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14年各地语文高考的大小作文(也就是语言综合运用和作文)的题目,我需要15个地方的高考大小作

求2014年各地语文高考的大小作文(也就是语言综合运用和作文)的题目,我需要15个地方的高考大小作文,谢谢了……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上海:穿越沙漠和自由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自由的。

江苏:什么是不朽

以下为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材料大致如下: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广东:胶片与数码时代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追答

安徽: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表演艺术家说,演员可以修改剧本,自由发挥,剧本作者认为,演员不能修改剧本。”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谈谈对这段话得理解和看法,800字以内。

江西:课内外学习探究

有些人在学习中认为探究是一种乐趣,有些人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探究流于形式,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探究的理解。不少于700字。

广西:老王生病

老王生病,医院全心全力治疗,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赶工,又提出向医院兼职做陪检员以支付剩余医药费,因为感同身受他能更好地照顾病人。根据材料作文。

四川: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天津:假如有一款芯片

【假如有那么一款芯片……】假如有一个人发明了智能芯片,植入卖菜大娘脑后可以让她博览古今……任何人无需再学习。请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浙江: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重庆:租房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湖南:最美乡村

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留在那里担任村支书,干了八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在接受“最美乡村”荣誉时,村支书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请以此 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

辽宁:祖孙看风景

材料: 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很美,让城市变得五彩缤纷;爷爷说当初没有霓虹灯的时候,能看见满天繁星,更美。自拟题目

山东:开窗看问题

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

湖北:山顶的风景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追问

那个……语言综合运用的题呢?

追答

那是什么…

追问

就是作文题的上面一题。

类似这种。

追答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

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2、今天早晨是家长送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这个应该就是把

追问

类似,但是需要15篇。

追答

话说很多省都没有这个…

追问

能找到几个吗?

追答

我试试

追问

谢谢。

追答

嗯找到啦等下

(天津卷)21.《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限80100字.(7分)
【解祈】
试题分析:参考:“常回家看看”入法需要刚性
楕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许多“空巢老人”在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现意愿,因为“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监督执行“常回家看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常回家看看”的结果。对于“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总体上要靠子女自 觉来执行,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义务、亲情上的事情,法律也不宜干涉过深。但是,为了让这一条文更能 发挥作用,不妨增加一些强制规定。比如,子女长期不“常回家看”而老人提出要求的,街道、居委会、 村委会有义务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空巢老人死亡的, 法律应当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惩戒。

额是这个吗?

谢谢

追问

我也得说声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