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有三方面的区别,分别如下:

1、个人身份有差异:村支书必须是党员,村主任和村长不一定。

2、产生的办法有差异: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村主任和村长必须由本村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不能任命和指派。

3、职责不同:

村支书: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村主任:在村党总支部领导下,抓好村委会职权范围的各项工作。

村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负责主持村委会的全面工作,及时处理、解决日常出现的各种问题。

扩展资料:

村长和村主任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区建立起来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它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的最基层、与群众直接联系的组织,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群众按照居住地区自己组织起来管理自己事务的组织。

在中国,指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中的村民委员会。按居民(村民)居住地区设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参考资料: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5

村长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是有区别的。

一、村支书与村主任(村长)的区别:

1、个人身份有差异:村支书必须是党员,村主任不一定。

2、产生的办法有差异: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村主任必须由本村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不能任命和指派。

二、村支书与村主任(村长)职责不同:

1、村支书: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2、村主任:在村党总支部领导下,抓好村委会职权范围的各项工作。

3、待遇可能有区别:各地情况不同,有的地方村支书的工资略高于村主任。

4、虽然村支书与村主任级别一样,但就职权来说,村支书管的范围要宽些,也就是说权力大些。

扩展资料:

1、村支书是我党最基层的党组织村党支部的书记。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

2、村支书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简称。村党支部为我党最基层的党组织。

3、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府组织。全称为: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主任由村民民主选举。

4、村支书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产生,特殊原因由上级党组织委派。

5、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村支书。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与互联网做起了新农村的村支书。其中有很多的大学生村官。

村支书职责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项任务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二、是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

三、是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是要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必要时可以自行拨打报警电话,维护受害人权益,预防再次犯罪行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法治中国建设。

五、是要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参考资料:村支书(官员)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5
村支书是我党最基层的党组织村党支部的书记。村长和村委会主任属于同一个岗位,但是村长是解放前的称呼,解放后改为了村委会主任。一般指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人,有时也指乡长或区长。
职位产生情况不同:
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
村委会主任必须由本村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不能任命和指派。
职责不同:
村支书的职责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项任务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二、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
三、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要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必要时可以自行拨打报警电话,维护受害人权益,预防再次犯罪行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法治中国建设。
五、要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村委会主任职责
一、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负责主持村委会的全面工作,及时处理、解决日常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积极向村民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做好街道治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小学、幼儿园、医务室、老年协会、文化娱乐等工作。
四、做好民调工作,做好家庭、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不出现越级上访。
五、及时向上级政府反映群众要求和建议,保护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
六、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土地规划等行政任务,教育村民提高纳税、依法服兵役意识。
七、抓好村委会自身建设,制定并落实村委会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工作任务。
八、及时向支部汇报村委会工作,支持团支部、妇联、民兵连、老年协会等组织工作。
第3个回答  2022-06-27
一、村支书与村主任(村长)的区别:个人身份有差异:村支书必须是党员,村主任不一定。产生的办法有差异:村支书一般由村党支部党员选举产生,如有特殊原因则由上级党组织委派。村主任必须由本村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不能任命和指派。
二、村支书与村主任(村长)职责不同:村支书: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村主任:在村党总支部领导下,抓好村委会职权范围的各项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六条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4个回答  2015-06-27
1、村长,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村主任”,是行政领导,主管村的大小事务。
2、村支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书记”,是党的领导,主管村的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