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中如何体现了情景交融

如题所述

中国诗歌中体现情景交融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一方面,诗人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主观感情,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另一方面,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借景抒情。在诗歌中,诗人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因为游离感情的写景只是文字游戏,而不能称之为诗歌。同样,诗人也不能抛开景物,像喊口号那样“直抒胸臆”,因为诗歌需要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于是,借助意象聚合、景物描写就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首选。比如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抒发了诗人豪爽向上的情感。

2、寓情于景。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

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

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例如韦应物的《滁洲西涧

》,就是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情景交融的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中国诗歌体现情景交融的分析如下

一是要触景 生情;二是要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便是诗歌创作情感生成的必经之路。

最早把“情”和“景”的关系作为一对诗学范畴的建立是六朝以后的事。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睹物兴情”“物以情观”,“山沓水迎,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以赠,兴来如答”(《物色》)。

刘勰不仅明确地指出睹物可以兴情,而且指出了情景之间的有机关系,即情往景还,情赠景答,以及创作主体的吐情纳答,说明景对情的影响。这比《毛诗序》又大大进了一步。可看做是“情景交融”说的初坯。

唐宋以后诗歌创作中作为一对范畴的情景关系被正式提出“人情对境,自有悲喜”(宋.葛立方《语韵阳秋》)的观点。揭示了变化着的情与景的联系。突出了情的能动作用,正确地阐述了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随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变化的道理。

范唏文《对床夜语》中分析杜诗时明确指出在优秀的诗句中总是“情景交融而莫分也”。创作则是“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分。” 至此,可以说“情景交融”已经初步形成。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矣。”这段话,同《毛诗序》的意思差不多,也认为诗是由诗人动了感情而产生的。但他进了一步,指出了诗人的情是“感于事”,由客观的“事”,激发出来的,这当然是说得很对的。

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随》中也强调情景结合,认为妙诗佳句常常是“景在情中,情在景中”。

但是“情景交融”的真正成熟在明清两代。

明代都穆把情景结合在诗歌生成 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到至极。

他说:“作诗必情与景合,景与情合”,诗,始可以言诗矣。……”

到了清代诗论家蜂起论述“情景交融”说,将此说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