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皇帝兄弟的爵位和称呼有哪些?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还有哪些?

如题所述

宗室男子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1、和硕亲王。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以下爵位依次减半。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
  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个别皇子只封得镇国将军。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5、奉恩镇国公
  6、奉恩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9、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10、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11、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12、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

  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8
清朝皇室称呼
  皇室是皇帝的家族,是宗室的一部分。清朝是满洲贵族的政权,皇室成员称呼有些与历代相同,例如帝王之妻称皇后或后,帝王母亲称皇太后等。但由于使用满语和其他原因,有些称呼用词与历代有些不同,罗列如下:

  福晋
  满语。清朝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有正、侧之分。《清史稿.后妃传序》:“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福晋盖‘可敦’之转音,史述后妃,后人缘饰名之,非当时本称也。”又《后妃传.高宗孝贤纯皇后》:“高宗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册后为嫡福晋。”又“皇后,乌喇那拉氏,佐领那布尔女,后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清会典.宗人府》:“凡福晋夫人之号,各视其夫之爵以为差。亲王正室封亲王福晋,世子正室封世子福晋,郡王正室封郡王福晋。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

  格格
  1、满语,“小姐”之义。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清会典.宗人府》:“格格之等五,不入五等曰宗女。”《清稗类钞.称谓.皇室皇族之女称谓》:“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大抵称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处子为多。若其长女,未得正式之封号者亦罕。”
  2、清代亲王的妾,位次于侧福晋。《清史稿.后妃传.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又《纯悫皇贵妃》:“纯悫皇贵妃,耿氏。事世宗潜邸,为格格。”

  额驸
  清朝公主的丈夫称额驸。《清史稿.职官志四》:“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尚固伦公主曰固伦额驸,秩视固山贝子;尚和硕公主曰和硕额驸,秩视超品公。”又《礼志八》:“额驸及其父母见公主俱屈膝叩安,有赍赐必叩首......逮道光二十一年,宣宗以为非礼所宜,稍更仪注,额驸见公主植立申敬,公主立答之,舅、姑见公主正立致敬,公主亦如之。”

  可敦
  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可汗的正妻。亦写作“可贺敦”、“可孙”、“恪尊”、“合屯”、“合敦”。《新唐书.突厥传上》:“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居金山之阳,臣于蠕蠕,种裔繁衍。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魏书.蠕蠕传》:“大会国人,号地万(人名)为圣女,纳为可贺敦。”

  亲王
  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亲王之名始于南北朝后期。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

  皇阿玛:皇父。

  皇贵太妃:是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称呼。

  贵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来的妃嫔称呼。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如果有几个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大”、“二”、“三”等。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称呼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晚清满族贵妇与外国驻华使节夫人的合影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无论贝勒还是郡主,都是皇帝赐下的封号,像康熙的儿子有的到死只有一个贝子的封号,也不是每个亲王的女儿都可以叫郡主的,有没有封号要看皇上的意思。
  皇后的亲戚,也要看地位和名份。有的皇后的父亲是一品大臣,但不代表他的儿子女儿就能得到什么封号,一切要看皇上的恩典和自己的努力,还有就是花钱捐官了。所以皇后的亲戚称呼也不是固定的,她的亲戚见了皇子、皇女,都要以臣礼参拜,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称呼。
1 亲王 如宗室无“世袭罔替”之“恩”,爵位下传要降封一等,只至奉恩将军止。 和硕格格(汉名郡主)

2 郡王 多罗格格(汉名县主)

3 贝勒 多罗格格(汉名郡君)

4 贝子 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5 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 格格(汉名乡君)

6 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

7 镇国公

8 辅国公

9 镇国将军(分三等)

10 辅国将军(分三等)

11 奉国将军(分三等)

12 奉恩将军
满族亲族间常用称呼
高祖——达玛法
高祖母——达妈妈
曾祖——翁库玛法
曾祖母——乌库妈妈
祖父——玛法
祖母——太太
父亲——阿玛(辽宁部分地区称“玛玛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01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也按照晋朝的宗王官于京师的制度。藩王不就藩地方,没有爵土。
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
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
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 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九等。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蒙古、功臣三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5-18
阿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