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求解答

某农村地区。在电网改造前电费每度高达七八元,很多农户吓得不敢用电。家用电器不敢开。甚至用蜡烛来照明。本想购买家用电器的也不买了。电网改造后,每度电降到七角八分,农户用电的需求量大量增,同时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也增加。(1)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分析点需求量的增加(2)利用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农户“从用蜡烛到弃蜡烛,从不用家电到增购家电”的行为、
急,,,谢谢。。。

(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弹性公式为:Ed=-P*dQ/Q*dP。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即Ed<1),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这是因为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而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Ed>1)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收入增加,因为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所以降价对厂商是有好处的。本案例就属于后者,即农民对电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所以电价下降使得农民需求大大增加。
(2)替代商品是在效用上可以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两种商品如果有替代关系,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时,另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就会引起对前一种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另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在这里蜡烛是照明用电的替代品,所以电价下降,蜡烛需求量同时下降。
互补品是在效用上相互配合,从而满足消费者同一欲望的商品,如相机与胶卷,汽车与汽油属于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家电和电是互补品,所以电价下降,家电需求量反而增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