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作品分析,什么作品都可以,也可以是小作品,一千五到两千字左右,有可以帮忙的吗,急!

如题所述

柴可夫斯基著名管弦乐作品分析
柴可夫斯基的小型管弦乐作品在音乐会上非常受欢迎。由于小型管弦乐作品比较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因此柴可夫斯基可以在小型管弦乐曲中,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才能。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1812 Overture,Op.49)
作品介绍
1812年6月间,拿破仑率领由许多欧洲国家拼凑而成的六十万军队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俄军在库图佐夫元帅的指挥下,采用积极的防御战术,诱敌深入,等天气寒冷后大举反攻,迫使拿破仑撤出了占领才一个月的莫斯科。入侵时的六十多万侵略军只有几千人逃出俄国,拿破仑几乎是只身回到巴黎。这次战争极大地打击了当时盛极一时的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国由盛变衰的转折点。
1880年,柴可夫斯基应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为在1882年举行的庆祝因1812年战火被毁的莫斯科大教堂重新建成的典礼而写一首庄严的序曲。1882年8月这首序曲在莫斯科公演,获得极大成功,后来陆续在全世界各国演出,使它成为柴可夫斯基交响音乐作品中最形象鲜明、通俗易懂和备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高尔基在1896年听到这部作品后说:“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摄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但是柴可夫斯基本人对这部作品评价并不高:“这首序曲是十分热闹及嘹亮的,但创作时,我并未投入情感或热情,因此作品可能缺乏艺术性。”后来的人们也没有将其视为艺术典范。由于作品中有一些喧闹的成分,它还招致了不少批评。但重要的是,和其他作曲家受委托创作的作品不同,柴可夫斯基能通过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心所欲地表达一个观念并谱写成栩栩如生的作品,这并非是每个作曲家都能达到的。

作品分析
乐曲从一段辽阔的慢引子开始: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个声部(每个声部两人)的方式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赞美诗《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旋律,它那安详的步调象征着俄罗斯人民的和平与安宁的生活。这个主题后来由于加入木管乐器,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
突然在低声部出现一阵惊惶不安的节奏,它带来骚乱而激动的情绪,一个音调温柔动人、如泣如诉的主题在双簧管、长笛、单簧管和大管声部轮流传递,并使乐队进入一个小高潮。
(01段03分36秒)音乐被征集俄罗斯军队的进行曲打断,这个主题反复了几次。在经过短暂的平静之后,音乐转入快板,这里风驰电掣的速度和特意加强的重音和切分音,仿佛可以感受到金属铠甲与兵器撞击声和马蹄声似的。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01段05分13秒)圆号和短号相继奏出法国国歌《马赛曲》的开始动机,这是入侵的法军的标志。
两支旋律在相互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在战斗间隙中,(01段06分31秒)出现了一支舒畅辽阔的俄罗斯民歌,(01段07分52秒)出现了另一支幽默热情的俄罗斯婚礼歌曲《在大门旁》。这两支旋律舒缓了紧张的战斗情绪,也暗示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信心和俄军最后的胜利。
战斗接着又打响了,乐队开始展现新一轮的搏斗,连再次出现的那两支俄罗斯民歌也因为战斗紧张而没有充分展开,《马赛曲》高高飘扬,铜管乐器和弦乐器错综交织,打击乐器分明象征着刀光剑影,甚至大炮(01段11分26秒)也响了起来……在激烈的对抗中《马赛曲》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般的弦乐打倒,下行的音型和越来越慢的节奏肯定了俄军最后的胜利。
乐曲的尾声(01段12分19秒)是盛大的欢庆场面,整个乐队和临时添加进来的管乐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庄严而宏伟地奏出一首赞美诗,这首赞美诗由于结合着管钟的特别新颖的色彩,显得更加威武堂堂,成为辉煌的胜利颂歌。随后(01段13分36秒)出现了俄罗斯军队征集的号角主题,仿佛庆祝的队伍中出现了胜利凯旋的军队。(01段13分49秒)一个庄重有力的主题响起来了,这就是沙皇时代的俄罗斯国歌(前苏联成立后将这里该为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的终场合唱《光荣颂》的主题,因此有的演出或录音版本采用《光荣颂》的主题),教堂的钟声和礼炮也一齐轰鸣,它是俄罗斯人民最后胜利的宣告,整个乐曲就在这凯旋的欢乐颂歌中结束。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lle,Op.11)
作品介绍
这部作品原来为弦乐四重奏,出自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Op.11)的第二乐章,是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由于其旋律优美,经常单独演出,并被改编为各种演出版本,这里听到的是弦乐合奏版本。
1869年,作者旅居乌克兰,在妹妹的庄园里度假。一天,偶然听到一个泥瓦匠在吟唱一首动人的俄罗斯民歌。歌词大意是:“瓦尼亚坐在长凳上,手拿杯子要喝甜酒,酒还没有倒满杯,叶卡捷琳娜已占据了我心头。”作者深深爱上了这首悠长纯朴的旋律,于是记下了这首民歌,并取其主题旋律谱成本曲。
1876年12月,莫斯科音乐学院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专门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当重奏组演奏到这首作品时,托尔斯泰不禁流下了热泪,他感叹到:“我触摸到了苦难人民的心灵深处。”作者在1886年7月1日的日记中回忆这件事时写道:“当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并深深为此自豪。这样的感受,我这一辈子恐怕不会再有了。”

