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变了1000字带题记

作文我变了1000字带题记

  我变了
  生,没有了童年的稚气,只是多了几份成熟。如此的改变也许就是成长的痕迹吧!  
  ——题记
  我,一班之长,同学们心中的“尖子生”。可有谁知道,我也曾有过心中的“羞”,那就是作文。写作是我的“软肋”,它困扰了我多年。几年来,我制造了一篇篇内容空洞、文句不通甚至是文不对题的的“作文”。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去克服,依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知不觉,到了六年级……
  这个学期一开学,毛老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自主作业”,让同学们每天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知识漏洞给自己布置家庭作业。起初,我的“自主作业”只是一些抄写、默写和摘抄之类。虽然老师一再鼓励大家练笔和写作,我却总不太愿意去写,一是觉得没题材,二是害怕写不好,三是认为费时间。
  后来,毛老师用心良苦,专门为同学和家长开办了一个“鉴真博客”。怀着好奇,我第一次做客“鉴真博客”,上面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让我感觉新奇。上面有两个主题使我特别感兴趣:“发现自主”里记录着同学们每天的学习情况,写下了每位勤奋好学者的点滴事迹;“学生作文”里安排了许多发表或获奖的作文,篇篇引人入胜。在浏览那一篇篇“日志”时,我意外地发现了自己上学期写的一篇作文《妈妈,我好爱您!》,立刻激动地叫了起来:“爸爸,妈妈你们快来看,我的作文登上毛老师的博客了!”兴奋之余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好每一篇作文,争取让更多的作文荣登毛老师的博客。
  国庆节前夕,“文学社社长”张静莹第一个写起了日记,博得了毛老师的好评,作业本上那一个个鲜红的优加五角星让我特别眼热。尤其当我看到“鉴真博客”的“发现自主”专题中出现了表扬她的热情洋溢的文字,我再也禁不住诱惑,加入了主动写日记者的队伍。一个宁静的晚上,当我写完必做作业后,第一次提笔写起了日记。第二天交上作业本后,我满心期待着老师的表扬。果然,谈话课上毛老师满面春风地聊起了我的日记。当天晚上,在毛老师的博客上,我的名字赫然出现。我的心里又一次荡起欢快的涟漪。
  此后,我品尝了一次又一次表扬的甘露。国庆节后的一次班队课上,我郑重地面向全体同学承诺:我要坚持天天写日记,我要让自己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我要向本班的写作高手发起挑战。庄严的承诺鼓舞着我,老师的表扬激励着我,我每天都坚持写了日记,作业特别多的晚上没有例外,上剑桥英语课的晚上也没有例外。转眼一个星期坚持下来了。接下来的周末,在完成一篇“法定”的周记之后,我意犹未尽地又写了三篇日记。
  星期一当作业本返回时,我发现上面的等级居然是优加三颗五角星,我激动得难以形容。老师表扬我的声音里也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激动。我顿时成为班级中的焦点,我的作业本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宝贝,大家争着“一饱眼福”,夺过来,抢过去,折腾了好半天。就这样,我成了本班坚持“天天写日记”的第一人。
  写日记练就了我的效率,面对一次次练笔,我用短短的10至20分钟就能轻松完成;写日记训练了我的表达,老师说我的作文语言更加流畅优美;写日记增强了我的自信,又一个学习难关被我攻破,又一位强劲对手被我超越。
  同学们都说我变了,妈妈也说我变了。我也觉得自己在变,变得更优秀,更自主,更有实力!我清楚地改变我的是他,是他让我对写作文开始感兴趣,是他唤醒了我的作文灵感,是他给了我无穷的前进动力!我要感谢他,我的班主任——毛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8
我变了
  看着镜子里的我,那张熟悉的脸,仔细看着,不知道怎的,越看越发陌生,没有了童年的稚气,只是多了几份成熟。如此的改变也许就是成长的痕迹吧!
 
