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地球资源的资料

如题所述

地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九大现象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二是臭氧层被破坏 。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
(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大气层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
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0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

二、酸雨

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
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大气尘埃可能是造成酸雨问题的另一原因。
酸性排放物
自由大气里由于存在0.1~10μm范围的凝结核而造成了水蒸汽的凝结,然后通过碰并和聚结等过程进一步生长从而形成云滴和雨滴。在云内,云滴相互碰并或与气溶胶粒子碰并,同时吸收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在云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做污染物的云内清除或雨除。在雨滴下降过程中,雨滴冲刷着所经过空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污染物的云下清除或冲刷。这些过程也就是降水对大气中气态物质的颗粒物质的清除过程,酸化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
大气尘埃
最近的发现表明,酸雨是比原来的想象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现象。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大气中存在着的碱化合物出乎意料地起着关键性作用。碱通过中和酸性污染物而对酸雨的作用进行抵消。我们发现,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掩盖了碱排放也已经有所下降这一事实。看来有许多因素正在减少大气中这些碱的含量,从而加剧了酸雨对生态的影响。具有讽喻意味的是,在这些因素中有几个正是各国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而采取的措施。
大气中的大多数碱都能在称为大气尘埃的空中粒子中找到。这些尘埃粒子富含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溶于水中就起碱的作用。大气尘埃粒子由多种来源共同形成。燃料的燃烧,以及水泥生产、采矿和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都会产生含碱的粒子。建筑工地、农场和在未经铺砌的道路上车辆行驶也会造成尘埃粒子。

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发现过程
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 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形成机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此外还有:美国宇航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根据大气动力学说,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并因此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
通过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1)南极"臭氧洞"是在南极春季特殊的温度和环流状况下由极地平流层云参与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而引发产生的特殊现象。(2)极地旋涡等其它因素对气体成分输送的影响不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决定因素,而只能影响臭氧洞的强度。(3)太阳周期变化通过光化学反应对南极"臭氧洞"强弱的影响可以忽略。

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1、海水污染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在许多海域,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如今我们设法用化学品使水中石油沉淀以达到清除石油的目的。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作法已持续多年。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我们对深层水与表层水的循环情况还了解不多,其过程或许比我们以前所想的要快。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2、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我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3、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水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五、固体废物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固体废物的产生途径
维持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物料,处于动态平衡过程,并遵循质量守恒规律,可用社会物料流程来描述这一规律。
1.人类的一切活动,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只不过开发与利用了物料,而最终以废物的形式等量回归于环境。这种对物料的"利用与归还"经常处于交叉的状态。在生产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均产生各种形态的废物,这些废物一部分在生产与消费中得到回收和再利用。而另一部分,恰好与在环境中开发的原料等量的部分,以废物形式返回与环境中,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
2.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的每一环节均产生各种状态的废物,从环境中原料的开发乃至产品的利用,无一例外。因此寻求减少废物产量的唯一途径,是降低原料的开发量、减少产品原料消耗。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是依据其产生的途径与性质而定。在经济发达国家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矿业、农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四大类。我国制定的《固体废物管理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两类。其中含有毒有害物的成分,单独分列出一个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小类。
固体废物的危害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六、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地面沉降现象很早就为史书所记载。作为自然灾害,地面沉降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地质原因。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频繁,沉降面积也越来越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现在我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为人为祸患。
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从地质因素看,自然界发生的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三种原因:
1、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地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

七、生物多样性变化

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十分宽泛,即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适应性、形态、生理生态多样性等广泛的内容。
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
砍伐森林
对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生物很难离开它已适应了的环境。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热带雨林区,但是现在它正在遭受到越来越快的破坏。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天然森林都受到严重威胁。程度最轻的是雨林被单一的经济林所代替,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已因侵蚀而被破坏成了贫瘠的灌丛地。
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按照这个速度,50年后人们将看不到天然森林了。
开垦草原
北美的许多草原已经或多或少地消失了。在非洲,由于要解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粮食问题,人们正在大量焚毁有丰富动物资源的热带草原。在干旱地区采用传统农业方法既不可靠又危险。为开垦中亚内陆干草原所做的努力,已经遭到了许多不幸的挫折。
排干湿地
沼泽湿地不仅是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且在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河流的流速,改善地下水的补给。但是为了发展工业和建筑住房,许多湿地不是被排干就是蓄满了水。试图把湿地转变为耕地,结果常常是土贫产低。
城市化发展
城镇发展于良好的农业区,而都市化常常意味着为建设住宅、街道和停车场而牺牲耕地。这样耕地就变成了不能出产生物的废地。从自然或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土地很难再恢复成农田。
动物灭绝
许多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仅是面临危险的脊椎动物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威胁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欧洲的猛禽正遭到采集鸟蛋者的威胁,而老虎则面临着其出没的密林被砍伐掉的危险。许多濒临动物已难以挽救了,而另外一些若能受到保护尚可幸存。

