子和女儿的死活,不管兄弟的情分,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纵横认为,大部分的人其实都跟袁农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对党忠诚,也追求自己的生活,也宣泄自己的情感,为了自己手下报仇可以违反组织纪律,为了追求妻子,可以利用组织来压迫一下,当妻子被怀疑时会立刻与她离婚来划清界限,为了和妻子破镜重圆,也可以利用一下职务的便利,这才是正常人,也是现实生活中,你能看得到,感受得到的。

像郑耀先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都做不到,因为做不到所以才让人尊敬!

在我上一篇问答中,读者评论我“忘了国家利益为重、以个人恩义为天,就是现在社会的思潮,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得出结论自然狭隘”。

纵横不是那种高谈阔论,也不是擅长辩论的人,也并非特别高明的人,实际上纵横在平时的为人处世当中也处处碰壁,被人称为不会来事,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请客送礼吃饭,不会说一些违背我价值观念的话,因为我就是这样看这个事情的,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我相信我的粉丝看我的文章也是因为我讲的一些大实话。

有些人口号喊得最响,却也最在乎个人得失。郑耀先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我并不鼓励去做这样的人。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像徐百川去学习如何当一个父亲,要向宋孝安去学习如何当一个儿子,要向赵简之去学习如何当一个兄弟,要向林桃去学习如何当一个妻子,要向宫庶去学习如何当一个部下。不要去学习郑耀先如何去六亲不认,不要去学习袁农怎么去当领导,不要去学习江万朝如何的自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2

实际上郑耀先并没有指定的原型,仅是剧本作者和导演在当时历史上的潜伏特工上加工而成的一个虚拟人物,但在郑耀先的身上则是体现了无数当时历史上的中国国共双方潜伏战略特工的一个缩影。

在电视剧中,柳云龙扮演郑耀先表层上残忍阴狠,实际上,这仅是他隐藏身份的某种方式,他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情报员,代号为“风筝”,他坚毅忍耐,十分机智。正是凭借他这些年的忍耐,才引得了国民党的信任,在其内部为共产党给予了许多的谍报。

演员简介:

2017版《风筝》中郑耀先的饰演者柳云龙,1990年,柳云龙首次参演电影《青春无悔》,饰演男二号胡松力。1994年,推出专辑《总想留住爱过的人》。

2003年,柳云龙主演的电视剧《知情者》。2005年,凭借谍战剧《暗算》夺得第十五届北京影视春燕奖“电视剧最佳男主角奖”,和2006网络盛典“年度男演员奖”;  

2008年,凭借谍战剧《血色迷雾》夺得2008年度南方盛典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奖。2018年3月,凭借《风筝》获剧耀东方2018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实力演技剧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柳云龙塑造的郑耀先并非是指历史上的某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不是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缩影,而是我党为数不多的优秀高级战略情报员的聚合体,是一群奋战在敌人心脏的英雄群体的缩影。

据史料分析和参考国民党军统高层人员的一些回忆录文章,国民党军统及其前身蓝衣社的特务组织中,并无郑耀先其人,剧中所谓郑耀先军统“六哥”、“鬼子六”的绰号,仅仅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剧情需要而虚构的对主要人物的国共双方称谓,军统内部也没有剧中所说的八大金刚,只有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时期的历史上在高层有八大金刚之说,即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张治中、钱大均、蒋鼎文、陈继承。

实际上郑耀先并没有特定的原型,只是剧本作者和编剧在当时历史上的潜伏特工上加工而成的一个虚构人物,但是在郑耀先的身上却是反映了无数个当时历史上的中国国共双方潜伏战略特工的一个缩影。

拓展资料:

剧情简介

重庆军统王牌特工郑耀先,以狡黠机智和心狠手辣闻名。郑耀先其实就是潜伏在军统的共产党特工"风筝",为了确保"风筝"像一把尖刀始终刺在敌人的心脏上,在最关键时刻给国民党致命一击,郑耀先不得不成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诛之的军统六哥。上线的牺牲让他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解放后他化名国民党留用人员周志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继续为组织提供重要情报。在自己"风筝"的身份被组织证实后,他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协助公安局破获多起潜伏特务。

在三十多年的情报员生涯中,他被敌人长期追杀,忍受着妻离子散。对他来说,情报员本身就意味着牺牲,而一个人能有资格为国家牺牲,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好证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风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05

作为时下最火热的谍战电视剧《风筝》,在受到大家喜爱的同时大家都会追寻个角色的人物原型,而风筝郑耀先的原型是谁更是成为了很多人想知道的,这个让很多人头疼的“六哥”历史上是谁呢?是否真如剧中的他那样心狠手辣?

郑耀先在剧中的身份是一名军统特工,可实际上他是潜伏多年的共产党情报员,代号为“风筝”。他表面上心狠手辣,是让共产党员头疼的一名军统特工“六哥”,可他正是靠着这么多年的隐忍和心狠手辣才赢得了对方的信任。这样的隐忍的“风筝”郑耀先在历史上可是真是存在的?

在那么多的工作中,郑耀先为共产党提供了很多的情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面的剧情中他的共产党身份被认证,但他仍然选择作为一名潜伏特工为共产党收集情报。在多年的潜伏生涯中,他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怀疑,还要想办法躲开和共产党的正面冲突。

至于剧中郑耀先历史原型是谁,根据资料显示,郑耀先不是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缩影,他是一群奋斗在前线“最可爱的人”的缩影。在郑耀先执行任务过程中,他的妻子不知去向,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他早已经做好为这份事业牺牲的准备,能够为国家牺牲,他感到非常光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21

郑蕴侠,江西省临川人,1907年生,2009年离世,享年102岁;原国民党中统特务,毕业于黄

埔军校四期,1933年后先后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司法院法制专员、军法执行总监部司法长、少将专员等职务;参加过抗日战争,亲身经历“台儿庄会战”和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震惊中外的重庆“较场口血案”和“沧白堂事件”他则是现场的指挥者之一和参与者。

1938年3月,中国抗战史上最著名的台儿庄大战打响。郑蕴侠奉令率领一个政工队到前线,亲自参加了炮火连天的滕县守城战,与日军5次争夺阵地……最终苦撑到援军到来,他才满身血污地掩护伤病员突围。

1941年后,郑蕴侠兼“陪都”重庆《世界日报》采访部主任、《自治周报》总编、重庆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军委会坚信通讯社社长等职,曾远赴中国驻印缅远征军主持战地通讯……

如果说郑蕴侠抗战时期主要还在为抗战效力,抗战胜利后,“反共”特务活动却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仓皇逃窜,在四川涪陵(今属重庆)和贵州务川一带“潜伏”长达8年之久,周恩来总理对此人曾指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最终于1958年落网,成为中国内地最后一个被捕归案的国民党将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