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内外文化新鲜事?

2020国内外的文化水平新鲜事

1、诺贝尔文学奖评选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一位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显然,这个名字对国内读者是“冷门”的,但是也有她的读者。到了来年10月,大家依然会围观“文学奖花落谁家”的热闹。只是,对待这样一个当前世界范围影响最大的文学奖项,或许我们要摒弃“冷门”和“实至名归”这两种简单粗暴的评价口径,而是努力离文学更近,离作家更近。  

2、电影业的停滞与重启

疫情来袭之后,中国电影行业按下了“暂停键”,观众暂别影院长达178天。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苦苦挣扎的半年里寻求突围。

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很多电影能够以更便利的方式跟观众见面,像《春江水暖》通过网络形式和观众见面,有些中小成本电影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因为疫情给行业造成的危机,大家发现,必须让互联网延伸电影产业,让行业延伸到一个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里。

3、疫情期间文化产业“云端自救”

2020年,因为疫情的冲击,“云时代”“云端见”成了这一年充斥各种文化场所和消费空间的流行形式,虽然这一转变始于无奈,但危机也推动一些文化产业找到“新赛道”。

疫情期间,布达拉宫进行了1388年历史上首次直播,51分钟里有92万网友“云游”布达拉宫,并登上了布达拉宫红宫顶层;很多国宝真品都能无压力地展示在千万人面前。甘肃省博物馆拿出此前极少亮相的“马踏飞燕”真品,三星堆秀出了“祭山图玉边璋”。

4、悬疑剧和“短剧集”模式升温

无人能抗拒悬疑片的魅力。2020年横空出世的“迷雾剧场”,以《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剧“封神”,将这一类型影视剧推到舆论场的焦点。同时,也掀起了网络“短剧集”模式的狂欢。另外,女性悬疑网剧《白色月光》《摩天大楼》也获得不错的成绩。

5、五条人和乐队文化

2020年度第一火的乐队,当属五条人乐队。《乐队的夏天2》在邀请五条人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到他们会火成今天这个样子。不能否认的是,五条人的出现,让这场属于夏天和乐队迷的约会,充满了意外惊喜,也拓展了大众对乐队文化丰富性的理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9

如下:

1、抗疫文化作品

2020年的开始,一座城市,和一场忽然暴发的疫情,给这一整年的故事写下一个灰暗、寒冷的开头。然而,人心的力量和热度,足以让我们跨越苦难。医护人员投入一线战斗,普通人在远方给予问候。“谢谢你们”“武汉加油”,越来越多鼓励和感恩的话语,代替了哀伤的叹息和无助的泪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文化作品担当的角色、承担的使命,是记录者。

写作者用文字,影视创作者用镜头。荧屏上涌现一批以抗疫期间真实故事为基础的影视作品,抗疫剧《在一起》《最美逆行者》,纪录片《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中国医生战疫版》等;而普通老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

记录疫情对日常生活点滴的影响,如武汉小哥拍摄的vlog《武汉日记2020》,还有弥漫人间烟火气的《温暖的一餐》《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余生一日》……

透过一帧一帧的文字和光影记录,我们如此回忆和疫情有关的2020年。

2、故宫建成600年

2020年,故宫建成600年。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早已不是一个静止的博物馆,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而是一座色彩鲜活的生活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空间。

600年过去,宫墙如旧,但在当下年轻人的眼里已有了不同的容貌。如今的故宫,变得青春、平易近人,一到北京下雪天,故宫就热闹非凡。

人比雪花还多;修复珍宝文物的匠人,成了备受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男神”;一小件故宫文创产品、一支“紫禁城雪糕”都能受到热捧,《故宫日历》成了岁末最抢手的日历。《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影视、综艺,让静态的宫墙和尘封的历史散发光彩和魅力。

紫禁城600岁,我们在思考一件事:如何让中国的历史遗迹,都成为年轻人的最爱,成为全世界人类共享的文明财富。

3、电影业的停滞与重启

疫情来袭之后,中国电影行业按下了“暂停键”,观众暂别影院长达178天。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苦苦挣扎的半年里寻求突围。

今年春节,在所有人的惊叹声中,《囧妈》选择在某网络平台免费播出,成为历史上首部网络在线首播的春节档热门电影。虽然这一事件引起全行业争议,但也促使我们思考电影行业技术的革新和未来播放模式。

《第一次的离别》,是今年7月影院复工后第一部上映的新片。这个片名仿佛成了一个和停滞半年的电影业相配的隐喻:正如逐渐恢复开放的电影院一样,离别的时间线无论延伸多久,我们始终都在等待与美好重逢。

国内电影业的重启,伴随着一些颁奖礼、电影节的举行——线上,成了主要阵地。相较于往年纯粹享受观影乐趣,大家相聚在电影节,都更关心“疫后电影业如何突围”,与此同时,一些全新的机遇正在生长出来。

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很多电影能够以更便利的方式跟观众见面,像《春江水暖》通过网络形式和观众见面,有些中小成本电影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因为疫情给行业造成的危机,大家发现,必须让互联网延伸电影产业,让行业延伸到一个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里。

4、疫情期间文化产业“云端自救”

2020年,因为疫情的冲击,“云时代”“云端见”成了这一年充斥各种文化场所和消费空间的流行形式,虽然这一转变始于无奈,但危机也推动一些文化产业找到“新赛道”。

疫情期间,布达拉宫进行了1388年历史上首次直播,51分钟里有92万网友“云游”布达拉宫,并登上了布达拉宫红宫顶层;很多国宝真品都能无压力地展示在千万人面前。甘肃省博物馆拿出此前极少亮相的“马踏飞燕”真品,三星堆秀出了“祭山图玉边璋”。

来自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解说员,和李佳琦于同一时段8点档开播,很多人无意逛进西安碑林博物馆直播间,竟然被迷住了,解说员讲足两个小时都难以下线,被网友称为“让我放弃李佳琦的男人”。

“云端自救”的文化产业,没有做不到的事。书店可以点“图书外卖”了,云端演出层出不穷。TME live举办了40多场“线上演唱会”:五月天、刘德华、刘若英、陈奕迅、周深、孙燕姿、Jessie J、Billie Eilish……疫情不能阻止我们继续享受文化生活,动动脑子,换一个形式,精彩依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03
这个文化新鲜事太多了,具体可以关注一下三联人物周刊。和生活周刊,以及国外的时代杂志,都是很好的介绍新鲜事的渠道
第3个回答  2020-06-03
国内外文化新鲜事,有很多,比如旅游民警还有当地生活水平。
第4个回答  2020-06-03
2020年国内外文化新鲜事儿。对不起,这些事儿可多了,我一时半会儿说不上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