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的来历

2和实打实的 第三十三撒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位于市域南部的广饶县历史悠久,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

位于市境西部的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至建市前,三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

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国务院以〔82〕国函字249号文件批复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复山东省政府请示,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召开,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



扩展资料

东营地质地貌: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参考资料来源:东营市情网-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东营市的成立主要缘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带动效应,“东营”名称的由来自然也与石油有关: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在完成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这片“鸟无树做窝、人无歇凉地”、被称作“山东的北大荒”的盐碱滩渐为世人瞩目。1961年4月,东营村附近打出的华北第8号探井首次获得日产8吨的工业油流。1962年9月23日,营2井喷出当时全国日产原油最高555吨的油流。

1964年1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这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勘探开发大会战,指挥部就设在东营村南,揭开了黄河三角洲历史性的一页。为支援和协助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1965年3月中共惠民地委成立东营工委、惠民地区专署设立东营办事处,建立了为矿区服务的商业、粮食、金融、邮电等部门。
1978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随着胜利油田加快开发建设,油、气、水、电、路、讯等矿区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初步建成了城乡交错、工农一体、人口相对集中的矿区城镇。1983年年底,基地建成区面积19.9平方公里,总人口12111.8万人。

为适应胜利油田的发展和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建设,伴随着东营市的诞生,1984年1月东营区、牛庄区同时成立,1987年7月2日两区合并为东营区,一座新兴的石油城在黄河三角洲上迅速崛起。

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市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均隶属于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56年,垦利县建制撤销,垦利、利津合并为利津县。1958年,沾化、利津合并为沾化县。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境内广饶县、沾化(含利津)县、县级孤岛人民公社属之。1959年,孤岛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垦利县。1961年,沾化、利津县分置,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分开。境内广饶、利津、垦利及沾化局部隶属于惠民专区。1983年10月东营市建立。
第2个回答  2007-02-08
东营市属于新兴城市,胜利油田坐落其中,濒临渤海,面积广阔,是个非常好的城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你解说以下。
经济方面,东营市因为有着胜利油田,所以工资非常高,从2005年的山东省调查来看,东营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山东省位居第二。而且城市很新,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特别多,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企业来此落户,带动东营经济的发展。

农业方面,东营主要是一个以石油带动产业发展的城市,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农业并不是很出色,加上东营的土地大部分为荒碱地,并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当然,正是因为有着大片的荒碱地,所以很适合搞厂房建设,发展工作)。但也并不是没有农业方面的特产,东营的冬枣是非常有名的,粒大皮薄甜而且脆,非常可口;东营的芦苇产业、水产养殖也是特色。

海洋方面,东营濒临渤海,众所周知,渤海基本是个内海,所以东营这个海滨城市并不像威海、青岛、烟台等海滨城市那样气候好,夏天气温还算是比较高的,更重大的区别是,东营的海边是没有沙滩和岩石的,有的只是淤泥。近几年,东营充分利用自身的海域特点,发展海洋化工和盐化工产业,极大促进了东营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凇?

城建方面,前面提到过,东营是个新兴的城市,所以城市建设在目前来说分量仍然很重,也因此大部分建筑物都很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不像很多发展很早的老城市,搞个建设非常困难。这个方面来看,东营市的规划还是做的很好的。

交通方面,东营的公路是全国出名的。经常说,我国的公路看山东,山东的公路看东营。确实不是吹牛,东营的公路非常平坦、宽广,而且四通八达。东营的永安飞机场目前又在扩充航线,设施不错。而且,目前东营正在搞东营海港建设,建成后将拥有很大的货物吞吐量,开辟海路运输。

旅游业,东营的整个城市都很新,旅游景点也很新,比如天鹅湖、清风湖等,目前东营最热门的旅游当推新淤地了,可以观看黄河入海口的美丽景色、看看湿地芦苇、当地特有的鸟类、水产等。

小吃。比较有名气的是利津水煎包和广饶肴驴肉,东营的黄河刀鱼据说是古代给皇帝的贡品,非常香,但是现在的黄河刀鱼大多没有那么地道,很多是养殖的。

社会事业方面。东营市政府非常重视对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每年都为群众办10件实事,为百姓解决最为迫切的问题。石油大学是我国一类本科院校,在大学中具有很高的声誉。

民族方面,东营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主要因为胜利油田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后来再次定居,家属也一起过来。所以少数民族特别多,除汉族外,有回、满、壮、朝鲜、蒙、侗、瑶、水、白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
第3个回答  2007-02-08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广饶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县;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建市前3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打出这一高产油井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一些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建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又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正式挂牌办公。
第4个回答  2018-07-27
亲爱的知道用户你好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广饶县位于市域南部,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利津县位于市境西部,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至建市前,三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夏代至殷末,东营为季艹则氏、逢伯陵、蒲姑氏居地。西周至战国时期,市域内已成陆部分均为齐国地。秦代属齐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