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形象及作用

如题所述

1、形象:

刘姥姥是一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丑中蕴美,朴实聪明的农家老妪。

《红楼梦》全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不仅以她的眼光批判了封建贵族奢华浮靡的生活,也起了贯穿全书纲领的作用,见证了贾府盛衰的过程。因此刘姥姥也并非是一个无关小说宏旨的小人物,而是全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2、人物作用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人物,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饱经风霜的老婆婆,凤姐女儿巧姐的命运与她密切相关,巧姐判词和《留余庆》曲中均提及刘姥姥。

她们家祖上曾与四大家族之王家同姓连宗,因此书中写她进荣国府求见王夫人打秋风。刘姥姥善良淳朴,聪明能干,重情重义,而且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个老婆婆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刘姥姥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与贾府建立关系;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凭着她的智慧、幽默,本色演出,带来欢声笑语无限;三进荣国府,刘姥姥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成为《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人物。

扩展资料

《红楼梦》核心:

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简介:

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4
《红楼梦》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有哭有笑,让人难忘、令人思索的典型人物形象。刘姥姥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结构作用

刘姥姥这个人物本身有故事情节,有性格,在小说中又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有了她,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事件才得以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前后以一贯之。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荣国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一是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接济之恩;二是亲眼目睹贾府的彻底败落。作为结构人物,如果说冷子兴主要从外围、从远距离对贾府进行概括介绍的话,那么刘姥姥则从内里、从近处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小说因此而深入细腻地展示了贾府的生活情景,形象的表现了贾府贵族生活的享乐和奢侈,既写出了贾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又预示着贾家将走向腐朽没落的结局。
 

第二、对其它人物的显现作用

刘姥姥对刻画其它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显现作用。在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场面中,贾府上上下下的人们,都纷纷露面登场。这些人物当中,有贾府的主子们,如贾母、凤姐、宝玉,还有黛玉和宝钗;也有贾府的丫头们,如平儿和鸳鸯。甚至还有栊翠庵的妙玉等等,涉及面广。

宝玉是红尘中的俗人,妙玉是佛门中的修行人,两人关系暧昧、微妙。栊翠庵品茶这场戏,因为有了刘姥姥的介入,我们看到了两人对“佛”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有了区别,最终走向不同的归宿。

宝玉是有佛缘的,但他并不敬佛拜佛,而是领略了佛的真谛,如佛的慈悲、平等、无我、无常思想,这些精髓融入了他的性情和言语行动之中。宝玉是善良的、慈悲的,如栊翠庵品茶这一细节当中,刘姥姥本是一个乡间老妪,在妙玉看来是俗不可耐的,所以刘姥姥吃过的杯子,她嫌脏了,不让收回来。宝玉却可怜刘姥姥,“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了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吗?”宝玉是积善行德的,他努力地一件件去做好事,而且不以善小而不为。

妙玉虽是出家人,却怪僻、孤洁,自称“畸人”、“槛外人”,不合时宜。如贾母等人离开栊翠庵时,妙玉“也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把门闭了”,而且还要用清水冲地,显示了对权门贵族和世俗之人的蔑视。佛门讲究平等、慈悲,妙玉则完全没有领悟

宝玉由红尘走向空门,妙玉由佛门走向红尘,这不同的人生轨迹昭示了两种意思,性格的发展历程,通过刘姥姥这个小人物的介入而显现,使我们知道,这“入世”与“出世”也不过是种形式而已,修身而在于修心。
 

第三、象征作用

刘姥姥是一种象征,象征一种田园生活,一种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安顿浮躁灵魂的最终归宿。她二进贾府时回答鸳鸯酒令时所说的,便有着一种象征意义。例如:“是个庄稼人”,大观园唱诵和主张的主题之一就是追求劳动人民的田园生活。又如:“大火烧了毛毛虫”,贾雨村把以贾府代表的旧社会机体比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大火烧了毛毛虫,象征僵而未死的“百足之虫”的必然灭亡; “一个萝卜一头蒜”,这些东西都是一般平民生活中常食之物,以此表示作者弃权贵而褒平民安康生活的思想;鸳鸯行酒令说:“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回答:“花儿落了结了个大倭瓜”,象征大观园像朵花,最后的果实就是“大倭瓜”,它所体现、所象征的是劳动人民的田园生活。酒令看似闲散游戏,实际上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第四、“双赢”作用