作品分析
曲名为原曲的速度表情术语。乐曲为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开头即呈示上述的民歌主题。这个主题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徐徐奏出,亲切委婉,压抑而伤感。主题重复时出现与其呼应的复调处理,接着主题作了些变化发展,然后完整地再现。
第二部分的主题(02段02分19秒)用五声调式写成,起伏增大的旋律和大提琴半音阶音调的拨弦伴奏,使情绪比第一主题激动,表现了一种如泣如诉的哀伤和热切的祈求。
乐曲后半段转入小调,民歌主题再现,使乐曲重新回复沉郁悲切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部分。民歌主题在高音区反复两遍之后,音乐中断过两次。接着在拨弦伴奏下,第二部分的主题由小提琴单独在低声区再现,这一单声部的旋律持续了一段时间,再次表现了哀切祈求的情绪。最后在凄楚的气氛中,运用使人联想到祈祷的变格终止结束全曲。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Slavonic March,Op.31)
作品介绍
通常柴可夫斯基对政治问题的反映是很缓慢的,但这回,俄国人深深地为塞尔维亚人的命运担心,对他们的遭遇非常同情。土耳其人1867年6月入侵塞尔维亚,有关土耳其人暴行的报道使俄国人相信,俄国官方将很快参与这场战争,许多俄国人志愿为塞尔维亚人而战。
尼古拉·鲁宾斯坦计划通过莫斯科音乐学会举办的一场音乐会,为志愿从军者和因战争而受伤者募款集资。他向柴可夫斯基要一首新作品。沉浸于爱国热情中的柴可夫斯基非常爽快地答应他,并且只利用短短五天的时间便完成了《斯拉夫进行曲》

作品分析
作品以悲伤的葬礼进行曲拉开序幕,沉重的旋律象征着被压迫的人们正面临着各种艰难困苦。
这支旋律在不同的乐器上反复了三次。接着在铜管乐的断奏支持下,一个新的、预示着希望和决心的旋律响起。这里柴可夫斯基展示了他最娴熟的营造张力的技巧,他巧妙地运用属音和各种乐器的组合,制作出一种悬宕的效果,并烘托出以铜管乐器为代表的高潮部分。高潮运用的是音乐刚开始的葬礼进行曲,这次是英武的强奏,并不时切入铜管乐粗野的切分音和弦。音乐虽声势强大但仍留有余地,以便能够再次更雄壮地重复主旋律。
中间乐段完全改变了情绪。单簧管奏出快乐的民间乐曲,接着铜管和木管轮流吹奏,很快地传遍整个乐队,弦乐和低音号奏出俄国国歌片段,随后音乐重现了中间部分的结束段和开头的葬礼进行曲主题。
在明亮快活的音乐之后,柴可夫斯基用了一个新的旋律,并改变节奏,让速度发展成为快板,并用降B大调取代了降b小调。新的旋律显得自信和简单,由圆号在木管乐器的伴奏下奏出。这一曲调重复出现时,俄国国歌再次奏起,这次是完整的呈现。胜利之声将《斯拉夫进行曲》带入宏伟的尾声。

