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指什么地方

古徽州指什么地方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古称歙州、新安。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治所在歙县。

元升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为地级黄山市,徽州行署同时改为黄山市政府,其中原来的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现在“徽州”一词除了指“徽州区”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历史上长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辖的歙县、绩溪、休甯、祁门、黟县和婺源六县区域。

扩展资料:

徽州属《禹贡》“扬州”之地。春秋时属吴国,句践灭吴后属越国。战国后期属于楚国。秦汉时置歙县、黝县,属会稽郡。南朝时设置新安郡,隋朝改歙州,治所在歙县。

宋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方腊之乱后,将歙州改名为“徽州”,属于江南东路。元升为“徽州路”。

明清为“徽州府”,治所仍在歙县,下辖歙县、黟县、休甯、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徽州府属安徽。

1912年,民国废府,各县由省直辖,“徽州”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1934年,婺源县划归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仍划归江西。

1949年设徽州专区,专署驻屯溪,辖屯溪市及歙县、旌德、绩溪、休甯、祁门、黟县6县。其后辖境屡有变动。1970年改称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撤销徽州地区,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并设立黄山市徽州区,以歙县、休宁县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古徽州指包括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的古代行政区。

  基本信息:

  历史地理名词,源于北宋的行政区划名——徽州,绝大多数语境下代指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稳定管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而未变更行政管辖范围的徽州地区,依历史朝代不同又可分别指代徽州、徽州路、徽州府,现分属皖赣两省三市(除婺源属江西上饶,绩溪属安徽宣城外,其余四县属安徽黄山)。徽州及其派生词徽州路、徽州府作为一直统辖固有六县的行政区划名在历史上前后共计存在了近780年(1121年-1357年以及1367年-1911年)。

  建制沿革: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改为徽州路;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政权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清末太平天国曾占据有徽州大部,改徽州府为徽州郡,下辖四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古徽州固有六县直属安徽省,徽州府之名遂废。

第2个回答  2010-10-25
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
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各地(太平除外),宣州市的绩溪县,江西省的婺源县
第3个回答  2010-10-25
今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一楼也太废话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现在的歙县一带,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 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后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历有变动。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陈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并入新宁郡,辖歙、黟、海宁(黎阳县并入),始新、遂安、寿昌六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罢新安郡,废黟、歙二县入海宁县,划归婺州管辖。开皇十一年复黟、歙二县,置歙州,州治黟。开皇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休宁、黟、歙三县,郡治休宁县万安山。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划休宁县西乡和乐平县怀金乡建婺源县,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地设归德县,划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部分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均属歙州。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地复归歙、休宁二县,州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形成徽州一府六县格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