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具备的七大素养

如题所述

语文教师具备的七大素养:深厚的文学素养、精准流利的表达素养、整合教学资源的素养、多渠道补给营养的素养、向不同课堂学习的素养、幽默风趣的人格素养、文学创作的素养。

1、深厚的文学素养

语文由于它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所有内容都会涉及,因而语文老师必须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尤其要受到文学名著的涵养,具备相当的阅读鉴赏能力。现行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像我国四大名著、国外莎士比亚、杰克·伦敦等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工作间隙应该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品析中外文学书籍,全面深刻地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特别是专业不对口的新教师,更要加强学习,弥补大学学习的空缺。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特色,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2、精准流利的表达素养

课堂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场所。精彩的对话语言既是开启心智的催化剂,又是活跃课堂的灵丹妙药。如何将复杂、繁冗的疑难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透彻,让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精准的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话语不可太多,不能占用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因此启发引导句句要在点子上,能随机点评,激趣设疑,或者在学生“卡壳”时不失时机地给以点拨。努力做到语言简明不绕圈子,既解惑质疑又一语中的。

3、整合教学资源的素养

一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设计。精巧的课堂设计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能从众多的资料中加以取舍,整合最有用的信息,使课堂环节紧凑而精巧。

教师不能一味地死搬硬套某种模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身心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创设精巧的教学预案。既能突出重难点,避免华而不实,又能把听说读写结合,动手训练和动脑思维结合,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相结合,使课堂动静有致、波澜起伏、情趣迭生。

4、多渠道补给营养的素养

语文知识有着其他学科不具有的广泛性、时代性,时政新闻、体育热点、各类学科新的成果,乃至于一种文化潮流、一股新生的风气、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一部动画片、一首流行乐曲都有可能涉入语文课堂,都有可能成为讨论交流的一部分。

如果语文教师不了解不关注这些知识,有可能落后于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学生,又如何参与互动学习,进行有效引导呢?所以要树立大语文观,不但执着于专业发展,还要及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补给“微量元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5、向不同课堂学习的素养

各学科有其授课的特点和方法,但也有其相通之处,能够相互借鉴,促进提高。不能因为学科不同,在上非语文公开课、交流课时便避而远之。语文教师就要有开放的心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积极地从不同学科中学习有利于开展语文新课改的做法。

6、幽默风趣的人格素养

幽默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形成和谐氛围的催化剂,是交流沟通的桥梁,是老师彰显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隐形翅膀,充满人文性的语文课更便于这种素养的形成和展现。可以设想,如果老师始终带着轻松的神态、和蔼的面容上课,能无形中消除学生的紧张疲乏感。

如果再有优雅成熟的气质和幽默风趣的表达,如恰当地模拟一句经典台词对学生表现做评价,露出夸张的神态表示自己的诧异不解,做一个通用手语表示判定,说一个雅俗共赏的歇后语进行激励,这比干巴巴没有温度的语言更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7、文学创作的素养

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己培养成文学爱好者,善于将工作生活中的感想体会以教学札记、读后感、评论、随笔的方式记下来,或以生活经历为题材创作童话、寓言、诗歌、小小说等作品,这既能梳理个人情思,又能提高经营文字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