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土人情

如题所述

上海地处江南,因此,上海的风俗与江南其他地方有不少相同之处。上海开埠以后,日渐成为一个江海通津、人烟稠密、华洋杂居、五方杂处的城市,又给原有的风俗增添新的内容;上海风俗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除夕和春节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阴历一年最后一天或这。-天的晚上,故又称"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岁除"。按旧俗腊月廿三日为灶日,应祭灶君。腊月廿四日为小年,从这天起直到除 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购置年货,农村要杀猪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种点心,腌制各种腊味。另外还要贴年画。城里人则往往买些水仙花、腊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节日气氛。当夜幕降临时,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
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为保证市民安全,在市中心已禁放爆竹,但以其他方式欢度春节。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一片喜气洋洋。旧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新年,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现在通讯发达了,不少人都用电话或网上拜年。现在可视电话已开始走进人们生活。当你给远方亲朋好友拜年时,对方接听者的音容笑貌会立即清晰地展现在电视显示屏幕上。那清晰的声音,高质量的画面,能让你感受到与亲朋犹如面对面谈话般的亲切。
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商号店铺在初一至初三都告停业,叫做"封关"。有的停业到初五,这是一年中职工们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财神,晚上吃财神酒。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这天晚上称元宵。闹元宵算得是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馄钝,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汤圆。元宵节,在旧上海城内外好几处闹市搭起高大灯棚,各种花灯聚集一起,蔚为壮观。黄浦江上樯帆林立,有些船只桅杆上挂起了灯。在郊野田间同样到处挂着灯,称做"望田灯",也是预兆五谷丰登之意。"耍龙灯"是郊县一项热闹的节庆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带尤盛,表演时伴以十番锣鼓,有时数十条龙灯相会表演抢龙珠。
妇女们在元宵节还要"走三桥",传说在月色校洁的晚上走过三座大桥,便可终年除却百病。旧上海城内外,水渠纵横,桥梁很多,走过三桥是很容易的。在当时去小东门外走一走陆家石桥的人就格外多的了。

·清明节
三月里清明节,人们借着扫墓的机会到郊野去踏青。
三月十五日多去龙华寺进香。这一天龙华镇上庙市极盛。很多人喜欢看桃花,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清乾隆李行南《竹枝词》写道:"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龙华晚钟"原是上海八景之一。
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后诞辰,祈求天后神佑,上海的闽界客商,希望能在海上"安澜利适"。当时天后宫里信徒供祀天后,并邀戏班子演戏。

·立夏节
四月里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 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浴佛节
四月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这天寺庙要拂去佛像身上尘土,诵经礼拜,城内外大的寺院如静安寺和方浜路的广福寺都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山门外百货毕集,进行土特产品交流。

·端午节
五月忙着过端午节,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称角黍,门上都要挂上菖蒲、艾蓬、蒜头,意为"避邪"。正午饮雄黄酒。以苍术、白芷、芸香等药物烟熏室内。以雄黄抹在孩子额上,用来祛湿解毒,消除秽气,意味着安度炎暑,不染疫疠。当令食物是棕子、批把、黄鱼、大蒜。端午节令人最感兴趣的是看龙舟竞渡。

·观音诞辰
六月十九日观音诞辰,佛寺里香风又盛了,很多佛教信仰者,云集寺庙。

·七巧会
七月七日,是俗传牛郎织女双星渡河的时候,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会"吃巧果。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寺庙中做道场,放"焰口",并在水池放莲灯,称"盂兰盆会"。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佛教传说为地藏王生日,旧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园遍插棒香并点燃蜡烛叫做"地灯"。

·中秋节
七八月中秋,是赏月季节。人们出游看月华,称做"走月亮"。旧上海很多人喜欢到小东门外陆家石桥观赏桥下月影荡漾。"石梁夜月"便是"沪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东城观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宁去观潮。近年来,还有不少人观看"上海桂花节"的各种表演。

·重阳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阳糕,嘉定和川沙高桥等地则制松糕,都是应景的食品,又以菊花等酿酒,人们畅饮重阳酒《这天为应古时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居民又有登高之举,松江余山及豫园大假山都成为登高胜地。

·菊花会
九月中旬菊花会,很多文人雅士,举行菊花会,赏菊题诗,有各种各样的名菊,万卉齐放,高低疏密,瓷盆竹格,无不尽态极研,争奇斗艳。

·冬至节
十一月冬至节,冬至前一日,旧俗磨米粉蒸花糕,做粉圆,馈送亲友,如同贺年。

·释迦牟尼得道日
十二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得道日,民间煮食"腊八粥",而寺庙尤为盛行,用胡桃、红枣、栗、蚕 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与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后僧人分食,并馈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
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是一种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

以上的风俗,在上海郊县有的农村仍有流行。上海市内则由于时代的变化,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的已经渐遭淘汰,有的则通过变化而继承下来。总之,上海市内的岁时风俗,处在不断的渐变之中。如新岁吃汤团,清明食青团,端午包棕子、中秋尝月饼、重阳吃糕团、除夕包饺子制年糕等仍成为江南地区民俗,"海派"特色的个性。
由于都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市民纷纷提出岁时禁放鞭炮的建议,因为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灾,伤害事故及环境污染,故市公安局规定内环线以内区域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近几年春节,许多家庭把给孩子春节压岁钱的习俗,改为赠送玩具或图书。春节期间走亲戚送礼,许多市民也一改过去送礼盒的习惯,以鲜花礼仪电报代替礼盒已渐成风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26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个城市能成为第一,定时有它独特的地方民俗特色,下面由宁波旅游网为您介绍上海风土人情_当地民俗介绍:

