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与外国建筑最大的区别,与自然界有什么文化联系?

如题所述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变化很大;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其中,木建筑绝对算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上至皇家宫殿,下至普通民宅,大多如此。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由于石头资源丰富,良好的木材缺乏,逐渐就形成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的西方古建筑。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波斯帝国的宫殿、古罗马斗兽场……都是用石头筑成,书写了一部“石头史书”。

建筑取材的不同,受自然条件所限是一个原因,社会原因也是一方面。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交通闭塞,使得中国古建筑得以长期保存下来。中国古代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观点阐述的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息息相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西方重视石材,更多的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性精神,强调求真,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一切。
我国古典建筑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
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