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为我国的传统医术,它到底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第一,先说说哪些病症适合艾灸,哪些病症不适合艾灸

适合艾灸的病症

1、各种痛症:例如颈椎病、偏头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肘关节炎、关节痛、骨折恢复期、女性痛经。

2、感冒及相关症状:流感、哮喘、咳嗽、支气管炎。

3、妇科病:例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症、盆腔炎等。

4、其他:胃痛、胃下垂、脂肪肝、肝炎、肾炎、肠炎、更年期综合征、贫血、低血压、肥胖等。

(你没有看错,艾灸可以减肥,每日温灸腰腹部,可以减肥。)

不适合艾灸的病症

对艾叶过敏者、妇女经期、妊娠期、出血期、高烧、咳血、吐血、心悸、中风早期、肺结核晚期、大叶性肺炎、麻疹、丹毒、传染性皮肤病、皮肤经常过敏者、过饥、过劳、过饱等

1、痛症---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2、感冒、妇科--温经散寒

中国女性多体寒,艾灸可以说最适合中国女性了。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温经散寒。

3、其他--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

说明凡出现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患者,如用大艾柱艾灸,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7
你觉得这样是非常大的,可以治疗我们的身体。
第2个回答  2019-09-17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第3个回答  2019-09-17
艾灸真的是很神奇的医术,它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比如痛经
第4个回答  2019-09-18
他还是有着自己很高的价值意义存在的,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