刘姥姥进荣国府受到主子们、丫头们上上下下的欢迎,满园的秋色也因为刘姥姥的到来分外灿烂。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一是贾母年事已高,生活空虚,“正要个积古老人说话”,刘姥姥的到来使她感受到一种遥远的真挚的情感;二是不知稼秸,生活在五彩缤纷的迷幻世界中的贾府小姐从刘姥姥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乐趣;三是刘姥姥丰厚的生活阅历和处世经验是她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窘况,施展良好交际口才的生活基石。

如果说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纯粹是为了攀亲打秋风的话,则她第二次进贾府是正式的走亲戚。她与贾府主子们的关系也由生硬拘谨发展到熟悉自然,贾母还专门设宴招待她,刘姥姥在几个细节中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值得称道的。一是戴花,二是小丑表演,三是行酒令。“戴花”是一出非常能测试刘姥姥心理素质的戏。

秋爽斋设宴这场戏中,刘姥姥与凤姐、鸳鸯组成绝妙搭档,配合默契地演出了一场小品。待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鼓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愣,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贾府整个儿一片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刘姥姥的成功交际可谓做到了已欲达而达人。一般来说,穷人或地位低的人是很难与富人或地位高的人平等相处的,不同阶级之间的这种格格不入,本是由于在一定的阶级差别下的文化差异造成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并非不能沟通。如果不是社会动荡,双方势如水火,则心态的不平和便是双方沟通的障碍。刘姥姥虽是俗人,却没有这高低贵贱的俗心俗态,贫而不贱,本色做人,坦荡行事。比如,鸳鸯行酒令向刘姥姥道歉,刘姥姥说:“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真是明白人说明白话。刘姥姥既为人间的女儿女婿要来生活必须的银子,又为天堂的贵人们带去他们所缺乏的世俗欢乐,也就是达到了时尚的所谓“双赢”。由此看来,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满足的关系,谈不上谁愚弄了谁。
 

第五、镜子作用
 

刘姥姥到了贾府主要的表演是少见多怪,常出憨相:“……身子就像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砸嘴念佛而已。”大观园中的人们就只欣赏她这一点,刘姥姥因此而被一些读者认为是丑角,也就在这一点上,作者写出不少很出色的故事。

几乎她每一回动作,每一次语言,都引起人们的轰然笑声。这些小故事有其共同的意义,即作者从她处处外行,种种可笑,反映出贾府的处处豪贵,种种奢侈,而人间竟有如此悬殊的生活境界和大不相同的生活规律。

二进荣国府时,究竟是夫人小姐们戏弄刘姥姥,还是刘姥姥戏弄了贾家人?我的看法是后者。王熙凤要刘姥姥为自己女儿巧姐取个名字,说要靠靠老人家的福。这是作者预先安排的,以便将来荣国府溃败,巧姐被卖而去投靠她。到那时,只有一个刘姥姥是有义气敢担当的。到那时,刘姥姥的面貌就一点不滑稽了。再说走时,刘姥姥带了一大堆的东西,可以说是满载而归,这样一个善良且世故的老人你能说她不聪明吗?你能用嘲笑的眼光看她吗?这也足见作者既写出了刘姥姥自觉扮丑角为人帮闲凑趣的一面,也指出刘姥姥平日生活中本非丑角的一面。人们对她先是嘲笑,而终于同情,为什么?因为作者要人们理解刘姥姥本质是善良的。

