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新年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元旦和新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时间、休息时间长度、风俗习惯的不同。

1、两者的时间不同。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而我们常说的新年是指农历一月初一的春节。

2、两者的休息时间长度不同。元旦可以休息三天,1月1日为法定假日,再加上两天周末调休。春节可以休息七天,除夕与正月初一、初二为法定假日,再加上双周末调休。

3、两者的风俗习惯不同。春节有吃年夜饭、守岁、给小辈发红包、走亲戚、挂春联、放鞭炮等风俗习惯。元旦则没有这样多的习俗,主要是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吃个迎接新年的团圆饭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春节是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节

百度百科-元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元旦节和春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日期上,元旦节是在公历一月一日,而春节则是在夏历正月一日。

事实上,说起元旦节,其实还要追溯自三皇五帝时期,话说当时尧帝勤政为民,一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不过尧的儿子是个没出息的,尧就没有把部落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尧在死前,也叮嘱舜要把位子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在这之后,舜又把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事实上,这几位首领都对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人们把舜祭祀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这就是元旦的由来。

到了近代,也就是1911年,当时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从民国元年开始,就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月1日是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后来,民国政府又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这就是近代中国元旦的来历。

那么,元旦节是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

事实上,应该是1949年,那是1949年9月27日,当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因此国家便将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也就是“元旦”,并且将其列入法定假日中。从这里就可以知道,春节是在夏历的正月一日,而元旦节则是在公历的一月一日。当然,除了日期之外,元旦节和春节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

第2个回答  2022-02-01

您好!元旦和新年还是存在着不少差异的,以下是我所认为的元旦和新年的区别。

一、时间不同

首先,元旦是公历的1月1号,放假放三天。新年是从农历一月初一,也就是二月一日开始的,并且放假放七天。可见元旦比新年要早,而且新年持续的时间长,假期更久一些。

二、节日意义不同

元旦和新年的节日意义不同。元旦只要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就如今年,2021年已经结束,2022年1月1日就是为了迎接新年的来临。新年的意义略有不同,虽然也是为了新一年的到来而庆祝,但是还包含了另外的深意。辞旧迎新,扫除过去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和回忆,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展望未来的美好。并且,新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在以前,人们之所以过新年是为了驱赶年兽,纪念弥勒佛在这天令人们过得好,新年健康快乐。

三、度过方式不同

元旦那天,人们通常会在前一天晚上熬夜到凌晨第二天,也就是俗称的“跨年”,我每年都会这样跨年,并且会收看各个卫视的跨年晚会。然后元旦当天和家人还有朋友聚餐,吃一顿好的。因此元旦相对来说,过得会比较简单一些,再加上假期比较短,没有很多特别的活动。新年的话,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人们会提前准备年货,购置春联等富有年味的物品。然后在新年期间,会拜访亲戚、串门,给小孩发红包,放鞭炮,守年等等。新年期间特别热闹,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一顿饭会特别丰盛。就我自己而言,除了这些活动之外,我还会去逛庙会,看灯会,逛逛当地特色的小店,感受一下中国特色年味文化,这也是我过年必做的一件事情。

以上就是元旦和新年所不同的地方,同时,正值新年,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3个回答  2022-02-02

(你说的新年应该是春节吧)

元旦和春节都是新年的意思,只不过两个根本上的区别在于元旦是阳历的新年,而春节是阴历的新年。下面讲一下二者具体的区别。

1、由来和历史

元旦:自从1949年10月1日我国建国以来,我国便采用了世界通用的世纪纪年法,也就是“西历”,也就是我们现在口中常说的“阳历”,而元旦便是阳历的1月1日。

春节:春节的历史发展可谓是丰富得很。作为我国一直以来最最重要的节日,我们对其的认识自然根深蒂固。春节是阴历的1月1日,也是阴历当中的新年。

二者都是新年(图片摘自百度)

2、重视程度

毫无疑问,无论是我们还是国家对二者的重视程度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从自己的感觉上来看,我们在春节临近的时候,买新衣,收拾屋子,走亲访友进行拜年,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时,我们会一大家子人坐一起吃年夜饭,寓意着阖家团圆。会在除夕晚上看晚会,放鞭炮。在春节当天给亲戚们拜年,得到压岁钱,去姥姥家吃饭等等,这都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习俗。

四处可见的年味(摘自百度)

而转眼看元旦,虽然很多频道也为我们准备了晚会,但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是春节时期的晚会可相媲美的。在从12月31日到1月1日凌晨0点的那一刻,我们也能从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但在1月1日到来的那一刻,我们很清晰得感觉到“年味”的消散,而在春节时,哪怕在初五初六,也会有家里时不时放一次鞭炮。

盛大的跨年晚会

所以元旦这一仅仅持续一晚上的“新年”自然和早在腊八就开始准备,作为我国一直以来传统节日的春节有所差距。

第4个回答  2014-04-28
新年是指元旦,是公历(阳历)的。 而中国的新年一般是指春节,是农历(阴历)的。 中国新年的来历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中华过年习俗还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国家,他们与我们以相似的方式庆祝新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