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的资料

如题所述

  鲸鱼嘅后肢已经退化(除咗古鲸亚目之外)。前肢同尾进化成鳍,方便喺水中移动。有啲品种嘅背脊重有一个由皮肤做成嘅背鳍。鲸鱼嘅背鳍系无骨嘅。因水有浮力,佢哋嘅肋骨脆弱,又无外耳。鲸目动物脑部发达,好聪明。

  其中抹香鲸个头有全身三分之一咁长,装住已知最大嘅脑,重达 7 kg[1]。而樽鼻海豚最聪明,佢哋嘅智商可以有三岁细路咁高。

  分类 [编辑]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鲸目
  亚目:古鲸亚目(绝种)
  亚目:齿鲸亚目
  亚目:须鲸亚目
  保育 [编辑]大部份嘅鲸鱼都系濒危品种,有绝种可能。即系数量好少。因繁殖能力差,一胎只可以有一只,生长期又耐,好耐先可以成熟。加上人类嘅过量捕杀,生存机会就更渺茫。虽然好多国家都有设保护自己本土鲸鱼嘅组织,但系唔系自己领土就理都唔理。

  目前,好少环保组织保护鲸鱼,得绿色和平、WDCS、IFAW几个。

  国际绿色和平分部『海洋保护者』(Ocean Defenders)表示,人类同其他组织都唔明白保护鲸鱼嘅重要性。

  喺香港,目前大约有 16 种鲸豚出现记录,除咗中华白海豚同江豚喺香港水域定居之外,其余大部分都系搁浅或者意外闯入嘅。所有海洋哺乳动物喺香港都受到法例保护。

  捕鲸 [编辑]内文: 捕鲸

  死咗嘅弓头鲸(Bowhead Whale)捕杀鲸鱼有分科研性捕鲸同埋商业性捕鲸。科研性即系用捉返来嘅鲸鱼来做研究;商业性捕鲸,系捉鲸鱼来食。

  目前,国际捕鲸协会(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缩写IWC)已禁止一切商业性捕鲸,但日本、挪威同冰岛都用科研为理由捕杀鲸鱼,事实上系捉鲸鱼来食,即系商业性捕鲸。利用呢条法律罅(音 la3),日本总共成功捕鲸 41 次。

  日本重用鲸肉来做学生嘅饭盒,想新一代嘅日本人食多啲鲸鱼,等日本啲鲸肉制作有钱收,惹起各生物学者同鲸鱼迷反感。

  2006年1月,绿色和平企图出海阻止日本嘅鲸类研究所,鲸类研究所冇让步,用捕鲸船『第一京丸』(Kyomaru 1)重有『日新丸』(Nisshin Maru)同绿色和平撞船。『第二勇新丸』(Yushin Maru 2)向绿色和平嘅工作人员喷水,『勇新丸』(Yushin Maru)嘅捕鲸者用水同鲸血喷绿色和平嘅工作人员。因为烂船,绿色和平唯有去整船,令鲸类研究所成功捕获 845 条鲸鱼,其中有品种系受保护品种。

  2006年11月15号,日本出咗 6 只前往南极嘅捕鲸船,准备捉 945 条鲸鱼,分别系 935 条小须鲸同埋 10 条长须鲸,又话好可能会捉 50 条座头鲸,但系,因为捕鲸船着火,未能如愿。

  2008年,日本打算喺南极捉超过一千条鲸鱼,兼去埋澳洲海域捉50条就嚟绝种嘅座头鲸。澳洲强烈反对,日本就话澳洲歧视日本人,因为捕鲸系日本人嘅「文化」。日本各个机构成日话,捕鲸系日本人嘅文化,重话任何反捕鲸嘅人都系对日本人种族歧视,去到2008年更话埋澳洲歧视日本。[2]