大概是作者出生贵胄,享惯荣华,后来又受尽贫困无援之苦,既知深锁朱门生活的空虚,也深知一切小人物的哀愁。于是使读者从刘姥姥的眼中看到了富贵豪门之奢侈浪费,饱暖无聊,不自知惭愧,反以穷人开心。试看贾府那些有权有势的管家奶奶们,有谁能像刘姥姥这样心地善良?曹雪芹让这个角色粉墨登场,看似游戏文字,实是意味深长。曹公大笔一挥,在《红楼梦》的精致画面中扫过的这粗糙而遒劲的一笔,与那些精雕细琢、娇生惯养的什么宝们、玉们、钗们和凤们相比,恰如一块横空飞来的山野之石,毛里毛糙,却结结实实,有棱有角。当那些宝们、玉们都已灰飞烟灭,只有这块石头万古长青,贾府的一缕香火得靠刘姥姥来守护。作者用这样一个乡村老妇人和那么多城市贵妇人对比,刘姥姥就成了贾府的一面镜子。
 
第六、视点作用
刘姥姥的视点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对于世界、对于人生,刘姥姥始终着眼于“色”,立足于一种物质的功利观。她以一种实用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万物的,就像她自己说的“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在她二进贾府时,开口念佛、闭口念佛,但她最不了解的恰恰是佛,因此才会把贾府的“省亲别墅”牌坊当作大雄宝殿来磕拜,以致闹了个大笑话。当她接受贾府的馈赠而“念了几千声佛”时,我们也就领会了,她所谓的佛,是那些能给她带来生活实利的“活佛”,而不是那些让那些让她弃绝尘世生活的“死佛”。

综合以上六种作用,足见刘姥姥在《红楼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姥姥与整个画面格格不入,但正反衬出贾府这深深庭院的幽暗、沉闷,从而唤醒了读者的眼光,正如散漫粗砺的民间历史总是跟正统的历史调皮捣蛋一样。作为一名读者,我们应该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31

刘姥姥坦率纯真、智谋过人、知恩图报。

一、坦率纯真

《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初进荣国府,作者用寥寥数字写出了真实的乡下人那种坦率纯真之态:“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锣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地乱晃。

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什么用呢?”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把钟比作匣子,把钟摆比作秤砣,这都是农家常见之物,是刘姥姥所熟悉的,而挂钟则是当时富贵之家才有,刘姥姥无法了解,还被钟声吓了“一展眼”,最终也没弄清楚是“什么爱物儿”。

作者通过她的眼睛,从俭真的角度出发,以她所熟悉的农家田舍,对比贾家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衬托出封建贵族家庭的豪华,显示出天壤之别的贫富悬殊!

二、智谋过人

刘姥姥一出场就显得见识不凡,她虽然是一个长年累月在家没经过世面的乡下老太太,但比那务农为业只会唉声叹气的女婿狗儿强得多了。

久经事故的刘姥姥从她丰富艰难的人生阅历中感悟到了“适者生存”的真理,并明智而现实地洞悉到一味“拉硬屎”,那“银子钱”是不会“自己跑到咱们家来的”。

当一家子的生活陷入困苦不堪,所有的人都怨声叹气的时候,只有刘姥姥积极的想办法。

为改变女婿王家当前的贫困状态,刘姥姥给女婿狗儿出谋划策,要去有一星半点瓜葛的荣国府攀亲告债。

三、知恩图报

刘姥姥自从得到贾府接济后,据她自己讲生活大有好转,接近了小康之家了。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一旦度过了难关,就扛着新摘下的瓜果菜蔬,进城答谢。

这些都是贾府所缺乏的野味,虽然不值几个钱,却也礼轻善重。刘姥姥绝非势利之人,她重善轻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扩展资料: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的重要作用

穿针引线刘姥姥,一位具有非凡公关才能的老太太。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

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小心谨慎,打通关节,与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户建立关系。

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左右逢源,装疯卖傻,演绎着一位公关人士的成功之道。

三进荣国府,刘姥姥挺身而出,侠肝义胆,成为《红楼梦》里重要的收场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姥姥

