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现在小学教师如何上课的?上课流程

如题所述

语文课堂可以说是学科教学中最复杂、最容易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堂。这是学科的优势,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我认为
一、 预习课文,自主探究。
1、 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明确预习的相关内容,如: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了解;对相关重点字、词、句的掌握;对精彩段落的朗读及背诵;对相关链接知识的熟悉等。
2、教师强调预习的要求:如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及时地完成自学
二、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课前预习导学”题,并思考自主探究题、师生互动题。
2、学生找出阅读中疑难问题,并写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处。

三、分组合作,讨论释疑。
1、课前准备:把教学目标规范地书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工整、醒目,不能擦去,要贯穿于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展开。在黑板的左部边缘列出各组序号及评价标准,以备教师课堂对学生做具体评价用。
2、教师导入新课学习。教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目标做简要解读,强调突出某些关键字词。
3、、教师明确将要讨论的问题(导学案上),并分派各组任务(哪组负责讨论哪一题,哪组负责点评),并明确讨论和点评的要求。
4、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讨论释疑,并归纳答案,明确汇报人,教师也应该深入小组参与学生讨论,并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生讨论进度,并对学生的参与情状(积极或懈怠)作出适时评价。

四、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各小组依据要求展示本组内讨论成果。展示内容可以分为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和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选派代表一般为b层或c层学生)
2、针对疑难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并明确规律方法。
3、教师适时对各小组评价。(如:参与积极性,展示、评价效果等)。
五、总结反刍,当堂检测。(5分钟)
1 要求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2、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强化记忆。
1、布置学生当堂完成针对性习题。(一至二题)
4、教师根据前面评价评出最佳答题手和优胜组。
课后
教师布置相关强化训练作业,应少而精,教师及时批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