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如题所述

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中,可谓是屡见不鲜,但我想到的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惠王。


因为此人接手魏国的时候,魏国还是战国的霸主,有一统华夏的能力,当真风光无限,但当他死了的时候,魏国已经彻彻底底沦为了二流小国。


我们接下来就说说关于魏惠王的事。

放走商鞅,复兴无望。

如果说魏惠王做了最错的一件事,那肯定是没有重用商鞅或者没有杀死商鞅,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投靠魏国宰相公叔痤的门下做个小小的中庶子,公叔痤虽知商鞅是大才,但就是不引见给魏惠王。


因为他怕商鞅会抢了自己的饭碗,等到公叔痤要死的时候,才把商鞅推荐给魏惠王,但魏惠王没有重用商鞅,当然也没有听公叔痤的话,杀死商鞅。


商鞅在魏国没有看到希望,心中的抱负无处实现,于是转而向西,进入秦国,此后,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并在秦国开启了奠定秦国强大的两次变法。


而放走了商鞅的魏国,此后再无良相,政治上也被旧贵族牢牢把持着权柄,魏文侯时代开启的任人唯贤再也不见了踪迹。

盲信庞涓,埋下祸根。

商鞅跑了,魏国在政治上已露疲态,但魏文侯魏武侯留给魏惠王的魏武卒还在,尤其是还有鬼谷子的学生庞涓为将,魏国在军事上还是很强大的。


在孙膑下山之前,庞涓东征西战,立下汗马功劳,本职工作做的还是相当出色的,但孙膑去了魏国之后,庞涓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自己的这位师弟太有才了。


魏惠王一听孙膑是孙武多少世玄孙,立即刮目相看,想要委以重任,这让庞涓更加不好了,自己辛辛苦苦才爬上的上将军的位置,凭什么孙膑仗着自己有个好祖先就不用奋斗呢,这人和人比真是要气死人呐,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庞涓决定对孙膑下黑手。

他的计谋就是让魏王相信此人不会一心为魏国效力,然后又制造证据让孙膑通齐卖魏,果不其然,魏王相信了,于是这位军事天才在魏王盲信庞涓下,被庞涓整的差点身死,但遗憾的是庞涓没有杀死他,魏王也没有在意此人,但就是这个只能坐轮椅的军师指挥了两次大战(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彻底把魏国拉入了无底深渊。


四处开战,自掘坟墓。

魏国迁都大梁,虽意在中原,但此地却处于中原腹地,四面环敌,魏国又被称为四战之地,可以说魏国的迁都其实是弊大于利。


迁都一来会引起各诸侯的警觉,二来放任了西部秦国的发展,当然还有比迁都更要命的,那就是魏惠王奉行四处开战,不仅交恶了同根之源的韩国、赵国,而且和秦国、楚国、齐国都打仗。

战国末期的秦国还不敢四处开战,而是实行远交近攻才得以统一华夏,但魏惠王却在战国初期就敢四处开战,着实是勇气可嘉,估计是魏惠王太自信了,他认为他的祖辈给他留下来的魏武卒是天下无敌。


但四处开战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东败于齐,南辱于楚,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尤其是和齐国的两次大战,彻底把老本都打光了,魏国也彻底变成了二流战国。


不得不说,魏惠王把魏国这手好牌,打的真是稀巴烂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