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具体指的哪些节气 请按顺序列出来

如题所述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这首歌是《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智慧的中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相邻两个节气约隔15天左右。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依托于河流,农耕主要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而二十四节气歌更适用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事指导。直到现在,这些地区的农民仍按照节气配合温度、降水来从事农业生产。

扩展资料

关于节气的农谚

1、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2、冷惊蜇,暖春分。

3、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4、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5、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6、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7、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8、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

9、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0、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11、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12、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7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扩展资料

发展沿革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

它是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划分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开始日期,与国际通用的公历几乎一致,最多相差一两天,这也正是因为节气和公历一样,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依据。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后者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7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歌指的是一年的24个节气,每一句代表一个季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指的是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指的是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指的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指的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扩展资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

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

参考资料:农历二十四节气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07

这首诗指的是中国传统节气,包含了所有节气,一共24个,按照顺序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6-30
这是一句描述四季变化的诗句,按顺序列出对应的节气如下:

春雨:指的是春季的雨水节气,也就是立春后的一段时期,表示春天即将来临。

惊春:指的是春季的惊蛰节气,也就是雨水后一段时期,表示春天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清明:指的是春季的清明节气,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表示春天就要进入尾声了。

谷雨:指的是春季的谷雨节气,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表示春天即将结束,进入夏季。

夏满:指的是夏季的夏至节气,也就是夏季的中期,表示夏天已经进入了炎热的阶段。

芒夏:指的是夏季的芒种节气,也就是夏季的后期,表示麦类作物开始成熟。

霜降:指的是秋季的霜降节气,也就是秋季的初期,表示天气渐渐变凉。

立冬:指的是秋季的立冬节气,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表示进入了冬季的开始。

大雪:指的是冬季的大雪节气,也就是冬季的中期,表示天气变得寒冷,下雪的机会较多。

小寒:指的是冬季的小寒节气,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表示进入了冬季的尾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