八、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赤潮的成因
赤潮究竟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污染造成的,至今尚无定论。但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
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
③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赤潮的危害
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九、水土流失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
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我家乡的松花江 被吉林化工泄漏的苯污染了
这就是铁证 百度一下松花江水体污染把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它曾经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而如今,由于人类的随意毁坏和滥用化学品,地球上的许多生物都面临生存危机,许多的资源都已经枯竭了!
一个如此可爱的星球,就这样被人类破坏了!
当前,我们所有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地球母亲却面临着浩劫,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遭到严重破坏!
一些有关的科学资料告诉我们的是:
——全球森林被大量砍伐!每年都有1130多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 ——全球每年都有18000个物种灭绝!
——全球每年都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每年都会产生约4亿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并对环境具有长期的危害性的危险废物!
——全球酸雨肆虐,大片耕地被毁,无数珍贵的文物古迹受到严重破坏!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世界许多沿海城市和各个大洋中的岛屿都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
——南极上空出现了大如美国国土面积,深如喜马拉雅山的巨大臭氧层空洞,这样下去将会使人类受到太阳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后果不堪设想!
…………
人类呀!我要向你们大声呼吁: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既然共同的命运,共同的生活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么保护地球母亲,我们自然是责无旁贷。
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留下那繁密茂盛的树林,珍惜那蔚蓝无际的大海,爱护那拥有美丽云朵的天空……
让我们保护每一寸空间,以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更是使明天的地球更加美丽更加可爱、青春、奔放!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4
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上升,作为大国的综合国力有所增强,救亡使命的迫切性不太强了,文化界开始传出对五四精神进行反省的声音。论者试着强调,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常常不只是一种消极的力量。新儒家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腾飞为例证明,即使就现代化而言,它也有积极的作用。还有的说,现代化解决不了民族精神问题,说到底,西学还是为用,中学还是为体。现代化有一定成就了,不要忘记为的是什么。还有的说,人类文明主流的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方文明称霸了近半千年,现在该是以中华文明为主的东方文明占主导地位了。

在所有的反省中,有一个强大的共同背景,这就是,在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创新和经济飞速增长之后,西方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本身暴露出了它的根本缺陷,即不可避免的导致环境污染、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不可逆转的物种灭绝,从而出现生态危机,最终有置人类于种族灭绝之境的危险。

然而,西方的道路并非死路一条,中国传统的道路也并非金光大道。命运对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来说是残酷的:我们曾经为了救亡,大启现代性之蒙,消除传统,可等到现代性开始深入人心,传统消除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听说洋人的工业化不灵了,可是此时,老祖宗的东西已忘得差不多了。这倒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中国智慧中有一句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实际上,真正可行的道路可能既不同于传统,又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发展,既不可能超越时间(延袭传统),也不可能超越空间(延袭西方)。我们要求第三条道路,而且我们一直走在第三条道路上。从前,我们既不搞封建主义,也不搞资本主义,而是搞社会主义;今天,我们既不搞西方资本主义,又不搞传统社会主义,而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有第三条道路被我们走出来,在我们的脚下出现;也不断的有第三条道路,等待我们去探索。在即将走入21世纪的时候,在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可持续性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个新的第三条道路。我把它确定为走向绿色中国之路。

1、工业化道路以及“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修正

资本主义西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生产方面出现了以大工业为主导生产部门的新格局,在社会交换和流通方面出现了市场竞争和自由贸易的新机制。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为现代性的典型体现。

就其生产过程而言:它以高度组织化的方式劳动,以批量化、流水线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它以新的能源动力和富含新技术的机器,成十倍成百倍的提高劳动效率。就流通过程而言,钱加速转化为产品,产品又加速转化为钱,在这两个加速过程中,货币和产品均处在滚雪球式的增长过程之中,货币越滚越多,产品也越滚越多,于是,国民财富就越来越多。

