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胶印机走纸不齐怎么办?,我是初学者,走纸不齐,怎么调节?请指点小弟一二,非常感激

我是初学者,走纸不齐,怎么调节?请指点小弟一二,非常感激

飞达上的每一个部件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准确地掌握这些部件的作用和运动关系是调好飞达的前提。下面说分析飞达各部件的作用。
1.分纸吸嘴。分纸吸嘴的作用就是吸起(这里仍用“吸”)纸堆最上面一张纸,并把它传给递纸吸嘴。
2.递纸吸嘴。递纸吸嘴的作用就是把分纸吸嘴吸起的纸张转交给输纸板上的接纸辊。
3.压脚。压脚的作用一是压住分纸吸嘴吸起的那张纸下面的纸张,防止下面的纸张歪斜或双张;二是控制纸堆的高度。由于印刷时纸堆上的纸一张一张地减少,后续的纸张如不及时补上,则印刷不能连续进行。因此必须使纸堆始终维持在一定的高度。理想情况应当是走一张纸,纸堆就升高相当于一张纸厚度,但是由于纸张比较薄,检测的灵敏度需要非常高才行,实际上也无必要。正常情况下纸堆总是近似维持在固定的高度上,不过纸张厚度变化时,纸堆的高度应做出相应调整(通过调压脚的高度来进行);三是为压差形成创造条件。压脚板上带有吹风孔,压在纸堆上后,向第一张纸的下面吹气,从而加大压差。四是安全作用。一旦纸堆电机失灵,压脚会触动限位开关,阻止纸堆继续上升。
4.吹嘴。吹嘴的作用就是吹松纸堆最上面的几张纸,为分纸吸嘴分纸创造压差的形成条件。
5.压片或毛刷。压片或毛刷的作用一是防止第二张纸的纸尾被吹嘴吹得太高,使压脚不能准确地压住第二张纸;二是防止双张或多张。
6.压块。压块的作用主要是压住纸张的后边角,防止由于吹风造成的纸张漂浮,同时也能够阴止纸张之间的空气外流,有利于压差的形成。
7.侧吹嘴。侧吹嘴一般装在纸堆的前边角。主要是吹松纸张上压脚吹不到的部位。
8.挡纸舌。挡纸舌装在纸堆的前口,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纸堆最上面的几张纸漂移,以免纸张前口不平,破坏纸张的自由状态。
9.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利用高压放电消除纸张表面的静电,防止双张或多张。
1.1.4 飞达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飞达上的部件虽多,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首先是它们在运动上要保持一定的相互关系,其次每个部件都要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通过飞达各部件的作用分析,就可推导出各部件间的相互运动关系。简述如下(参见下图1.5 ):
1.分纸吸嘴吸起纸张时,压脚开始下压。
2.分纸吸嘴把吸起的纸张交给递纸吸嘴。这部分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a.分纸吸嘴吸起纸张后,递纸吸嘴开始吸纸;b.分纸吸嘴和递纸吸嘴共同持纸一段时间;c.分纸吸嘴放纸,递纸吸嘴持纸向前运动。
3.递纸吸嘴把传过来的纸张交给接纸辊,接纸辊上的压轮压住纸张后,两者共持一段时间纸,递纸吸嘴放纸。
4.分纸吸嘴吸第二张纸时,压脚应提前离开纸堆。
飞达上的其它部件则处于连续工作状态,飞达上的部件以这种关系相互配合,确保纸张有条不稳地向前传递。下面再看一下各部件的正确工作状态:
仔细观察飞达上的各部件,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调节元件都是成对出现的,以压脚为中心成对称分布,因此这些部件必须工作在对称状诚,即必须要遵守对称原则。对称原则包括位置对称、力量对称和调节对称。
位置对称指的是相对应的两个部件前后、左右、高低三维空间上以压脚所在的竖直平面空间对称。力量对称指的是相对应的两个部件的力度要一样。即吸气大小、吹气大小、气量的分布应呈对称状态。调节对称指的是在调节过程中,调节一个部件时,同时要考虑到其对称部件是否需要调整,应对称进行调节。
对称原则是飞达处于正确工作状态的前提之一。
1.1.5 飞达各部件自身的调节
飞达上每一个部件的调节都有两点需要注意:a.压差的形成条件;b.保证纸张的自由状态。下面对它们的调节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1.分纸吸嘴。分纸吸嘴的调节原则是:a.每次只能吸起一张纸,不能吸起两张纸,这样就把双张或多张故障消灭在输纸台上;b.吸嘴要吸纸张的后边缘内,不能和纸张成交叉状态;c.针对不同的纸张,吸嘴的前后和左右的角度都能够进行调节(平面内任意角度)。�
递纸吸嘴和分纸吸嘴一样,也是只能吸起一张纸,不能吸起两张纸。
2.压脚。压脚的调节原则一是压住纸张的后边缘,不能和纸张成交叉状态;二是向纸张的间隙内(上、下两张纸之间)均匀吹气,气量不能过大,过大容易造成纸张的前口不平,过小压差形成困难,所以要调到刚好能在上、下两张纸之间形成气垫为止,如图1.7所示。
3.后吹嘴。后吹嘴的调节原则是:
(1).其位置不能高于最上面的纸张,否则就会破坏压差的形成条件。
(2).位置不能太低,如太低的话,由于纸本身的重量比较大,气很难进去,同样对压差形成不利。
(3).吹嘴的上部应略低于纸张的后边缘,只向上面的几张纸吹气。

