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题所述

纪律问题将一直伴随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切实的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那么,相信自己的课堂纪律一定会越来越好。

1、良好开端,让纪律观念植根心灵

每门学科包括副科第一节课的开始应该没有多少纪律问题,因为学生并不知道授课教师的“底细”,一般不敢贸然违反纪律,而且他们也想给新教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如果在授课伊始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课堂纪律,塑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堂纪律就不会成长为一个大问题。

授课教师应当在授课前先把学生引入纪律的“套子”,不是宣读“几不准”或“几禁止”,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样会引起逆反心理。

教师要以信任取代恐惧,组织学生对听讲、活动等应遵守的纪律及如果没有约束会发生的后果进行探讨,学生就会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明确纪律不是老师自己的希望,而是一个安全愉快高效的课堂所必须的。

在引导学生讨论制订本学科的课堂纪律具体标准时,要恰到好处地引用教师已有的条文,汇总为简练的几条,抄写在黑板的一角或打印后下发。

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本学科的课堂纪律标准可能会比较繁琐,有时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但这是必要的浪费,因为“外部制约强加给学生的纪律停留在学生的精神之外,基于互相尊重和合作的纪律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2、知己知彼,让纪律管理有的放矢

副科教师应熟悉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法、学生活动等。如历史学科可以用传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地理学科用图片欣赏汇集学生的目光,生物学科不妨让有违纪隐患的学生尝一尝洋葱,音乐学科干脆让大家随乐而动,体育学科用跑跳游戏消减学生的违纪欲望,美术学科把坐不住的“危险分子”安排为集体作画的模特……

具有独特魅力的课堂活动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即使有个别学生想违反纪律,也会没有机会或没有共鸣。要注意活动的时机和学生娱乐的“度”,不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忘记了纪律,一定让他们知道你活泼起来是多么可亲可爱,严肃起来是多么坚持原则!

课堂纪律管理的对象,一般只是相对固定的极少数学生。副科教师要不仅能亡羊补牢,还应该未雨绸缪或釜底抽薪:在课前就了解有课堂违纪倾向或行为的学生,尤其是打听一下同病相怜的类似学科的任课教师而不仅仅是主科教师,这并不是贴上一个黑标签,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还可以有的放矢采取个性化的课堂纪律管理措施。

教师对学生中的纪律问题要及时发现,快速做出反应。对违纪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违纪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等几堂课下来,该冒头的都出现了,教师就要采取措施拆散违纪现象多发区域内的“危险分子”,例如把“多话”的学生用较沉默的学生包围起来,没有了助燃的柴火,再热的锅也要降温,这就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了。

3、捆绑评价,借助集体的舆论和压力

课堂纪律问题的影响多是点状辐射的,中心是违纪学生,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心附近的学生。副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需要划分学习小组,把分散的学生划归相应的利益共同体实行捆绑评价,借助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学习小组或活动小组整体水平(学科成绩或活动能力)应接近,每组最好不要超过6人。分配给各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需小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学生都对小组的成败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就不得不负起相应的个人责任,必须融入课堂教学,也就没有了违纪的机会。

即使个别学生仍然违纪,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自己所在的小组。教师严格按照规则实行奖惩,评价小组时优秀小组组内所有成员得到同样的奖励,学生就会意识到他们必须共同努力,这样就给了违纪学生一种集体压力,一旦有学生违纪本组的学生也会进行制止而不是推波助澜。

学习小组或活动小组应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计分,并把遵守纪律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进行小组评价时不要对优生网开一面,因为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给优胜小组颁发证书或进行板报宣传,并纳入学生学科发展性目标评价,作为学科学业评价的重要指标。

4、借助外力,构筑课堂纪律立体管理系统

课堂纪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副科教师不能孤军奋战,要借助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等的帮助。

联合其他科任教师并不仅仅是对部分违纪学生进行全方位关注,主要是形成违纪学生转化提高的综合体系。违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是偏科生,在个别科目或领域非常突出,只是往往通过违纪进行表现而已,教师要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挥特长,宣泄自己旺盛的精力。

如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板图,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偶尔在数学课堂吟唱一曲活跃气氛,让伶牙俐齿的学生朗读一段“请你欣赏”……同样是出风头,在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5、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不少托管老师遇到学生不听话的情况就只会怒吼、生气,或者对学生进行攻击,这样的托管老师只会怪学生素质差,却不会反省是自己管理纪律的能力差。

作为老师,一定要有控制情绪的能力,要保持理智,不能被学生所影响,要冷静处理学生的错误。老师经常向学生展现自己怒不可遏的一面,是会失去威信的。纪律也是一种规则,托管老师要摆正心态,沉着应对学生的突发情况,让学生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问题就及时的解决一个问题,不能让问题扩大化,更不能感觉自己在讲课,处理学生问题会影响到自己的讲课,耽误时间,漠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会令课堂纪律越来越差,导致自己最终也无法正常讲课的,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细节行为,包括一个举手,一个回答问题都要告诉学生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2个回答  2019-06-08
多次强调,反复提醒,要想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强调,不断的强化,教师要有这个耐心,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教师要每天进行提醒学生应该怎么做,在课堂上如何做,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第3个回答  2019-06-08
我觉得就是要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讲讲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遵守课堂纪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明白了纪律是必须遵守的,在思想上才会重视起来,有了思想意识,加上日常的训练,课堂纪律就会好起来的。
第4个回答  2019-06-08
利用好班会周会,及时的对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指出学生进步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多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树立信心,向好的方向发展,少批评,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多总结多表扬会让课堂纪律逐渐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