因此,这一发展模式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成滚雪球式的指数增长方式。这一流程简单说来就是,以批量化生产使产品廉价,以廉价产品占领市场,以市场刺激消费,以消费刺激生产,完成一个正反馈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国民财富越来越多。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100年内创造的财富比有史以来此前创造的全部财富之和还多。

这神奇般的涌出的财富从哪儿来的呢?抛开一切艰深的经济发展理论不论,让我们只追踪能量和物质流的流向就可以发现,全部以指数方式滚滚而来的财富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一是地球。

创造如此之多财富的人不再是从前的人,他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相协调、相促进的方向改变了的人,已经成为工业社会的一分子,成为一部大机器上的零配件,执行着单一的功能。丰富、复杂、多元、有机的存在方式,向着单调、简单、一元、无机的存在方式转化。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特色是快节奏、单调周期性重复,高度组织化,分工高度专业化,追求效率、效益、有效性。追求有效性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旋律,这是近代与前近代的根本区别。

这个区别首先表现在近代科学上。近代科学的精神是化简(还原)的精神,所有的事物在质上的独特性均被宣布为人类的幻觉,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世界是一个量的世界,所有质上的差异“本质上”都只是量的差异。比如坚硬的不同,只是物质密度的不同;颜色的不同,只是光波长的不同;声音的高低,只是声波频率的不同。“人们曾几何时以为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一个到处是颜色和声音,空气中散发着芳香,充满着欢乐、爱情和美,满目是有目的的和谐和创造性的理念的世界——现在全被挤压在有机体的大脑上某一方寸之角中。真正重要的外部世界是一个僵硬、冷酷、无色无声的死寂的世界;一个量的世界,一个可以数学计算的按照力学规律运动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不再有不可还原的质的独特性,有的只是数学符号,于是,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能够达到它的最大状态。正是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支配着近代科学的走向。

这个区别当然也体现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面。为了追求效率、效益和有效性,社会生活呈现出高度的组织化、专业化、快节奏。高度组织化使得人类对人为制度和人为环境有着更大的依赖性,专业化则使个人多样化的发展受到限制,全面的自由化的发展在工业社会成为一种只属于未来的希望(比如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快节奏则显示了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个重大转变,即时间的紧迫感骤然成为一个主要的日常的心理状态。“几乎所有的技术发现和装置都与获取或节约时间有关,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克服‘慢’,提高速度。家庭日用器械、通信工具、交通运输工具如此,那些能够在小数秒的时间内完成用人工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运算的计算机,也是如此,能量产出装置和军事装备无不如此。速度是到处受到尊崇的上帝,尽管以交通为例,它是以大量的事故和牺牲为代价的。”功率和效率是几乎所有的技术装置的基本技术指标,而它们都与是否能节约时间相关。

于是,用不着高深的经济理论就可以理解了,人一旦改变其悠闲状态变得忙碌起来,而且处心积虑忙的又是一个类型单一的事情,这个事情自然就格外地比从前办得好。这个事情就是,建立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支配性、控制性、征服性的结构体系,一切以人类觉得合适、觉得自己的意志得到了实现为目标。至于被支配被控制被征服的自然界,我们的地球以及上面居住着的所有其它生命,工业化可管不了那么多。现代性假定,它们实际上都是死的、都没有独立的内在价值,它们的价值依赖于人类主体的需要。

然而,正是包括空气、海洋、土地在内的大地,提供了工业化以来所有巨额财富的源泉。事实上,这个源泉从来就存在,而且它所能提供的应该远远大于工业化所榨取到的。大地像人类的母亲一样,源源不绝地供给人类以养料,这种供给就如清泉流水,自然而然,毫无困难。这种供给是丰富和多样化的,使人类能够全身心的沐浴在自然的养料之中。然而,就像“榨取”这个词字面意思所指的那样,人类远没有满足于自然永恒而又毫无困倦的恩赐,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意志,破坏自然神圣的恩赐结构,径取自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直至为了得到这些有利的东西,不惜破坏自然的生命构造。如同为得到一根象牙不惜杀死一头大象,为得到一个熊胆不惜杀死一只黑熊,工业化为了得到矿产不惜毁坏植被,为了得到能量不惜毁灭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在工业主义者眼里,地球就不曾有过生命,它的恰当的角色是能源库、物资库、垃圾场。