  参考 [编辑]Ocean Defender 绿色和平嘅分部之一,有新闻同 blog
  Greenpeace Forum 绿色和平论坛,有鲸鱼讨论区
  捕鲸电视频道 有影片同埋绿色和平嘅电视,包括撞船、捕鲸过程之类嘅影片
  海洋澳秘 由国际绿色和平论坛坛主开嘅中文或广东话网站(主要观众系青少年,所以口气比较俗语化同简单)
  保护海洋电视频道 有喷水喷血,反船环节
  No Whaling Campaign 有中文版,内含鲸鱼同捕鲸资料,重有好多签名活动
  延伸阅读 [编辑]香港海豚保育学会网页
  《自然珍藏系列-鲸与海豚图鉴》ISBN 957-9684-16-2
  《中国鲸类》ISBN 962-86278-1-3
  《台湾鲸类图鉴》ISBN 978-986-7112-37-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5
地球上属于鲸目的动物有90多种,实在是一个宠大的家族。但是所谓鲸鱼,事实上并非真正的鱼,而是一种鱼形的脊椎动物,隶属于哺乳纲、鲸目。5000多万年以前,现代鲸的祖先离开了陆地进入了广衰无垠的大海,其后经过漫长的岁月,才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遍布于世界的海洋中。
现代的鲸,体呈高度的流线型,便于游泳,同时可减少水的阻力,因此不管风平浪静,还是狂风怒号,波浪涛涛,它们仍然神态自若,犹如闲庭信步。鲸的身体无毛,光滑的皮肤形成滑溜的表面,同样可以减少前进时水的阻力;前肢退变为鳍足,后肢退化,尾部水平排列(水平尾鳍),这是这类海生脊椎动物的独特之处。
鲸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外鼻孔位于头顶背部,形成喷水孔。在碧波荡漾的海洋上,经常可以看到高高的、羽花状的水柱和飞沫,犹如缕缕喷泉,十分壮观。鲸的内鼻孔开口于喉部,因此可以放心地在水中吞食食物而不致呛住。肺部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容量,一次可吸人大量的空气,所以鲸类可以在水下呆很长的时间,有些则可潜入很深的海域。
鲸是一种温血动物,其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跟人的体温差不多。但是,海水却是凉的,特别是在北极,水温常在零度以下。而且,水吸收热量的速度要比空气快得多,所以鲸类都有一层海绵状厚厚的皮层和皮层以下一层厚厚的脂肪作为绝缘层,以保证体内热量尽量少地散失。除此之外,由于水的阻力比空气大得多,所以鲸运动起来则需要更多的能量和体力。当然,有其弊也必有其利,因为海里食物丰富而竞争者少,所以比较容易吃饱肚皮。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海水虽然阻力很大,但浮力也大,像鲸这样的庞然大物,长达数十米,重达100多吨,在陆地上是无论如何也生存不下去的,不用说觅食,就是活动起来也极为困难,寸步难行。所以,鲸鱼为肥胖的人提供了一个不必减肥的生活方法,那就是回到水里去生活!
第2个回答  2013-02-19
须鲸和齿鲸。古人在给它起名字时,连鲸字本身也有一个鱼字偏旁,若和鲐鱼、鲅鱼等鱼名写在一起,就更让人“难识庐山真面目”。不仅汉字如此,国外也有类似之处,如德语把鲸叫巨大的鱼(Walfisch)。一直到16~17世纪的一些自然科学书籍上,都是把鲸当鱼看待,和鱼放在一起记载的。其实,鲸虽然外表像鱼,但并不是鱼,而是一类哺乳动物,这与蝙蝠像鸟但并不是鸟,也是一类真正的哺乳动物的情况相似。鲸和鱼不同,它是胎生的,一般都是每胎产一仔,两年一胎。幼仔靠母体的乳汁哺育长大;而鱼是卵生的,一次产卵可以成千上万,幼鱼一经孵化出来,就能独立生活,没有哺乳现象。鲸的体温是恒定的,平均为35.5℃,无论在冷水域或热带海区都维持这一体温;而鱼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鲸用肺呼吸,需经常浮出水面换气。鱼则是用鳃摄取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可一直呆在水下。鲸和鱼在外形上的相似,是由于它们长期共处于一个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而形成的,是一种“趋同现象”。鲸虽然属于哺乳动物,但却终生沐浴于大海,完全适应于海中生活。不管是南极附近海域或北冰洋,也不管是赤道水域或沿岸海区,都可以是它们的活动疆域,都有它们的踪影。尽管茫茫海洋,浩瀚无垠,但它们既能捕到食物,又能找到同伴。它们是海洋里最优秀的游泳能手之一,在风平浪静时,它们固然可以悠悠荡游,波涛汹涌时,也仍然犹如闲庭信步。它们可以跃出水面“眺望”冉冉升起的红日,也可以遨游千米水底,去探察深海的奥妙,载沉载浮,出没自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