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二课《匆匆》第三段仿写

如题所述

仿写:按照原文的格式进行创作。

昨天尽管去了,明天尽管来着,昨天明天之间,时光是多么的匆忙?乌飞兔走,我也机械的走,于是——逛街的时候,时光从身边溜走。

闲聊的时候,时光从唇边溜走;上网的时候,时光从指间溜走。我站在街头,看人潮汹涌,把我淹没。我伸出手,可时光却不再停留,留给我发黄的照片和花白的双鬓。

原文: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创作背景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

“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0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写字的时候,日子从写字台上过去;画画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弹琴的时候,便从悠扬的琴声里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在我的梦中匆匆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月亮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不禁抬头沉思,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从长天白云的空隙里和我擦肩而过了。
第2个回答  2013-12-10
昨天尽管去了,明天尽管来着,昨天明天之间,时光是多么的匆忙?乌飞兔走,我也机械的走,于是——逛街的时候,时光从身边溜走;闲聊的时候,时光从唇边溜走;上网的时候,时光从指间溜走。我站在街头,看人潮汹涌,把我淹没。我伸出手,可时光却不再停留,留给我发黄的照片和花白的双鬓。
第3个回答  2020-03-30
查看全部3个回答
我来答有奖励
写回答有奖励查看全部3个回答

匿名用户
2013-12-10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写字的时候,日子从写字台上过去;画画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弹琴的时候,便从悠扬的琴声里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在我的梦中匆匆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月亮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不禁抬头沉思,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从长天白云的空隙里和我擦肩而过了
第4个回答  2013-12-10
自己想 很简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