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父母对孩子教育态度不统一,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表现在: 1. 父母教育孩子意见不统一会使双方的教育同时被弱化,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又会混淆孩子的是非叛断标准。孩子小时候不知该听谁的,长大后也可能谁的也不听,父母谁也管不了,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非常不利。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做事情也常会表现出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有的成年人甚至显示多重人格。 2. 容易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或来自于父亲或来自于母亲。如有的母亲过于溺爱孩子,父亲又不管,这样的孩子一般胆小、自私、不宽容;有的父亲对孩子过于严厉,动辄打骂孩子,而母亲当孩子面反对,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也可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父亲的教育。这样的孩子攻击性特别强。 解决方法: 1. 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共同的责任。孩子心灵要健康和谐地成长,光靠父、母一方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态度要统一,口径要一致,要相互协商,对一些不懂的地方,要善于请教教育专家,善于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2. 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另一方,这样父亲或母亲会感到失去了面子,容易发生争吵。也会因被批评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受到影响而削弱教育力度。要避开孩子两个人商讨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如果在教育孩子时,因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而伤害了孩子,父母一定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3.高中孩子个性基本定型,孩子心理发育上已表现出很多个性上的问题需寻求专业心理师的辅导,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要及时进行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30
因为意见分歧,往往会让处于情绪化中的夫妻往往不能理性审视对方,也不能理性面对孩子。有些夫妻出现严重的分歧时,会相互间推诿教育孩子的责任,当真的出现责任推诿现象时,会让孩子处于无人管、无人问、无人教的状态,这种真空状态,会让无辜的孩子成为真正的受害者。在许多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其实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这会影响到家庭教育氛围是否和谐, 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脾气、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方面。

1、导致孩子具有双面型人格。

很多孩子单独和父亲或者母亲相处时,往往很听话,情绪也不错,可是一旦孩子和父母同时在一起时,问题便接踵而来,要么任性,要么不听话,甚至有无理的要求等,这让人很费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问题来源于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和冲突。这并不难理解,在当今中国家庭中,母亲教育还占绝对的主流,很多母亲的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在母亲教育中常常以保姆式的教育为主,这会把孩子的生活和能力的培养混为一谈,有的甚至是忽略了对孩子独立的自我服务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不管内容是否科学,不管教育方法是否正确,不管孩子是否接受,不管教育效果是否有效,皆以主观给予为主。而对于父亲们来讲,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采取粗放式的,“大男子主义”式的家庭教育,这种思想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教育和引导的细节关注。

2、会让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受到影响。

经常有一些家长因为家庭教育观念不一致而争吵,虽然很多时候有一方暂时放弃了争论,默认了对方去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法,但是这种暂时保留的教育方法,仍会有实施的机会,比如单独和孩子相处时。两种介于正确与错误,理性与非理性的教育方式,其结果是让孩子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当两种教育方法出现差异时,该听谁的呢?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分歧的结果是让孩子钻了空子,比如好习惯正在培养和巩固的阶段,因为爸爸和妈妈的分歧而时续时断,为培养带来了难度。比如礼节礼貌的培养,部分孩子会为图省事或者以无所谓的态度而被忽略掉。比如父母一方批评教育时,孩子会到另一方寻找保护,错失成长的机会。

3、不利于孩子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现实中,在一些强势妈妈和简单粗暴爸爸的案例中,这些家长的原生家庭绝大部分都存在类似的现象,这说明家庭教育的传承性很强,会形成恶性循环。

当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父母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强势或者简单粗暴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不能平等相待家人,不能尊重他人,养成唯我独尊的行为方式,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会因为性格上的缺陷遭遇挫折。如果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得到改正,将会相伴孩子的一生,会继续一代代传承下去。4、夫妻家庭教育分歧,不利于父母权威的建立。

在很多夫妻家庭教育分歧中,经常是夫妻一方指责另一方,如果这些指责是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父母的权威作用便会大打折扣。因为指责会让孩子看到爸爸或者妈妈不足的另一面,而这些不足本来影响并不大,但是由于夫妻情绪管理不善,这时会将对方的不足或者缺点无限被放大,当孩子面对爸爸和妈妈这些被放大的缺点时,会混淆孩子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他们无所适从,阻滞孩子们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深入进行,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坚持错误、有恃无恐。其结果是,孩子会重新审视父母,部分孩子会消极认识他们,有的甚至会瞧不想父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