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她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如题所述

2010年1月30日,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11年来,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照片一张张地对比,不久前,当年那位母亲,轮廓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周科与11年前那名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相遇了。见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灿烂,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与11年前照片中一样,她盘起头发、背着孩子迎面走来,除了略显瘦削,依旧是那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她的身后,是刚刚建好的新房,钢筋水泥结构,结实的板材门窗。“住上这栋大雨漏不进去、寒风吹不进来的房子,小时候做梦都想。”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的巴木玉布木,童年的家在半山腰,出嫁后家在山脚下,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土坯房。曾经,每到雨季,屋外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里便是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紧,可时常会滴落在床上打湿被子,一家人都睡不了觉。脸盆放在床上接雨,一个不够,再加另一个,还不行就用木桶……巴木玉布木回忆,那时候家里没有通电,漆黑的夜里,夫妻俩就在屋里摸来摸去,凭着感觉找漏点接雨水。整个晚上,就这样抱着熟睡中的孩子盼天亮。

10余年过去了,中国的长足进步其实从旅客行李背囊的变化都能看出来。如今在车站码头,已经很难拍到像巴木玉布木大包小包这样的“经典镜头”了。在巴木玉布木的记忆里,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第一份工作便是在南昌一家烧砖厂搬砖。“砖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不多,但比家里种地要强。”巴木玉布木说,白天上班,她就背着女儿一起搬运石砖。女儿在肩头睡着了,就把她放在一旁,自己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她。巴木玉布木没念过一天书,更不会讲普通话,连火车票也是同村人代买。巴木玉布木告诉记者,自己的童年是在高山上度过的。山下虽然有学校,但山高坡陡,下山的路要走上两个小时。像当地女孩子没有上学的习俗一样,巴木玉布木从没走进过学校。

作为扶贫对象,巴木玉布木2018年获得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她自筹7万元在宅基地旁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三室一厅的房屋粉刷一新,干净明亮,还贴上了地板砖,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齐全。按照彝族风俗,新居落成,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巴木玉布木夫妇一口气宰了两头牛。

依照国家政策,巴木玉布木还享受到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资助。2013年以来,她又生育了三个孩子,全部在县城医院免费出生。目前,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上初一,次女王雪医读小学一年级,儿子巫其布吉上幼儿园。过去8年,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巴木玉布木是其中的一员,她与命运较劲的奋斗故事令人感动,愿她脸上的笑容始终灿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过得很幸福。因为根据记者曝出来的消息,春运母亲家乡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
第2个回答  2021-02-04
她现在在自己的家乡务农,当年的孩子也已经长大上学了,能帮她分担家务,她过的挺简单但是她很知足。
第3个回答  2021-02-04
她这些年也过得挺不容易了,收入不高孩子的负担也重,不过她心态还是很好了,挺努力奋斗了。
第4个回答  2021-02-04
可以说是过得很奔波,为了照顾母亲以及高额的生活开支,她需要每天都奔走在各个工作场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