正是因为不惜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才得到了足量的能量和物资,以支撑滚雪球一样指数增长的经济发展。然而,指数增长的要求是一个贪婪的要求,是一种欲壑难填的要求。有位东方智者说得好,地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但却满足不了他的贪婪。总有一天,地球会被榨干,所要榨取的东西(能源和物资)都枯竭了,而地球生态系统再生这些东西的能力也丧失了。今天人们众口一词、大声疾呼的环境问题,正是工业化这种对一切生命孰视无睹、“披生斩命”径取其中有效能源和有用物资所产生的恶果。今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剧增和资源枯竭触目惊心的四大环境问题,展示了工业化折腾地球之后不得安宁的下场。

于是我们看到,工业化及其巨大成就,实质上有两个秘密来源,即人的存在的单面化和对地球资源的不计后果(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

在欧洲近代思想史上,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始终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本身相伴随。启蒙运动时期,在一片宏扬人类社会无限进步的启蒙话语中,曾经响起过一个非常异样而刺耳的声音,这就是卢梭对科学和工艺进步的批判。他指出科学和艺术(工艺)的进步不仅无助敦风化俗,反而导致伤风败俗的结果;他颂扬那些心灵纯朴、生活简朴的“高贵的野蛮人”,认为他们身心健康,德行高尚。在经济学思想史上,也曾有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算术级数增长,这势必造成人口对于资源需求的巨大压力。到了20世纪,对西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思想家越来越多,反思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他们中有哲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在美国这个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度里,本世纪初就出现过群众性的自然保护运动,建立了不少自然保护区式的国家公园。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飞速的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最先在美国出现并被美国有识之士披露出来。1962年出版的卡寂的《寂静的春天》,因揭露大量布撒DDT农药以致昆虫鸟兽大量死亡,春天因而成为没有鸟叫的死寂的春天,引发了美国社会中一场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化工产品的争论,也引发了现代意义上的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此后,环境保护运动在边缘人群中方兴未艾。

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在范围上由早先的局部问题越来越变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到了70年代,以民众觉醒为先导的当代环境保护运动,终于引起了主流社会的重视。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大会的基调报告即《只有一个地球》,将全人类共同拯救地球生态系统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然而,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问题被尖锐的提出,依然是算计和权衡的产物,而不是因为“觉悟”。最先由发达国家提出来,并不是发达国家对工业化本身进行过道德清算,而依然是着眼于环境问题的经济后果。正因为此,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环保热情并不很高。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在地球这艘宇宙飞船上已经占稳了头等舱,享受着比世界人均水平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能源和物资,现在又要求我们发展中国家注意保护我们大家共同的环境,这是不是一个阴谋,想阻止我们发展工业化,想让我们永远处在贫穷落后的境地。

到了80年代,发展中国家渴望发展、渴望追赶发达国家的劲头丝毫未减,现代化强大的示范作用依然存在,因为发达国家并没有首先改变自己,一样的高消费、高增长,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只不过生活质量里开始包括环境质量。在一个继续走着工业化道路的世界上,发达国家追求高的环境质量,无非是要将环境熵向穷国转移。以日本为例,这是一个侵略成性的民族,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曾给亚洲人民造成了磬竹难书的灾难,今天它又成了世界头号的“环境侵略者”。它自己有着国土面积66%的森林覆盖率,却每年从森林覆盖率只有13%的中国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它每年的木材进口量占全世界木材出口总额的40%,这些木材意味着大片热带雨林的消失。为了能够得到木材,它有意贷款巴西修建一条从太平洋沿岸通往亚马逊林区的公路,而为了保护对全球生态有着至关作用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世界银行已经明确拒绝援建这个项目。北太平洋有超过一半的渔船是日本船,它们滥捕滥捞,造成该区域渔业资源走向衰微。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牙消费国,不知道有多少大象被日本人间接的杀死。

有鉴于南北之间在环境问题上观点的差异,一种新的将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在国际社会中开始流行。这就是今日人们日熟能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可持续发展,意思就是说,发展还是要发展,但别没有后劲,从现在开始就要维护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别让我们的后代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应该看到,这是在环境问题上国际合作所取得的积极成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达成的某种妥协。发达国家的意思是,我们强调全球性的环境保护,不是不让你们发展,是说让你们的发展更能持续下去。以瑞典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于1987年出版,其中着重阐述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此报告后来成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基调报告。

