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如题所述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卫星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深度互联和智能融合乘客、设施、设备、环境等实体信息的综合系统,智能化是现代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包括六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包括了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和信号系统,具有高科技化、综合集成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和运营体系智慧化等优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规模达到265亿元

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7978公里,同比增加18.5%。“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4351.7公里,年均新增运营线路长度870.3公里,年均增长率17.1%;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6278.7亿元,年均完成建设投资5255.7亿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建设、规划线路规模和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成果初具规模。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规模达到265亿元。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规划提速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到2025年,中国式智能城市轨道交通特色基本形成,跻身世界先进智能城市轨道交通国家行列。到2035年,中国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世界先进智能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前列,中国式智能城市轨道交通乘势领跑发展潮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进程将不断提速。

预计202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市场规模达到791亿元

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需求将持续增长,前瞻预计未来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市场规模保持20%增速,到2026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91亿元。

——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6
城市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大量的轨道交通的专业人员,就业形势在未来5-10年很好,而且生活在大城市或是省会城市。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随着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今后将进入快速健康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带来了大量的发展和就业空间。由于畅通、便捷、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捷便利、安全性高、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分为地铁方向和高铁方向。
高铁方向主要注重培养形象佳、气质雅、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的服务型人才,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全国省内外高铁乘务员,高铁餐吧,安检、安保、地勤、票务等工作。
地铁方向主要注重培养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城市轨道专也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指挥和管理、经营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以面向全国省内外地铁公司,做安检、安保、地勤、票务等工作。这些工作就业环境好,晋升渠道多,薪酬待遇高,福利有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10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简介
目前国内城市已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包括有地铁、轻轨、单轨(仅重庆)、有轨电车、磁悬浮交通(仅上海)以及市域快轨。
■ 地铁
地铁线路通常设于地下结构内,也可延伸至地面或高架桥上,一般适用于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全国开通城市轨道的22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已开通地铁。地铁的优点是运量大,速度快。缺点是建设工期长、造价高且运营维护费昂贵。
地铁
■ 轻轨
轻轨线路通常设于地面或高架桥上,也可延伸至地下结构内。轻轨采用高架线路时占地面积大、拆迁大、噪音振动大,需要占用部分道路的同时对城市景观有一定影响,一般适用于城市的市郊,或者道路条件较好且对景观与噪音要求较低的城区。
轻轨与地铁的区别,并非是天上和地下,轻轨一般在运量或车辆轴重上稍小于地铁。轻轨的运营速度与地铁相近,造价、运能、建设工期较地铁低,但是运营维护费用同样昂贵。值得一提的是,轻轨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制式,并非高架的铁路或轨道就是轻轨,经常有人将广珠城际铁路说成“广珠轻轨”,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和叫法。
■ 单轨
单轨分为悬挂式与跨座式,悬挂式单轨的车体悬挂在单根轨道梁上,目前在国内尚无应用;跨座式单轨的车体骑跨在单根轨道梁上,在我国重庆已有运用并安全运营十年有余。跨座式单轨线路通常采用高架形式,同样可以延伸至地面或地下,由于具有占地小、噪音低、工期短、透光性好、经济性强、编组灵活等特点,在国外城市中心区得到广泛运用。本次展览会也专门推出了与 “新型跨座式单轨”相关的议程。
跨座式单轨编组灵活,可实现低、中、高不同等级运能。速度与地铁和轻轨相差不大,但在工程投资方面远低于二者,且运营费用相对较小。在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高架敷设的城市轨道线路中,单轨占地面积最小,其转弯半径与爬坡能力也是最佳的,因此拆迁较小。此外单轨产生的噪音低,如重庆单轨2号线被称为“中国最安静的轨交线”。当前国内许多中等城市因达不到地铁建设标准,均有意申报建设轻型跨座式单轨。
■ 现代有轨电车
我国近年实施的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般在城市新区运行,并尽量设置较高的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属于中低运量系统,在运能、速度等方面均低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现代有轨电车的突出缺陷是线路多以地面为主,需要占用车道,对既有道路交通影响大,且有一定噪声。但是好在工程投资较低,车辆美观舒适,且不需要经过国务院审批,因此近几年在国内也发展较快。中山周边的城市中,珠海与广州均规划有建设现代有轨电车,其中广州市现代有轨电车试验段已于今年年初开始运营,珠海1号线工程也预计于今年年底开通。
■ 中低速磁悬浮
磁悬浮线路分为高速磁悬浮与中低速磁悬浮,上海2003年开通的磁悬浮线路属于高速磁悬浮。高速磁悬浮由于价格高昂,在全球的推广之路异常坎坷,中低速磁悬浮则另辟蹊径,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员性价比较高。中低速磁悬浮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最先进的技术,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中国、日本、韩国掌握该种技术,当前国内有北京与长沙两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正处于建设之中。
与其他轨道交通制式相比,中低速磁悬浮在速度与造价方面优于地铁和轻轨,系统运能与轻轨相当,在噪音影响与爬坡能力方面优于单轨系统。很多人认为中低速磁悬浮辐射高,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磁浮列车内的磁场仅相当于吹风机、剃须刀等家用电器产生的磁场,甚至更低。此外,由于磁浮列车“抱”在轨道上运行,和路基一体化,磁浮交通是唯一可以做到运行中不发生颠覆事故的轨道交通方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