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冬至诗?

如题所述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译文:年年到冬至这天,我总是在他乡做客,神情恍恍惚惚,穷困和愁苦啊,简直都要磨缠死人。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是独独衰老,而这万里天涯,一些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

在大雪之后,我拄着藜杖踱步到这满是丹枫红岩的荒山野壑,竟不禁想到宫殿里边早朝刚散,那些文官武将们的身上响着佩玉,该也离开了紫宸殿的宫门。这时候,我仿佛心地已经折碎,不剩一寸,望着前路就心乱眼迷。请问,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够看得见那故国三秦?


赏析:首联直接叙写诗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颔联便落笔来写诗人自己旅居之境况。颈联首先写诗人在这个风俗自亲的冬至日里,扶杖而行,身临“丹壑”,而意想“紫宸”,由眼下的凄清、落魄与昔日的热闹、得意形成对比,把今日的“穷愁”更加深切地表达了出来。尾联承上,因想到长安,更增愁恨,表达出诗人对人生路途产生的迷惘和无所适从之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2
杜甫写过好几首关于冬至的诗,下面几首都是关于冬至的,请采纳!
杜甫《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杜甫《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灰飞。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22
冬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三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