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急用啊..=.=)

1,均衡产出
2,IS与LM曲线
3,边际消费与边际储蓄倾向
4,经济增长
5,经济发展

第1个回答  2014-01-07
接上面的
3 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
(2)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
(3)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 MPS=1.

4 经济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5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种含义:
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啬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2个回答  2014-01-07
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经济社会的产量或NI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收入称为均衡收入。 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648.htm LM曲线 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651.htm 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http://baike.baidu.com/view/218216.htm 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是:MSP=ds http://baike.baidu.com/view/295064.htm 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http://baike.baidu.com/view/73375.htm 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http://baike.baidu.com/view/634852.htm
第3个回答  2014-01-07
百度知道有 百科那个详细
第4个回答  2014-01-07
1\经济学中,用以分析考察经济中若干变量之间的关系 ,以解释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在供求论中,均衡指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使买卖双方都满意并愿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状态,一种不再变动或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 图中,S 是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D是需求曲线。竖轴表示价格( P ),横轴表示数量(Q)。当价格为 P2 时 ,生产者愿意提供较多商品,而消费者仅愿意购买较少商品,供给超过需求;这时,价格必然下降 , 生产者也不得不缩减生产。当价格为 P3 时,生均衡产者愿意提供较少商品,而消费者愿购买较多商品 ,求过于供;这时,价格必然上升,生产者扩大生产。当价格为P1时,供给和需求相等,表现为两曲线上相交的点E。E即为均衡点,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接受并愿保持此水平上的价格(P1)与数量(Q1)。

均衡可以分为稳定 均衡和不稳定均衡 。如果均衡体系受到外力干扰离开均衡点,经过一段变动又回到原来的均衡位置,这种均衡称为稳定均衡;否则,称为不稳定均衡。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是均衡概念的较早引入者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创立者。马歇尔运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价格,建立了均衡价格论。他主要考察了单个市场上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或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称为局部均衡分析。瓦尔拉斯在研究价格时,考察了所有各个商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注重各个商品市场之间、各个要素市场之间以及各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间价格和数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或所有各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破坏。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一般均衡分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均衡和均衡分析方法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2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 ,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P=KY-HR ,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参考资料:微观经济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