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习王羲之行书《圣教序》

如题所述



《圣教序》与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行书相比,属于用笔丰富、结字变化较大的行书,较为难学。拙见以为它虽然是行书里的名碑,却不适合初涉行书的人学习。按照事物发展从易到难的规律来说,待到对毛笔有较好的控制力、对汉字结构有较深的理解力时,再来学习《圣教序》效果会更好。否则难窥其精髓。



学习书法主要靠“临”和“悟”,行书也不例外。临习行书要求有一定的书写和书法知识的基础。所以一般不采用“摹”,而用“临”的方法。临帖又分为对临、背临、意临三种。
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就要求对临时,观察要仔细,写得要像。不能像抄书一样,从前到后一遍一遍的抄,抄完多遍后,脑子里对帖没留下什么印象,根本是为完成数量不加思索的抄,这就不是好方法。如果为体会帖的总体风格、特点及章法的变化,偶尔使用另当别论。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几个字或几行字反复的临写,达到八分左右相像即可。边写边分析、边悟。写得越像,“悟”得越深,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写和悟是分不开的。临写过较长时间后,还是写不像,原因是没有观察到或没悟出用笔、结字的玄机,此时应找名师指点迷津,以掌握正确的观察和学习方法。
写小字行书对纸笔的要求较高,据记载,王羲之写的《兰亭序》用的就是硬毫鼠须笔,小编临《圣教序》习惯用羊毫笔,感觉效果较好。纸张选择半生宣,绵而厚或者比较粗糙的宣纸不太适合。字的大小控制在三、四厘米左右为宜,如果字写得太大,会产生单簿的感觉,这不是初学所能解决的问题。
背临是指不看帖能把原帖较为接近地写下来。《圣教序》这么长的内容背下来,似乎没有必要,只要旁人提到帖中的某字,脑子里有一、两个这字的形象,并能较好地把它写出来,即达到了背临的要求。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进行模仿式的创作练习,就能更好地巩固学习的效果,加深对帖的“悟”。
古人云:“书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临帖的最终目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找自我,表现自我。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每一个书法爱好者都应为此而努力。意临是指临帖不再刻意接近原帖,而是有意识地参以己意,在神气上、个性上或多或少带出个人的意味,它是书法家寻找自我,突破原帖的束缚,在较短时间里获取帖中某些方面养分的高级临帖方法,对于从临摹到创作的过度有很大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8
临的越像越好!
第2个回答  2017-11-27
我想笔墨纸是应该有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