在我看来,由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政治妥协的性质,它的内含是无法准确界定的。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强调“可持续”的方面,有的人强调“发展”的方面。但是对无论哪个方面,“发展”依然是今日世界的主旋律,这就常常使“可持续”变得十分尴尬。发达国家说要搞“可持续”,可它又不愿意放弃既有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背离工业化社会的体制结构、价值观念,你搞什么可持续?无非想让发展中国家搞慢一点,好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发展中国家说要搞“可持续”,可它又非要大搞特搞传统的工业化不可,有什么可持续性可言?只不过吸取发达国家高污染的教训,使污染速度放低一点,但污染还是要污染的。农药化肥照施不误,森林树木照砍不误,污水毒气照排不误。

客观的说,可持续发展策略是对传统工业化发展策略的一种修正,是一种让最坏的后果慢点来到、晚点出现的权宜之计,因此,它是人类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提出来之前、更好的文明形态成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在发展模式内部进行的修正,它想说的不过就是,资源包括不可再生资源还可以用,但不要用得太快,不要一下子用光,可以快马加鞭,但也要让马儿休息,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所以被认为只是对传统工业化思路的一种修正,而不是彻底的变革,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只顾及到了作为利用对象的地球的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人本身方面的变革。刚才我们已经看出工业化有两个基础,一是现代性的人性构造和社会组织方式,再就是对待地球的掠夺式开发。可持续发展思想考虑了第二个方面,而且只考虑了第二个方面的一半,即反思了“掠夺式”,但继续同意“开发”,这是因为它完全没有考虑第一方面,即对人性构造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反省。在这一点上,包括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和许多科学家在内的绿色思想家有很多的论述,这些论述由于被认为远离中国现实,而在中国得不到应有的传播,听不到这方面的声音,令我们陌生。由于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并不存在对工业化人性单面化的反思,它必定在整体上仍受工业化之本质的支配,也必定会陷于大量的自相矛盾之中。一个证据是,中国因为缺乏深层绿色思想的后援而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虽然热闹,但不免流于空泛肤浅。

2、传统中国及其生态界限

在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大搞现代化建设的近二十年里,国民生产总值(GNP)翻了几番,但环境污染量并没有随之翻番,环境质量虽然继续恶化,但没有如经济增长速度那样快速的大幅度恶化。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在拿不出多少钱的情况下(环境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总是百分之零点几,发达国家都在百分之三以上),通过强化环境管理,也使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肯定这一成就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取得这一成就固然是因为中国政府政策明智,重视环境问题,也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生态过于脆弱的国度,中国实在是经不起严重环境污染的折腾。

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国土,正是传统中国遗留下来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继承了960万平方公里陆地的国土和5亿4千万人民,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这辽阔的国土中,有约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沙漠、戈壁、冰川和石山,属无法利用的土地;森林面积只占4%,森林覆盖率为8.6%;近6亿的人口中,80%是文盲,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从黑龙江的爱辉(北纬50度)到云南的腾冲(北纬25度)划一直线将全国分为两部分,则西北面积占64%,人口只有4%,东南面积占36%,人口却有96%。这一人口分布是环境条件和历史条件造成的,在人口密度极小的西北地区,多为山地、高原、荒漠,气候条件恶劣。十分明显的是,人口的分布与水资源的分布大致趋同: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半壁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占国土面积55%的东南半壁降水则在400-1600毫米;耕地占38%的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占径流量的82%,而占耕地40%的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流域,径流量只占6.6%。

这一人口布局与黄河流域文明的衰落密切相关。黄河,见证了传统中国的生态界限。

文明均生长于大河流域,哪里有水,文明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西方第一个哲人泰勒士说:“万物源于水”。中华先民繁衍生息的黄河流域,远古时期原来是林木茂密,水草丰富,气候温湿,土地肥沃。但历经几千年的农业开垦之后,终于成了今天的林木稀少,气候干燥,土地贫脊。

如果说工业文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文明则导致了对森林生态的严重破坏。中华五千年农业文明史就印证了这一点。粗略的说,汉代的繁荣建立在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之上,唐代的繁荣则造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从而导致黄河流域的衰落;宋代的繁荣建立在对长江流域的开发从而生态破坏之上,而清代则开始了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最致命的一击。长江水患就是清朝直接留给我们的遗产。

