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典

如题所述

东方最早的字典可算是在公元30年-124年,汉朝许慎编写《说文解字》,创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中文字部首的基础,是字书中的佼佼者。

1190年,即西夏干佑庚戍二十一年,党项人骨勒茂才完成了西夏的第一部西夏文中文双语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成为考古学家翻译西夏文的依据。

在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第一部正名为字典的《康熙字典》正式面世。当中除了列举字的出处外,还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等等的反切,并对同音切语加以归并。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一部中国东汉许慎编著的文字工具书。《说文》是首部按部首编排,并以六书理论解释字形、字义、字音及其互相关系的汉语字典,为后世的字典开创了先河。《说文》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说文》完成于永元十二年(100年),直到建光元年(121年)才令其子许冲献上朝廷。原书现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内容被汉朝以后的其他书籍引用,并有北宋徐铉于雍熙三年(986年)校订完成的版本(称为“大徐本”)流传至今。宋以后的说文研究著作多以此为蓝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c/Shuowen.jpg
汲古阁刻本《说文解字》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一本西夏文和汉语双解词典,由西夏人骨勒茂才在西夏仁宗乾佑二十一年(1190年)编写刊行。

[编辑] 出土经过
该书于1909年由俄国探险家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在中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随同大量其他文物被运回俄国,后被俄国著名汉学家、圣彼得堡大学教授伊凤阁发现其价值并收藏。

1912年,中国学者罗振玉首次从伊凤阁处得知此书,借得九页后影印出版。1922年罗振玉在天津再次会见伊凤阁,方才得见全文,于是命其子抄录副本。

美国汉学家陆宽田于1970年代末访问苏联时,拍摄到了全本《番汉合时掌中珠》。1982年,陆宽田在美国出版全部影印原件。该书终于得见天日。

[编辑] 内容体例
该书全书共37页,蝴蝶装,为木刻雕版印刷。书前有序言,序言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内容相同。谓“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会汉语,则岂入汉人之数。”表明本书目的在于便于西夏人和汉人互相学习对方语言。

该书中共收录词语414条,按三才分为九类:天体、天相、天变、地体、地相、地用、人体、人相、人事。其中人事类包含最广,占到全部篇幅的一半。

该书每一词语并列四项,自右向左为西夏文汉字注音、西夏文、汉文、汉文西夏文字注音。该书对解读已经失传的西夏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本意为“正”,引申为“雅言”,指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1/13/Erya-1996-07.jpg

《康熙字典》,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筛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参考明代的《字汇》、《正字通》两书而写,是一套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详细汉语辞典,重印至今不辍。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3/K%27ang_Hsi_Dictionary_China.JPG

主要汉语字典列表
韵书
《声类》
《切韵》
《韵英》,唐代元庭坚
《广韵》,宋朝陈彭年等著
《唐韵》
《古文四声韵》,宋朝夏竦等著
《集韵》,宋朝丁度等撰、方成圭考正
《韵会》
《正韵》
《汉隶字源》
《金石文字辨异》
《韵镜》
《七音略》
《礼部韵略》
《切韵指掌图》
《五音集韵》
《古今韵会举要》
《中原音韵》
《蒙古字韵》
《五方元音》
《音学五书》
《六书音均表》
《诗声类》
《说文声类》
《切韵考》
《成均图》
《十韵汇编》
《五音集韵》,金朝韩道昭著
《古今韵会举要》,元朝黄公绍编辑、熊忠举要
《洪武正韵》,明朝乐韶凤等撰
《俗书刊误》,明朝焦竑著
《集韵考正》,清朝方成圭
字书
《干禄字书》,唐朝颜元孙著
《汉隶字源》,宋朝娄机著
《字鉴》,元朝李文仲著
《六书正�》,元朝周伯琦著
《正字通》,明朝康熙戊午17年,张自烈著
《隶辨》,清朝顾蔼吉著
《经典文字辨证书》,清朝毕沅著
《增广字学举隅》,清朝同治甲戌13年铁珊著
《宋元以来俗字谱》,民国刘复著
字典
《尔雅》
《说文解字》,汉朝许慎编著
《训纂篇》
《字林》,晋朝吕忱
《字统》,后魏杨承庆
《玉篇》,梁顾野王
《一切经音义》,唐朝释玄应
《开元文字音义》,唐朝唐玄宗
《字汇》,明朝万历年间梅膺祚
《字汇补》,清朝康熙5年,吴任臣著
《方言笺疏》,清朝钱绎撰
《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间,张玉书及陈廷敬等编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等编
《新华字典》
《汉语大字典》
《新部首大字典》
《大字源》
《中华字海》中华书局印行
《国音字典》中国大辞典编纂处
《同源字典》,王力出版。
《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李氏中文大字典》
《异体字字典》中华民国教育部编辑
《汉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1
《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21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收9353字。
三国张揖《广雅》收18151字。
晋代吕忱《字林》收12824字.
梁代顾野王《玉篇》收16917字.
宋代陈彭年等人《广韵》收26000字。
宋代丁度等人《集韵》收53525字。
宋代司马光等人《类篇》收31000余字。
明代梅膺祚《字慧》收33440字。
明代张自烈《正字通》收33440.
清代张玉书等人《康熙字典》收47035字。
第3个回答  2010-10-22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收9353字。
三国张揖《广雅》收18151字。
晋代吕忱《字林》收12824字.
梁代顾野王《玉篇》收16917字.
宋代陈彭年等人《广韵》收26000字。
宋代丁度等人《集韵》收53525字。

明代梅膺祚《字慧》收33440字。
明代张自烈《正字通》收33440.
清代张玉书等人《康熙字典》收47035字。
第4个回答  2010-10-21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