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习惯性遵章?

大家帮帮忙,谢谢了

养成习惯性遵章的基本对策: 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反习惯性违章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相当一个时期内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方能防患于未然。 1 教育培训是根本 要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习惯,应遵循“教育是根,文化是本”的原则。 人们的责任意识、技术素质的高低,遵守各类标准、规程的自觉程度和应变能力莫不与其密切相关。安全意识教育的重点是责任意识教育,要采取人性化的形式;力戒说教式、长官式、填鸭式的教育。除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形势任务、方针政策、法制法规、组织纪律、安全知识、规程制度、工艺标准教育外,应重点抓好法制教育、主人翁思想教育,特别要注意抓好新员工上岗前教育、工人转换岗位时的再教育。新员工上岗前、工人转换岗位时的可塑性最大,认知新事物、求知识长技能的欲望最强,最容易受引导和接受别人对其行为的训练,是这些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当然,也是形成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时期,特别是对于已在岗两三年后的员工,已形成许多习惯,在旧习惯抗扰下,新习惯要扎下根来就困难多了。这就是不负责任、习惯性违章,乃至导致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2 从小事抓起 良好的习惯表现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如:员工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他做事有条不紊、不丢三拉四,工具箱中各类工器具整洁并归类合理有序、观察细致、有做工作日记的习惯等等。有些管理者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这是个人生活问题,这是错误的看法。 3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不可否认,家庭文化,就是家长文化,对个人成长影响十分巨大;企业文化,取决于领导文化、长官文化,其作为后天的影响,重塑员工,是很好的途径。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各级管理者的价值趋向、道德品质、情感志趣、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企业环境建设和对职工的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所以,企业文化环境对员工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领导文化、长官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先导,其权威性、感染力、号召力最强。因此,企业各级管理者的习惯更容易在企业、车间、班组中传递和认同。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员工看干部”。所以,在企业文化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级领导的所做所为。要求各级领导从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责任意识入手,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带动员工养成良好习惯。 4 必要而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好习惯与坏习惯一样,不是不可以逆转。没有严格的规范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即使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在环境改变和工作任务饱满时,在坏习惯的作用和抗衡下,往往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员工的好习惯还没有固化和稳定外,主要还在于企业没有必要而合理的规章制度。即使有了必要而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只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由于诸方面的原因,规定往往难以执行或执行不彻底,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对员工因良好习惯避免、缩小、正确处理事故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要适时地、诚心诚意地予以表扬、肯定和奖励,对不良习惯要及时对其主观因素进行认真追查分析,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危害的程度给予批评、否定和按规定处罚,触犯法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必须做到标准面前、制度面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干部员工一视同仁,实现法治。 5 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 良好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注重说理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有人曾说:“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要形成好习惯,重要的是行动。 6 舆论宣传 要注意和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针对实际并具体地进行良好习惯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违章违纪和不负责任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违章违纪、不负责任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事例进行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宣传,逐渐形成干部职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参与和良性互动的局面。 反对违章、从尚遵章,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控制人的违章行为动机。只要我们像经营生活、经营人生一样来认真经营安全生产工作,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而去积极解决和规范,使自己的心再认真些、仔细些,何来压抑紧张、如履薄冰的安全生产工作;用良好习惯创造、感悟工作中的每一份成就,何愁享受不到因安全生产带来的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