当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并被动的接受调节时,人类的活动尽管具有破坏性,但这种破坏性能够被生态系统自动补偿和恢复。原始的耕作土地利用率虽然很低,但与人口相比,有几乎是无限广阔的新土地可以利用。对于刀耕火种的先民而言,当一块土地表面的肥力被用尽之后,他们就会寻找新的耕地。被废弃的土地在被再次利用起来之前,由于长期的休耕已经重新恢复了肥力。他们虽然破坏了森林,破坏了植被,但他们人口有限,破坏的程度也有限,在他们迁徙到别处时,被破坏的森林和植被会自动恢复。而且,如果人口过量,则自然会适时的实行自然选择,使人口数量自动控制在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文明的进步是以人类对环境的自主性的提高为标志的。各种金属工具的发明与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土地利用率有了提高,人群不再被动地适应环境,到处迁徙,而开始过一种定居的生活。定居的生活意味着对土地深度的开发,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于是,要求更多的耕地。毁林开荒成为农业文明指向生态环境的利刃,而深度的开垦使得森林的自我恢复能力彻底丧失。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森林植被日益减少。

植被破坏之后,直接的后果是水土流失。大雨冲走了土壤表面的肥力,使土地贫瘠;大雨接着将泥沙冲进江河,使江河湖泊发生淤积。淤积了的江河在暴雨季节不能畅通,于是引起水灾。水灾毁坏更多的良田,于是该地域文明开始衰落。

发源于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均由于在母亲河的上游滥砍滥伐森林、无休止的垦耕、过度放牧,使往昔的千里沃野沦为今日的贫瘠之地。两大古老的文明均已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中。

黄河文明也不例外。周代时,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3%,但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的需求日益迫切,森林被大量砍伐。公元前215年,汉大将蒙恬抗击匈奴胜利,收复了河套地区,并向那里大量移民。汉人很快将占领的匈奴人的牧场变成农田。汉武帝先是开垦河套地区,接着开垦河西走廊。整个黄河流域均在开发之列。这期间,耕土面积有很大的增加,公元元年左右可能已经达到了5亿多亩。人口也飞速增长,到公元初年时,达到了近6000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

汉代对黄河流域的大力开发,使黄河中下游出现人口危机,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则使黄河开始危害民生。此后朝代更迭,战祸连年,使人口锐减,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压力,也将生态问题掩盖和淡化。晋朝统一全国时,史载人口只有1600多万。大量农田荒芜,有的重新成了牧场。这反倒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获得了一个休养的机会。这时期,也许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卷土重来,退田还牧,黄河的水患反而减轻了。

唐代初期清明的政治,使因战乱变得稀少的人口大幅度回升,至天宝年间(公元8世纪中叶),全国人口又升至近6000万。人口的上升伴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对黄河流域的开垦达到顶峰。为了抗击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唐朝在西北边境实行屯田戌边政策,开垦了大片的耕地良田,唐代一下子变得丰衣足食,社会空前繁荣。但黄河流域的开发已达到其生态界限。黄河上游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唐代黄河之水已经极为混浊。

安史之乱后,这一生态界限开始显露出来。战争的破坏是一个因素,但也只是暴露本已存在的生态界限的一个契机。这时期,黄河流域人口锐减,生产力再也难以恢复。到了宋代,黄河的泥沙含量达到50%,以后每况愈下,明朝达到60%,清代达到70%。大量的泥沙使得黄河河床日益升高,有些河段甚至高出地面,成为悬河。黄河泛滥成为历朝历代头痛的大事,黄河真正成为一条害河。

也是在这一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移,涌向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开发。安史之乱也许可以看作是华夏文明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

中唐以及北宋在长江流域的开发依然是毁森林植被以辟山地,筑坝围湖以垦水田。其中以后者为最。围湖造田的直接后果是引起水灾。长江流域大小湖泊众多,它们构成了长江水系径流的天然调节器,如同人工水库一样。大量湖泊被围田,使这一天然的调节器失灵,于是陷长江流域于“雨则易潦,晴则易旱”的水灾旱灾之中。大雨季节,洪水无处安置,堤坝笈笈可危。无雨季节,无储备之水可以灌溉。

