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矶》名称的由来

如题所述

你好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固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反侵略战争,侵略的一方为金国统帅为金海陵王完颜亮.甫宋主将虞允文仁寿(今四川仁寿)人,绍兴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国,见该国大事战备,回国后就奏请朝廷加强防御。次年,完颜亮率60万军队分四路甫侵,他自己带领的一路约数十万兵马于同年11月抵达采石矶对面江岸 跟宋军隔长江对峙。据《宋史》记载;当时形势危急,江北完颜亮高踞在刚刚绽起的高台“黄居”下,杀白马祭天 准备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军却因正“易将”而无人负责,“我师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时艰,毅然负起守卫重任,刚部署完水陆军队,完颜亮“ 大呼,操小红旗序数百艘绝江而来,瞬间,抵南岸者艘,直薄宋军”。虞亢文勉励身旁的勇将时佐应战,时俊立即挥舞双刀冲向金军,大队宋军跟着向金军冲杀.金军后退,宋军用“神臂弩”射击敌船,致大批金兵死于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颜亮“悉敲杀之”。次日,完颜亮又来侵犯,被宋军焚毁战船300,大败而去。全军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歼,完颜亮又向宋军施用反司计,也被虞允文识破。完颜亮恼羞成怒,率领部队去江苏扬州时的瓜洲渡,想从这里渡江夺取京口(今镇江)。虞允文率 万余军队赴京口增强防御,并将马船改造成战舰。完颜亮在瓜洲渡发布军今,实行连坐法;军士逃亡则杀部将,部将逃亡则杀主将。以致人心浮动.导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帐中为部将所杀.不久,全部金军都铩羽而归。

  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吸引着许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来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说:名山得诗仙李白而益著,诗仙则望名山而流连忘返! 多次来采石矶游览,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现在在采石矶上建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马鞍山的重要旅游景点。

希望能帮到你追问

郁达夫的《采石矶》仅仅因为黄仲则的《太白楼赋》吗?是不是还有其他深意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3
采石矶茶干的传说 安徽是豆腐的故乡,用豆腐制作的茶干更是花样繁多,名气最大的当属采石矶茶干。采石矶茶干问世已有近二百年历史了。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采石镇翠螺山下住着一对清贫的老夫妻,膝下无儿无女,终年以摆摊卖茶为生。采石矶的水质极好,沏出的茶水清香四溢,深受游客赞赏。老汉常想,如果能有一种食品供游人佐茶,必定可以增加收入。于是老夫妻俩试着用当地的黄豆磨豆浆做豆腐,压制成紧薄柔韧的豆腐干,放入以酱板、食盐、冰糖、大茴香、桂皮、甘草熬成的酱汁浸煮,入味后晾干,便成为甘香筋道、越嚼越香的佐茶小吃,卖茶生意也随之兴旺起来,茶干从此成为一方名产。新中国成立时,采石镇上约有12家作坊制作茶干,规模不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采石镇已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豆制品厂,技术不断改进,花色品种增加,俏销全国各地,先后有五十多个国家的客商到厂参观。有一次几名美国人在品尝时从不同的茶干中分别尝出虾米、鸡丝、牛肉干,十分惊奇,认为这在中国的茶干中是独一无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