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数学有哪些行为习惯?

如题所述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究竟有哪些?

1
、预习的习惯。

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
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
、课前准备的习惯



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
课本、
大演草、
学具盒、最好还要备有铅笔、
草稿本、
作业本、练习册,
课前还要

调整好上课的状态。

3
、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

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
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
馈的手段之一,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们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

4
、能用完整的话发言的习惯

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汇报交流的成果,
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
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对于学生
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

5
、勤于动手的习惯

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样是非常
重要的,只有在动手训练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周密性和严密性才能得到充分
的加强。

6
、反思的习惯

小学生粗心马虎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也是很正常的,粗心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点有关,与学
生的阅历和生活习惯有关,与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有密切的联系,不但是小学生有粗心马虎的现象,大人也
有。其实粗心大意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们安慰的一个借口,一般情况下,学生表现粗心的地方,大都
是问题当中要求细密的地方,有意识地让学生对那些细密之处和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
深入理解问题,有利于引起对细微之处的注意。经常反思的人,一定更加细心,思维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考虑问题一定更加周密,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会渐渐丰富。

7
、质疑的习惯

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喜欢问问题,
而越大就越不喜欢提问题了呢?其实好奇、
好问是每个小孩的天性,
质疑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人,善于发现问题。

8
、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

注意力集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是对外部事物的有效的关注,
是一种良好的感知状态,
注视者两眼炯
炯有神,精神抖擞。学生应当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和动作,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学生应该看着黑板,
当某同学在发言或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应当仔细听。课堂上发呆、走神、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左顾右
盼等,不能经受一点点干扰,身边稍有动静便思想分散。数学课与数字、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定理
紧密相连,有的是计算和推理,规则性比较强。

9
、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阅读例题和习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学生发生了错误,引导学生从课本的概
念中去找根子,从而领悟到认真看书的必要性,对课本感兴趣,逐步愿意并喜欢阅读课本,把老师指出的
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关键处,都是你们自学的思考提纲,帮助你们自己学习,自主探索。每个学生每人
准备一个小本本,指导做记录和摘录整理所学知识,便于随时阅读。如对各种法则,定律,概念,公式,
进率等基础知识的整理摘录,养成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10
、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
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
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

11
、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
研讨,使自己在叙述、解释、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调整看法,实现对知识的科学建构。

12
、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
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
归纳知识要点,
找出知识之间
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
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13
、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
认真思考,
认真书写,
一丝不苟,
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如下:
1.
书写整洁、一丝不苟;
2.
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
3.
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
4.
计算完毕要验算检查;
5.
课前预习,课后回忆复习;
6.
听课精力集中,活动积极参与;
7.
作业独立思考、按时完成;
8.
知错改错,及时纠正;
9.
勤学好问,积极求
教;
10.
今日功课今日完成等等。强化培养和训练

由于受

应试教育

的影响,许多老师只重视知识讲授,
大搞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
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
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
持之以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功到自然成。②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在口算时,比一比,哪位同学算得既快又对;板演、笔算、做作业时,比
一比哪位同学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老师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
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③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
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④在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班干部时,可把具有良好学习习惯作为评选的一个
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较自觉地按学习习惯要求去做。⑤当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点滴进步时,
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1

重视孩子学习数学习惯的培养

有些孩子学习行为习惯还不是很好。首先,课堂四十五分钟专心听讲是最
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是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手脑并用。有部分同学,
不会听课,老是要老师来提醒,这样学习成绩必然就会受到影响。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
成,我们大多时候是书面作业,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检查。作业书写要求
和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比如:字迹清楚,做题按照题目要求
,
格式正确。解决问题时,要
读题、审题、写算式,写单位名称和答。另外我多次强调题目怎么问我们就怎么答。很多学生偷懒,答语
只有两三个字。我们班有些同学的作业比较马虎,字迹邋遢
,
在作业本乱画,做错了不擦就直接改,这些还
要请我们家长严格要求。有的学生做家庭作业是很多人坐一起,目的是好相互对答案,甚至抄袭他人的作
业。

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习惯,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
业之后再做其他事情的习惯。
现在高年级数学作业
40
分钟内可以完成,
如果您觉得孩子速度慢,
错误率高,
可以帮孩子分析情况。好的学习习惯终身收益,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但我认为该规范的时候
要规范,而且要严格要求、要坚持。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时间长了都能养成,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的坏
习惯要及时改正,好习惯要坚持下去。

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
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2

孩子平时做作业时的马虎、应付,或是学习时不注意错题积累,归纳题目规律,都会变成试卷上鲜红的扣分!

所以,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什么?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作业就是模拟考试,像对待考试一样认真

    很多孩子写作业时不认真,因为觉得老师和家长会检查。有错可以改正,计算时随随便便就下笔。今天看错题目,明天看漏数字,所以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就应该重视起马虎的问题,要求孩子写作业要像对待考试般认真。

    写数学作业保持专注,避免碎片化时间学习

    首先,数学题目非常考察逻辑思维,思路形成闭环才能将题目完美解答,如果思考过程中被别的事情吸引,思路会被打断。长此以往,不仅学习效率低,还无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再者,数学作业的难度设置一般是阶梯式向上递增,把简单的写完了,巩固了基础知识可以向难题进发时,却跑去做别的事情。等孩子再回到桌前时,可能已经忘记了前面复习的,所以写作业的时间又会再度延长。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规划写作业时间,数学作业需要40分钟完成,如果马上要吃饭了,就让孩子学习一些别的科目。再者,写数学作业时,切忌打扰或打断孩子。如果发现错误了,也请等这一题写完再指出来。

    养成草稿纸整洁好习惯,方便检查复习

    平时写作业时,应该保持草稿纸整洁,不能东写一题西写一题。因为步骤的清晰整洁,不仅能有效避免因龙飞凤舞的字而导致的运算错误,也有助于孩子检查的时候能一眼看出错误。尤其学习难度更上一层楼时,计算量会增大,解到一半发现错了,如果草稿纸整洁,便可以快速找出有误的步骤,从而进行快速修正。

    做题画出题目重点词汇,避免看错题目

    督促孩子在平时作业中,养成勾画题目的好习惯。圈出题目中“大”“少”或“失去、增加”等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或是“和”“或”“但”等逻辑词,这样在做题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防止出错。

    认真分析错题,及时纠正错误

    家长带着孩子分析考试卷时,可能会惊人地发现孩子都是“粗心”犯的错,那难道不粗心就会考满分了吗?不是这样的,孩子可能没有能力看透错误的本质,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深究错题是因为一时糊涂了,还是因为知识点不熟悉导致记错或者记混了。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错误才能得到修正。

    整理“数学错题本”,给错题归类

    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也是巩固正确解题思路的一种方式。而且不仅要收集错题,还要将错误归类,复习时按错误类别来浏览题目,这样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这样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能迅速回想起解题思路,绕开易错点,顺利答题。

    敢于质疑,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鼓励孩子勇敢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这样解?另一种解法不是更方便吗?这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提出疑惑、问题的能力。如果因为如果他的论点是错的,证明孩子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有知识盲区,争辩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知识扫盲的过程,也可以优化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如果论点是正确的,那他就巩固了对正确思路的记忆,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困难

    数学的运用能力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正是孩子提升数学运用能力的好时机。比如购物,手里的钱够不够买下愿望清单里的所有东西?怎样买,如何搭配才最划算?比如出门旅行在外,如何通过路牌上的公里数,和时速表上的数字,来判断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等等。这有助于孩子积攒活动经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