第3个回答  2013-07-18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之姥姥。她曾三进荣国府,带来欢声笑语无限。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很重情义,而且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个老太太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天人们也常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做刘姥姥刘姥姥-人物形象 《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成就也是惊人的,不仅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给人深刻的印象,次要人物也不例外。刘姥姥是书中出场次数不多几回的一个人物,同样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她的天真、活泼、幽默和机智的性格,整个人物形象充满了寓言色彩。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本来是一个“久经世故的老寡妇”,她“膝下又无子息,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自己这样说:“咱们村庄人家儿,哪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她和贾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因为女儿嫁给了务农为业的王狗儿,而王狗儿的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京官,所以与王熙凤的祖父联过宗,因而在二十年前曾和女儿见过王熙凤一次,二十年后,由于女婿女儿忙于劳动,被接到女儿家照管小孩。 一年冬天,由于手头紧张,家中“冬事未办”,女婿“心中烦躁,在家里闲寻气恼。”刘姥姥想起了王家和王熙凤的关系。在女婿的催促下,刘姥姥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带着外孙板儿踏进了贾家的大门,以寻求能够得到帮助。于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并且得到王熙凤送给的二十两银子。   第二年夏秋季节,这个善良热心的老婆婆,没有忘记贾家的周济,“多打了两石粮食”,就把头一茬摘下的瓜菜送来,二进荣国府,以感谢贾家的关照。没想到,这一来,却意外受到贾老太太的爱宠和厚待,并且给大观园的小姐太太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红楼梦》的后十回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使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时的宁国府已被查封,引荐她出入荣国府的王熙凤已经落到“力诎生人怨”的地步,先前被她伤害的人们,现在都来乘机报复。她在众叛亲离、极端狼狈的垂死之前,却把自己的独生女巧姐托付给刘姥姥。在封建社会里,所谓托妻寄子是了不得的仁义或信任。精明过人的凤姐,凭借她锐利目光看出,在当时的荣宁二府中,只有刘姥姥这个人才是善良的,才不会对她落井下石。   也正如王熙凤所料想的那样,在她死后,巧姐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贾环等,为了图几个钱,要把巧姐卖给王府的时候,刘姥姥勇敢机智地救了巧姐。刘姥姥在这里的具体行为,表现了这个人物高贵、机智的品质,她敢做敢为,有计有谋有办法,也毫不顾虑拯救这个无助孤女,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和危险。王熙凤当初用自己对刘姥姥的一点同情心态,换取了女儿免遭厄运,这件事本身就极具寓言色彩。   刘姥姥没有因自己和贾府的关系招摇撞骗,炫耀乡里,也没有因王熙凤的背时而忘义,过河拆桥,表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刘姥姥一进入荣国府,就很快受到贾母、宝玉、以及鸳鸯、平儿等人的羡慕和喜欢,表现出了她的机智过人之处,这和她守寡多年经历了各种磨难,仍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情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她的幽默风趣,她的精明强干,无不充满寓言色彩,也可以这样说,她办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无不是一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带有哲理性。
第4个回答  2013-07-18
曹翁生花妙笔下的众多人物中,刘姥姥是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一个.她凭着自己的人生机智,充分发挥\\利用着自己的贫穷,将自己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在被他人取笑的同时,也利用了他人,并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刘姥姥的出场LL是在第六回.从文中交代可以看出,曹翁从荣国府二三百人中筛选出的刘姥姥,绝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精心设计的.她就像羊群中冒出的一头驴,也同投入平静湖面的那块石子,更像冬日寒夜里骤然燃起的篝火,让每一个人都心满意足.她打破了大观园的平静,照亮了园内每个人的嘴脸.