  不觉摸了摸面前的镜子,发现竟然矮了许些,总想着小时候那会儿总是踮着脚尖,拿母亲的化妆品唬弄一番。而现在,不用踮脚尖也能够看清楚自己的模样了,因为,我长大了。
 
  又记得几天前与父亲下棋,开天辟地头一遭我赢了。“将军”我当时喊道,声调里充满了自信,而当我还小的时候,非要父亲让“车马炮”,我才肯下。如今,父亲也满意地对我说道:“你长大了。”
 
 
  绕到书房,满墙都是我成长的痕迹,那一幅幅不脱童年稚气的画作,现在竟使我忍俊不禁;那一张张幼稚可笑的卡通贴纸,在那时竟使我与母亲争吵个不停,竟然可以为玩弄这些,连饭也不吃。如此如此,多少童年的快乐,现在到了我的眼里,却感到是多么的可笑,因为,我在长大。
 
 
  走到熟悉的街头,一切依然那么熟悉。只是所有的东西都在默然中矮了许些,依然是那条街,依然是那个我,但事物都在稍纵即逝间改变了,包括我的心。我的心呐,飞到了远处,向着美好的理想在慢慢进发。我的视野也似乎跟随着我的心变得宽广了,看到更多令我受益匪浅的东西。看!那不起眼的角落里,正有一棵小树苗受着阳光的滋润,茁壮地成长着。还有那儿,一个慈爱的母亲正抱着一个幼小的小生命在田野边散步。还有那儿,一个小孩子正一步一个踉跄地学走着,到处都是朝气,到处都是生命与青春,我的心也跟着愉快起来。
 
 
  我转了个弯,到了候车亭,上了公共汽车,找个座位就坐了下来,欣赏着窗外的青春与活力,那是多么美好的事物。车停站了,上来一班老者,我习惯地站了起来,把座位留给了他们,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受到他们的赞扬。在小的时候,我总是以为别人让座给我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他们的行为不为重视。我由一个被让座人变成一个让座人,由一个小孩子变成一个青少年,不觉感叹原来自己的变化竟如此之大。
 
 
  时间在流逝,人在默然中变,长高了,心态也成熟了。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仍然会变,现在也在变,但是无论如何,我的理想不会改变。决心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放弃,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享受青春带给我的快乐。
第2个回答  2016-01-21
我变了

我在学校里是个中队委员,可我在家里是个“大少爷”。真的,我“少爷”的派头还不小呢,单是“保姆”就有一大群,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阿姨、叔叔,都得为我服务,我是个“独生子”,谁也不敢得罪我。
早晨起床,奶奶替我穿衣服,爷爷给我煮牛奶,叔叔为我削铅笔,阿姨为我理书包,妈妈忙着洗衣服,爸爸忙着烧早饭。我,事干,起来就喝牛奶,吃早点。
可一到学校就变了样,我抢着扫地、擦窗、收本子,见了老师彬彬有礼地叫一声:“老师好!”我看到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仿佛在说:“赵翔真是个好学生。”
有一次,语文考试后的一天,我生病了,上学。这次考试我在班上得了名,就撒起娇来,吃晚饭时,我这也不吃,那也不要吃,明明店门关了,我却闹着要吃奶油蛋糕,害得“保姆”们急得团团转:爷爷哄我、奶奶拿来大苹果,妈妈说去烧鸡蛋,可我劲儿嚷着:“我要吃奶油蛋糕!我要吃奶油蛋糕!”这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正好班主任毛老师进来了。我这才停止了嚷嚷。毛老师问了我的身体情况,然后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赵翔真是个好学生,这次语文考试又得了名,这孩子有礼貌,劳动也非常,在家里是很勤快吧!”我听着,脸烧得发烫,是最后一句话,这表扬比骂还难受。我生怕家里的人把我的老底揭,忙把话题扯开。我说:“毛老师,你真辛苦。我身体好了,明天就去上课。”说真灵,毛老师真的起身告辞了。
老师走了,爸爸妈妈问我:“老师说你在学校里劳动,是真的吗?”我点了点头,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真正的好学生,在家里和学校里应该是样,长大了才能做合格的建设者。”我想,是呀,我是个中队干部,怎能里外不一样呢?我暗暗下了决心!要改掉坏习惯。
天早晨,我穿衣服,削了铅笔,还叠好了被子,打扫了房间。星期天,我学着洗了的手帕、袜子和红领巾,还给爷爷、奶奶的房间里沏了两瓶开水。家里的“保姆”们开始“失业”了,都说:小翔变了!当然,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我可以向老师和同学们:“从今以后,我在家里和学校里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