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Romeo and Juliet Fantasy Overture)
作品介绍
1869年夏天,柴可夫斯基和俄国作曲家巴拉基列夫一起商讨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一首管弦乐作品的可能性。当时柴可夫斯基还很年轻,并处于创作低潮期,对于这部作品很没有信心。巴拉基列夫多次催促他,并为作品提供了许多具体建议,他甚至告诉柴可夫斯基如何获得创作灵感:穿上套鞋,带着手杖,去莫斯科的林荫大道上散步。在他的催促鼓励下,柴可夫斯基在六个星期内完成了这首序曲。
当柴可夫斯基把初稿拿给巴拉基列夫看时,他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由于巴拉基列夫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创作集团“强力五人团”的首脑,而且他的建议很有道理,柴可夫斯基便开始对作品进行无数次的修改。两人在修改过程中互相影响,以至于后人将这部作品看做是他们两个人的创作了。但无庸置疑的是,这首作品始终都闪耀着柴可夫斯基个人的风格与天才,是他不朽的传世之作。
柴可夫斯基早期的作品常写得过头或缺乏品味,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终曲不能说是精巧,但比较柴可夫斯基其他作品还是较为朴素的,这无疑是受巴拉基列夫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巴拉基列夫给予柴可夫斯基的是以自己的风格创作音乐的信心。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完成后的八年内,是柴可夫斯基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
1870年柴可夫斯基对作品进行了修改,十年后又作了进一步修订。现在我们听到的版本就是第三版,于1886年在第比利斯首演,题献给巴拉基列夫。

作品分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采用奏鸣曲式体裁,带有一段相当扩展的引子和尾声。整个乐曲建立在三个主题的发展之上,分别再现戏剧中的重要内容:神父(引子)、宿仇(第一主题)和爱情(第二主题)。这三个主题在各自的发展中都有多方面的变化(特别是引子主题),同时又相互协奏,紧密配合,共同体现整个作品总的构思。
乐曲从慢速度的引子开始。这是一支缓慢但宽广地展示的旋律,先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类似古老的圣咏,这便是劳伦斯神父的写照。引子主题第一次陈述时严肃而冷漠,当转到木管的高音区时就柔和明朗得多了,而在其结尾,还隐藏着紧张的戏剧性。引子部分还有另一个主题,这就是(04段03分11秒)由弦乐器的悲戚音调传达出的旋律,它深切哀痛,深藏着强忍的眼泪,给人一种紧张地期待的感觉。这个主题在这里刚刚成型,但后来在呈示部第二主题的段落中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看到,在引子的音乐中已经暗示了整个序曲的基本情绪,成为随后戏剧的开场白。
呈示部有两个对比主题,象征着死与生、仇恨与爱情之间的悲剧性冲突。第一主题(04段06分06秒)具有最紧张的戏剧性,容易让人联想到阴暗、残酷的现实和刀光剑影的械斗场面,即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家族的时常在街头发生的厮杀。
(04段08分18秒)一个全新的主题由加弱音器的中提琴和英国管极富表情地奏出,这就是代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爱情的主题。它的色彩焕然一新,体现出“爱情的甜蜜和温柔”。当单簧管加入演奏这一主题时,情绪越发活跃激昂,并把音乐引入高潮。
在呈示部的结尾,可以听到竖琴的一连串均匀的和弦,情绪十分安谧、温柔而亲切,具有夜曲的性质。就这样,呈示部逐渐在这南方甜美的夏夜中消逝了。
(04段11分21秒)的发展部非常精简,但极富戏剧性。引子中的第一个主题不再代表劳伦斯神父,它一次次地在圆号上发出越来越凶险不祥的声音,夹杂着两个家族的宿仇主题,充斥着整个发展部。当它由小号威严地奏出时,由于定音鼓和大鼓的紧张敲击,它的威力几近于无限,宛如宣布这可怖的形象的完全胜利。
再现部(04段13分29秒)并不是呈示部的简单反复,而是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在这里,第一主题有所压缩,为的是让爱情主题有充分的发挥余地。此后爱情主题的几次呈现比从前更宽广、更扩展——开头它由弦乐器奏出,满怀着热烈之情,而在第二次陈诉时,由于出现紧张地反复的节奏型和新的动机,音乐重又出现出不安的色彩,接着它又以全副力量出现在弦乐器上,这时候,它成为一首明朗的爱情颂歌,热情地肯定了人的感情的美。事实上,整首序曲正是在这高潮中才最充分地体现出作品的思想含义的。但是,这欢乐的瞬间却被突然闯入的仇恨主题的音调破坏了,现在,重又是仇恨同圣咏主题的戏剧性发展,爱情的主题完全被抛弃一旁。
尾声(04段17分26秒)起着总结整个作品的作用,是对死去的悲剧主人公的赞颂。定音鼓不安的节奏和低音提琴的拨弦,提供了葬礼行列的步调背景。而在此之上由弦乐奏出已经改变形貌的爱情主题,乃是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痛的回忆。随后在木管乐器上出现的圣咏主题,是引子主题的另一个变形,它同样也有竖琴的柔和的琶音相伴,是人们对死去的情侣的祝祷。现在,小提琴在竖琴伴奏下,从高音区庄严、明朗地奏出爱情主题,它驱走了悲伤的情绪,平息了两个家族的世仇。最后,全体乐队以强有力的几声轰击结束了这首序曲。