先从刘姥姥进园的策划开始.身为寡妇的刘姥姥,其时已经七十五岁.但身板硬郎,思维敏捷.由于寄居在生活贫穷的女儿家里,时常听到女婿狗儿的冷嘲热讽,激起了刘姥姥去荣国府求告的勇气.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进府的行动是处心积虑的.如:”也到底大家想出个法儿才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到替你们想出一个办法来” “到还是舍着我这张老脸去碰碰,果然有好处,大家也有益”从以上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姥姥与女儿\\女婿三人之间的商讨是有预谋有步骤的,并且也做好了成功的打算和失败的准备.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变的突破口就是求亲谋财,受起自己的尊严,以达到求财的目的.于是第一步便是怎样能凳上荣国府的高高的台阶,采用的是灵活机动的迂回战术,找不到周瑞,就找到周瑞家.一句“您老是贵人多忘事”便把周瑞家的这个三等仆妇捧的高高的。一为感谢当年王成(狗儿之父,姥姥之亲家公)相帮之恩;二为显示自己的体面,所以周瑞家极力帮助,使姥姥成功地迈入了荣国府。
进府之后,只凭一个周瑞家的周旋还是难以尽快见上主人的。也是凑巧,凤姐的通房大丫头平儿对姥姥特别通融,特别照顾,使的姥姥没费周折就跟刑夫人的大儿媳,荣府的大总管凤姐接上了头。其中,姥姥语言上的表现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你侄儿……这一句称呼既表现了与贾府的亲戚关系,也隐藏含了自己的悲伤。从而为自己以后的言行打下了铺垫。二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这句话首先是对凤姐哭穷的反驳,也是对受了二十两银子的感谢。而也正是姥姥的幽默机智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为姥姥二进荣国府奠定了基础。尽管周瑞家对这两句话不以为然,认为是粗鄙。然而对于听惯了下人的奉承话的凤辣子,乍听这些乡村俚语还满感新鲜。这是姥姥求异思维的结果,达到了返朴归真的最高境界.试想如果姥姥像下人一样的畏畏诺诺,才不会引起凤姐的注意呢.姥姥初进贾府,首战告捷.最直接的利益是蹭了一顿丰盛的剩饭,外加白晃晃的白银二十两.可以想象得到,回家之后的刘姥姥是如何在人前炫耀,在女婿面前神气的.
刘姥姥的二进荣国府出现在第三十九回.如果说一进贾府是初战告捷,那么二进贾府就是大获全胜了.虽然贾府上下认为姥姥是打抽丰的.然而二进贾府的初衷却是表达谢意的,而没有带其他任何的目的.之所以能在园子里住下,且得到了比上次更多的东西,那完全是意外的收获.姥姥是一个乡村野妇,但也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所以,她不惧年高,不怕路远,带上外孙板儿,捎上家中的时鲜果菜\\家乡特色去贾府表示感谢.这可以从以下文字的表述中看出一些倪端.”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稼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整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孝心.”在这段文字中姥姥的语言表达艺术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这当然是作者驾驽语言的水平使然,方能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
刘姥姥在表达了谢意之后,本想通报一下主人就回家的.然而首次进府时给凤姐留下的良好印象这时起了作用,又看在捎了很多家乡土特产的面上,因此给出了留宿的款待.恰巧又逢老太太问起,想找一个年龄相符的老人说说体己话.于是凤姐就见风使舵,对姥姥来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在平儿的配合之下亲自出马,导演了一出难得的话剧.
当姥姥在平儿的带领下来到贾母住处时,先给贾母纳福问安.而贾母的一句:”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把刘姥蓝直接弄进了云里雾里,当贾母夸她身体好时,自卑感和惧怕心开始渐渐松动,逐渐放开手脚,最后达到信口开河游刃有余的地步.捎来的特产正和了贾母的口味,风趣的言语赢得了众人的好感,为此,作者用白描式的简约之笔为后面的大肆炫染做了铺垫.”那刘姥姥虽是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都爱听,便没的说的也编些话来讲.”这一段文字的说明,对后面的叙述是功不可没的,及至后来的编故事害宝玉,菊花插头戏凤姐.潇湘馆里路滑摔跤,稻香村里吃果饮酒;更难得的是假充斯文续诗答对,更大胆的是醉卧怡红院宝二爷的睡塌之上,尤其是那句自嘲式的打油诗,”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引得老老少少捧腹大笑不止的同时,自己也连吃带喝,享受了有生以来的山珍海味。此时此刻,掩卷沉思,不禁要问:是众人戏弄了刘姥姥?还是刘姥姥戏弄了众人?在大观园里遭到了戏弄,然而回到家乡也会去鄙夷那些没有见识的乡巴佬。在主人面前当孙子,必定会在孙子面前装爷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性的平衡。
当姥姥在园里玩了两天之后,当主子们对她的好奇心逐渐消失,她的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结局是双赢的。姥姥也算名利双收了。带着主子赏的,丫环送的,仆妇给的,在小厮的帮衬下,高高兴兴地迈出了贾府的高大门楼。带回家的,不仅是银子物品,也许还有对大观园的留恋,对哥儿姐儿的感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