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最厚的到底有多厚

如题所述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间增筑。又称"国城"、"外郭"。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顶宽约9米。

位于疆域边境的边城,也是使用城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产生原因,仍然是出于防御,但产生的时间,则应较城市城墙为晚。这就是我们一般习称的长城,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建于各国之间的,用以防御邻国的侵犯。

另一类则是建于北疆,专为对付外族的侵略。上述两类边城,已知它们最早建于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

隋唐时期:

隋大兴城(即唐长安城)之建造,不但在中国建筑史而且也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后来它又是中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天可汗”唐王朝帝都。

其平面为长方形,南北8652米,东西9721米,占地面积87平方公里,外垣长度亦达36公里,均居古代世界各国之首。为了皇室交通的便捷与安全,在都城的东侧及新宫大明宫的两侧,又修建了专供帝王车马通行的夹城,这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城垣建设中,乃是少见的孤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城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间增筑。又称"国城"、"外郭"。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顶宽约9米。东南角因避让水洼而向内曲折,被附会为"地陷东南"。嘉靖二十八年筹划重修外城时,最初的构想为在各城门外修建关厢子城,从而形成大城居中、九座子城拱从的奇特布局。后改为环城修筑外廓,南面将天坛南墙包入,然后东西两路向北(位置大约在内城城墙外2000米处),至洪武除年被废弃的元大都土城的东垣和西垣南端,然后从土城取土,修建北面、东北和西北三段城墙。外城总长度预计在120里左右,与内城构成"回"字形布局,辟门十一座,南、东、西各三座,北面两座。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它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城墙,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此议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外城工程于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开工,同年十月竣工。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明廷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北京外城周长28里(14.409公里),呈东西宽、南北窄的扁长形,辟七门,四角建角楼四座。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外城城墙外层包砖1米左右,多为明代大城砖,内层包砖0.7米左右,多为清代小城砖。外城通高6至7米,顶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墙最窄,顶厚平均为4.5米,基厚7.8米。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陆续拆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3
各城池厚度因建造年代不同,厚度自有不同。南京城城墙为例:南京城的雏形最早建于公元前473年(周元王姬仁三年),即越国灭亡吴国之后。当时修建这座城墙,规模很小,类似西欧国家的城堡,主要用于军事。稍有规模,是三国东吴孙权时期修建的。据资料,孙权所修筑的城池其主要目的还是用于军事防卫,靠近江边,类似今天的卫星城。南京城墙厚度约7.62米,最厚的地方约12.19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