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Capriccio Italian,Op.45)
作品介绍
1880年,柴可夫斯基陷入婚姻危机,作品大多比较郁闷,除了小提琴协奏曲外,其他作品都缺乏个人感情的投入,显得非常客观。正好此时柴可夫斯基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于是他离开俄国旅居意大利。意大利明媚绮丽的风光、引人入胜的历史遗迹,绚烂多彩的民间艺术,以及意大利人民的乐观精神,给他留下了极为强烈的印象。这些因素促使他写出了这首富丽堂皇的《意大利随想曲》。
柴可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集中反映了一种明朗愉悦的情绪,还有对意大利民间狂欢节的描述。这首作品从初演开始,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是柴可夫斯基最通俗的作品之一。
作品分析
《意大利随想曲》共包括五个音乐主题。乐曲从小号嘹亮的独奏开始,据说这支旋律是作者从罗马的一个意大利兵营中听来的。随后(05段01分06秒)出现的a小调旋律多少有些忧郁而悲壮,又充满激情和幻想,类似威尼斯的船歌。它开始由弦乐器演奏,管乐器在旋律停顿的地方填充进和弦,而当主题再现时由英国管和大管演奏,而弦乐器则倒过来充当节奏背景。
第三个主题(05段05分20秒)是一首简单朴实的街头小歌曲,起先它在低音弦乐器强调出的进行曲节奏背景上,先后由两个双簧管、两个短号、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保持三度平行进行的方式奏出,后来迅速发展成为乐队的全奏,由于一些打击乐器加入演奏,使这一主题带有兴高采烈和得意洋洋的情绪。
随着音乐的发展,原先作为伴奏的第二主题的节奏又插了进来,并演变成一种新的节奏,带出了第四主题(05段08分23秒)。第四主题带有两个性格相仿的旋律,一个开始由长笛和小提琴奏出,随后转到独奏小号上,它那急剧向前的飞跃进行,以及类似回声一般的衬腔,表达出一种锐气和健爽的欢乐情绪;第二个旋律也同样活跃,它从一件乐器转到另一件乐器,从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给人一种急速飞奔前进的感觉。
(05段10分48秒)第二主题又简短地再现,这时它那有点悲戚的旋律,主要用来反衬即将出现的最美妙的一瞬间,使最后一个塔兰泰拉舞曲主题(05段12分27秒)的呈现显得更加光辉,更加热烈和充满热情。柴可夫斯基主要就是在这段舞曲中,才最充分地反映出他从罗马和佛罗伦萨的狂欢节所得来的深刻印象的。飞快的速度,精确的节奏,鲜明的和声织体,意大利人民特有的悲壮音调,意大利民间音乐常用的动机发展和即兴发挥——所有这些,都促使这一主题得以席卷整个乐队,并形成全曲的最高潮。随后,第三主题又在一个新的调性中重现,这支朴实无华的曲调和它那属于意大利民间歌调中典型的三度衬腔,转化为一支强有力的颂歌,由全乐队辉煌地奏出。然后,音乐重又回到塔兰泰拉舞曲主题上来,不过它的旋律片段这时虽然只是不连贯地分散在一些声部中呈现,实际上却是协同定音鼓的不停顿的滚奏作为进入尾声之前的一个过渡。最后在尾声中,速度极快,旋律的进行像不断在打转似的,就这样,音乐在这真正大喜若狂的场面中宣告结束。

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
1932年生于圣彼得堡,深造于莫斯科古尼西音乐教育大学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专攻音乐指挥专业。1959起,就任俄罗斯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及首席指挥。
他自进入乐坛以来,以芭蕾、歌剧、音乐会等指挥家身份活跃在前苏联各地。1974年作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继任者,他担任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先后获得“格林卡“奖、”苏维埃联邦人们艺术家“的称号。他曾指挥此乐团灌录了许多深受欢迎的唱片。
费多谢耶夫有着敏锐的听觉和组织能力,具有满腔的创作热情及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着俄罗斯人特有的奔放。作为一名指挥家,他身上具备了所有俄罗斯艺术家所应有的气质。他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推出他的优秀作品。他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非常具有戏剧性,整个演奏充满了活力与张力,表现力十分丰富。他的演奏在艺术上代表了他的国家的艺术水平,有人评论在前苏联著名指挥大师姆拉文斯基故去后,能代表前苏联指挥艺术的只有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