图1.7

(4).吹气量应严格控制。吹气量太大,纸张的后边缘可能会被吹起来,结果给压脚下压带来了困难,再一个由于纸张不断减少,在纸堆还没有自动上升时,吹嘴的风有可能吹在最上面的纸上,破坏了压差的形成条件。气量的大小调节以分级吸嘴能吸起纸为原则,即在后边缘具备了压差的形成条件,纸张的中前部的吹风以压脚的吹风为主。吹嘴如能吹松距后边缘5cm之间的纸就足够了。
4.侧吹嘴。侧吹嘴的调节原则基本上同后吹嘴的相似。
5.压片或毛刷。压片或毛刷的调节原则:
(1).位置不能往纸里边太多,否则会给分纸吸嘴带来很大困难。
(2).位置不能太往外。由于纸张本身裁切误差或闯纸技术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纸堆后边缘不齐平,若压片位置太往外,则有的纸能压下,有的纸就可能压不上了。
(3).位置不能太低,如果太低,纸张的后边缘被压住,后吹嘴吹风困难。
(4).位置不能太高,太高起不到分纸、防双张的作用。
(5).在调节时,只能取上述四点的中间状态。厚纸少压,薄纸多压;纸张后边整齐少压,不整齐多压。
6.压块。压块的调节原则:①靠近两角,因为主要用它来防止两角离开原来的位置,另外可使纸张能均匀升起。②压块的重量适当。不能太轻,太轻起不到压纸的作用;太重可能把纸压得太紧,破坏了压差的形成条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更换。
1.1.6 纸张、压脚和分纸吸嘴之间的最佳配合
纸张、压脚和分纸嘴之间的配合,对纸张分离有着重要影响,很多输纸故障都与此有关,因此调节好它们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图 1.8

首先看一下纸张。通过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纸张是靠压差分离并向前传动的。因此纸张本身必须尽可能为压差的形成创造条件,也即纸张必须处于自由状态。下面再看一下压脚和分纸吸嘴之间的配合。上一部分把它们的各自作用和调节原则都叙述了一遍:压脚、分纸吸嘴都不能和纸张成交叉状态。那么它们到底在纸张里边多远呢?从纸张本身裁切误差和闯纸技术这两方面来考虑。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有交叉状态存在,也就是说,对于每一张纸,压脚和分纸吸嘴都不能压在纸张的外边,因此压脚和分纸吸嘴都尽量靠纸张的里边。但是由于压脚是在分纸吸嘴吸起纸张后下压的,它又不能压在纸张里边太多,否则就会碰上第一张纸的后边缘。所以分纸吸嘴、压脚和纸张之间的最佳配合是:
①纸张处于自由状态;
②分纸吸嘴只能吸起一张纸,不能吸起两张纸;
③调节分纸吸嘴的角度,使两吸嘴之间的纸张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便于压脚下压;
④压脚在不与纸张后边缘干涉的情况下,尽量多压(注意对吹嘴工作的影响)。
还有问题就qq:我是湖州的29483571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2
是走纸不齐还是收纸不齐?如果是走纸不齐就是侧拉规的问题,没有拉到位,后面放纸放的太偏了,导致拉规拉不到位,还有就是拉规不运行,纸能到拉规的位置但拉规不作业,收纸不齐就是后面的调节问题,这个就是调整的问题,慢慢来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