  

  戏曲

  海派特色的滑稽戏产生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

  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

  比较著名的滑稽演员有王无能,江笑笑,刘春山,严顺开,周柏春,姚慕双,杨华生和王汝刚等。


  沪剧

  (旧时也称申曲)是用上海方言演唱的上海本地戏曲。

  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等也是上海特色曲艺。

  海人的方言和俗语十分有趣,方言释义:

  吾—我,侬—你,伊—他(她),阿拉—我们,祐—你们,伊拉—他(她)们,侬好—你好,谢谢侬—谢谢你,再会—再见,钞票—钱,发嗲—撒娇。


  迎财神

  上海人把农历正月初五称作是’路头神’即’五路财神’的生日,故民间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财神之俗,近代上海工商业发达,故这种风俗尤受重视。

  初四夜半子时,家家祭供鲤鱼、羊头(谐音’利’和’洋头’),满堂香纸蜡烛,壁上高挂财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财神爷送财降福,各商铺店肆也都在这时举行仪式迎接’财神’。

  初五日商界各家店主在清晨将新制的旗帜挂在财神位前,待祭好财神后才算新的一年开始营业。店主在这天要设’利市酒’宴请全体伙友,凡红帐报造、职业进退、当年营业大计,都在酒宴上宣布,所以往往有不少雇员在这天被解雇。

  50年代后此俗渐废,80年代后,上海地区又出现燃放爆竹迎接财神的现象。


  在某些饮食方面,上海人也有一定的特色,如果你见到一个上海人在早晨用开水冲泡昨日剩下的米饭,并以此为早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请你不要嘲笑,这是上海人最具地方特色的早餐。


  在上海,“荡马路”是人们下班后,周末,双休日以及节假日最流行的休闲方式。


  如果你是个青年小伙子被一个年轻漂亮的上海女孩子相约去荡马路,小心点!她就要爱上你了。 走亲戚你要记住带点礼物。

  你一到,主人会寒暄一番,然后才就坐,一般有人作陪。宴请时主人未入席,请你不要急着动筷,要等主人到位大家才开始进餐。

  客人未喝完酒,主人不会先吃饭。

  宴席散后,主人不让客人收拾碗筷,并且再次上茶,烟,糖果,瓜子等。

  有客人在,主人不扫地不打骂孩子。

  客人告辞,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车站或送上车。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开始时你一定要记住祝愿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头到老”;宴席过半后,新娘再一次换装(一般在宴席中要换三套服装),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参加婚宴的来宾敬酒点烟。记住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不要推让,否则会让人不高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2
  戏曲:
  海派特色的滑稽戏产生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
  沪剧(旧时也称申曲)是用上海方言演唱的上海本地戏曲。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等也是上海特色曲艺。海人的方言和俗语十分有趣,方言释义:吾—我,侬—你,
伊—他(她),
阿拉—我们,祐—你们,伊拉

他(她)们,侬好—你好,谢谢侬—谢谢你,再会—再见,钞票—钱,发嗲—撒娇

  迎财神:
  上海人把农历正月初五称作是’路头神’即’五路财神’的生日,故民间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财神之俗,近代上海工商业发达,故这种风俗尤受重视。初四夜半子时,家家祭供鲤鱼、羊头(谐音’利’和’洋头’),满堂香纸蜡烛,壁上高挂财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财神爷送财降福,各商铺店肆也都在这时举行仪式迎接’财神’。初五日商界各家店主在清晨将新制的旗帜挂在财神位前,待祭好财神后才算新的一年开始营业。店主在这天要设’利市酒’宴请全体伙友,凡红帐报造、职业进退、当年营业大计,都在酒宴上宣布,所以往往有不少雇员在这天被解雇。50年代后此俗渐废,80年代后,上海地区又出现燃放爆竹迎接财神的现象。
  在上海人的婚宴中,宴席开始时你一定要记住祝愿新郎新娘“百年和好,白头到老”;宴席过半后,新娘再一次换装(一般在宴席中要换三套服装),在新郎的陪同下向参加婚宴的来宾敬酒点烟。
  有客人在,主人不扫地不打骂孩子。客人告辞,主人一定要相送,一般要送出弄堂口,也有送到车站或送上车。
第3个回答  2019-06-16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个城市能成为第一,定时有它独特的地方民俗特色,戏曲
海派特色的滑稽戏产生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
第4个回答  2016-10-27
上海传统文化

城市网2002-9-29 11:14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明代上海籍科学家徐光启的农学巨著,由陈子龙等在徐光启逝世后整理修改,于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全书分60卷、12目、50余万字。12目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书中大量辑录古代和当世文献,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对中国历史农学著作和当时农业生产经验作了总结性评述。《农政全书》与汉代《?胜之书》、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宋代陈?《农书》、元代王祯《农书》并称"五大农书",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