北宋灭亡后,北方人口又一次大量向南迁移,造成东南地区人满为患,人地关系处在极度紧张之中,该地区的山林、湖泊和耕地均被过度开垦。

明朝一开始也是恢复人口,向北方移民,以及开垦荒地。但明代人口增长速度太快,很快突破6000万。土地开垦的速度追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1400年,人口约6500万-8000万,耕地面积为3.7亿亩;1600年,人口达2亿人,耕地为6.7亿亩。人多地少可能是明代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

明清之际的战争使人口大减,但清代恢复很快,而且由于明代人口基数已经很大,使得清代人口直线上升。清初为了鼓励垦荒而且防止动乱,取消了人口增长税(康熙五十一年即1712年),这使得清朝人口惊人的增长。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政府统计人口超过两亿,到了道光十三年(1833年),官方统计人口已近4亿。

为了养活这样多的人口,除了提高粮食单产还是靠开垦。平原地区已经过度开垦,民众便向山区蜂涌。福建和江浙向江西、两湖地区移民,江西、两湖地区向贵州、四川移民,也就是长江中下游人口向上游移民。新的移民以极其落后的方式毁林开荒,大规模地破坏山地森林植被,导致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开始成为问题,进而影响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由于上游开山导致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导致水患,结果长江中下游连年水灾。

清朝唯一加以政策性保护的是东北和蒙古。东北是满清的老家,为了保护这片故土,清朝禁止汉人入关开垦。禁止汉人进入蒙古垦地则是因为其民族隔绝政策。这些政策尽管并没有被严格地实施,但客观上还是保护了这两地的生态系统。东北的原始森林得以保存,而且直到目前依然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密集地区。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前进的步履总是与生态破坏相伴随。岁月流逝,涤尽多少朝的繁华,江山依旧沉默,只是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华文化是以其“天人合一”的绿色思想闻名于世的。
第2个回答  2010-10-31
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最近几天来,我从电视、报纸上得知:由于你们无止境地破坏我们生存的环境,它们已经受到破坏。比如:你们把工厂的废气排放到地球母亲的身上、脸上,致使全世界的大气含量中,铅、砷、汞和镉的含量达到了上万吨之多,废气甚至还把我们的臭氧层撕开了两个大洞,使紫外线无情地灼伤了大地母亲的皮肤,严重危害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仅欧洲15个国家,被酸雨破坏的森林就有700万公顷。如今,你们还在无节制地砍伐树林植被,以致在中国,就连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都面临着被沙尘覆盖的危险。由于大地母亲绿色的衣服再也不能保护水份和土壤,洪水、冰雹、狂风等自然灾害就不断出现,给我们人类造成很大地直接经济损失,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抚育了我们50多亿人口的大地母亲实在太累了,日渐虚弱,红润的脸变成了蜡黄,明亮的眼睛也暗淡无光,眼圈深陷,脸上皱纹也多了。她越来越疲乏,越来越力不从心。可是,她的孩子却在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反而越来越少。我们以后还有东西吃,有地方住吗?因此,我想告诉所有的人们,救救地球,保护所有的树木,不要过度开采了,不要制造过多的垃圾,请维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在这里,我呼吁所有的人们:请自觉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大地母亲重新恢复以往的年轻美丽吧!此致!敬礼!
第3个回答  2010-10-25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分布也不均匀,属于少林国。目前,世界上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20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自1950~1980年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

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50多亿吨土壤被冲进江河。

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冠,洪水到来时,水、沙各占一半。由于流沙淤积,黄河下游有些地方的河床比堤外土地高出12米,甚至比开封市的城墙还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海南省万宁县的森林覆盖率原来高达63%,由于有森林调节,本世纪四、五十年代没发生过干旱。后来,人为的破坏使那里的森林覆盖率降至9.8%,从此以后,自然灾害纷至沓来,从60到70年代,平均每10年就有6年闹旱灾,致使21条河的河水断流,3/4的农田受旱减产,25个水库干涸。特别是森林被毁,使一些珍稀动物失去繁衍基地。那里的动物就难以生存。我国的海南坡鹿、华南虎、黑冠长臂猿等珍贵动物都由于生境遭到破坏而濒临灭绝。
第4个回答  2010-10-27
国家林业局最近公布了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本次清查历时5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清查。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只有462吨。
3、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150亿吨,现已探明的65.1亿吨,有待探明84.9亿吨。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居于第11位和第10位。我国人均占有石油可采资源12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