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论文

如题所述

心理学是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讲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就要从我们的老祖宗谈起。《圣经》之《旧约创世纪》篇讲了上帝造人的故事。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白天和黑夜。第二天,上帝说:“要有水,要有空气,把水分为上下。”于是,有了空气,有了天空。第三天,上帝说:“天下的水要汇集在一起,让大地祼露出来。”于是,有了陆地和海洋,还有了花草树木,世界初步形成。第四天,上帝说:“我们还缺少光明的天体。”于是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上帝说:“水要更多地蕴育有生命的物质,要有雀鸟在天空飞翔。”于是有了鱼和鸟类。第六天,上帝说:“要有动物诞生。”于是有了动物。上帝又按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土造了一个人,让人主管一切,成为万物的主宰。第七天,上帝累了,于是休息。就有了现在的星期日。当然现在很多国家实行双休日,这大约是上帝没有想到的事。 上帝给他造的人起名叫亚当,后来怕他寂寞,又造了一个女人,叫夏娃。上帝在东方的伊甸造了一个乐园,让亚当和夏娃住在里面。园子里有各种珍珠玛瑙,奇花异草,还有一棵分辨善恶树。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园子里的东西你们可以随便动,但就是不能吃这棵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和夏娃在里面的过得非常快乐。但是夏娃看到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又红又鲜亮,非常想尝一尝。后来蛇对夏娃说,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非常好吃,而且吃了以后可以增长智慧。于是夏娃忍不住诱惑,终于偷吃了一个果子,而且让亚当也吃了。上帝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于是把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他们来到大地上,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祖先。 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祖先,因此他们的一些心理人类都具备,而且表现得更加复杂。下面我们先来谈一谈他们偷食禁果的心理。 禁果分外香,禁果格外甜。越是不让做的事,越是禁止做的事,人们越想做。因为它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人们对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比如马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大家都想挤进去看看。有后来的,没挤进去,光听里面的人议论纷纷,“哎,真惨呀,给压成这样。”“可不是,看样子是活不成了。”他一着急,喊上了:“让我进去,我是死者的哥哥。”这一声还真管用,人们马上让出一条路来,他进去一看,地下躺着一头驴。还有一天,人们在街上走着,看见有几个人抬头看天,好长时间,一动也不动,于是人们都开始猜测,看什么呢,飞蝶?UFO?一会儿,人越聚越来,都这个模样,往天上看。后边的还一个劲问前面的,看什么呢?我怎么什么也没见?前边的说,我也不知道,我再问问我前面的。一个接一个,问到了最初的几个人。这时其中一位开始把头低下来,嗯,这下好多了。等他一回头,吓了一跳,后边好几百位,都在往天上看呢。他还奇怪了,这是怎么回事?正好后面一个接一个问到他这儿了,我们都看你这么长时间看天,一动不动,到底看见什么了?这位一笑,真是不好意思,刚才走着走着,突然鼻子流血了,一时止不住,只好仰头。这就是人们的好奇心。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小说《药》,对看客做出了非常生动的描写。 18世纪中叶,法国农学家岶尔曼利用此引进了土豆。当时,宗教把土豆叫做“鬼果”,农学家把它叫做“穷果”,医生把它叫做“毒果”。 在广告中也可以利用此引起人们的注意。皇冠香烟为开拓东南亚市场,煞费苦心。“吸烟有害健康。不准吸烟,尤其是皇冠牌香烟。”有一家小店的门口立着一个大桶,外书四个大字:“不许偷看”。可是旁边没有任何不让人看的措施。很多人路过此地感到很纳闷,什么东西不许偷看?过去一看,里面还有字:芬香啤酒,与众不同,每杯五元,欢迎品尝。于是人们在大笑之余都想进去品尝一下与众不同的啤酒。 禁果分外甜还因为它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朱效应。我国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发生过很多这样的悲剧。因为社会当时刚刚开放,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青年人开始要求独立,要求自主。父母越不同意,越要在一起,甚至离家出走。反而加速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结果婚后才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 “未成年人禁止入内。”越禁止,他越想进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不让我看。 所以我认为对学生也应该少禁止。少一些条条框框。当然,有一些必须禁止的事,但要给大家讲清道理。比如说桌上有一瓶液体,你如果说:“禁止喝。”肯定有人会趁你不注意,偷偷地喝上一口,尝尝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而如果你说,“这是一瓶有毒的药品,大家不要喝。”相信大家听了你的话,就没有人想再尝尝毒药是什么滋味了。我们都是明白事理的。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写过一部教育名著《爱弥儿》。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他的惩罚观。自然后果法。 公园草地,原来是“严禁入内”,现在用语都文明多了,客气多了。“小草正在休息,请君足下留情。” 美国某段公路屡屡发生交通事故,警察写了大量的标语,“严禁超车”、“禁止高速行驶”等等,可是都不管事。后来写了这样一个标语,“开慢点,忙不过来了。------棺材铺”结果交通事故大大减少。 有一个同学找我咨询,说他父亲总是看他的信。他对他父亲说:“你偷看我的信是违法的,禁止你看。”他父亲不高兴了,父母养育了你,看你的信怎么不行了,你一点小孩子,不知道是非好坏,我不看着你点,你要学坏了怎么办?因此父子关系很僵。后来我给他讲了以后,他开始采取一些策略。对他父亲说:您和母亲这么多年来一直很辛苦,以后我一定好好听话,尊重你们。他父亲听了以后感到很高兴,好小子,真是长大了,好,从今以后咱哥俩就互相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第2个回答  2020-11-17
(心理学进展)你去看看吧
第3个回答  2019-08-06
论文的大致框架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主要的是你要怎么去填补这个框架~我觉得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看下(心理学进展)这样类似的期刊~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然后~你结合你自己的观点~自己好好学习参考下写出论文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