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寻根的故事!!!!!!!!!

如题所述

  台退役将领拜祖寻根心情故事:根连两岸 同胞相依
  4月15日至17日,台湾退役将领拜祖参访团来到河南。三天的时间里,他们拜黄帝、登少林、访开封、看黄河;三天的时间里,他们讲述着一段段拜祖寻根的心情故事。

  五千年前就是一家

  4月15日,台湾退役将领拜祖参访团一行50多人,从台北直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这个参访团是应黄埔军校同学会的邀请,由来自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陆军官校校友会、台湾中南部有关团体组成。参访团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近耄耋的老人了,不过,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并没有在他们的脸上留下倦意。从机场到住处,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里此起彼伏谈论的是有关河南和大陆的话题。

  费先生,与记者邻座。他不是第一次到大陆,却是第一次到河南。费先生说:“我是江苏人,可是到河南来看看却是一直的向往,因为我们的共同始祖黄帝出生在这里。”

  拜祭黄帝,是跨海而来的台胞的心愿。

  史载黄帝生于新郑轩辕之丘。“三月三,拜轩辕”古而有之。4月16日,正是农历三月初三。9点50分,象征“九五之尊”的吉时,21响礼炮响起,庚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式开始。原本阴冷的天气逐渐放晴。

  “……新郑拜祖,弥之高仰;同根同源,龙族荣光……”大典现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集体吟唱《黄帝颂》。

  86岁的台湾退役将领、参访团团长王文燮将军,激动不已。他在现场接受记者访问时这样说:“能够回乡祭祖是我最大心愿,这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因为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五千年前就是一家人。百家姓当中,有74个姓氏发源于河南。所以说,我们既是来拜祖,也是来寻根。”

  割不断的文化脉息

  河南,简称豫,豫即我和大象,记录着河南曾经是水草丰沛、人象共处的美好家园。这里,曾是黄帝故里、夏商故邑,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16日下午,参访团一行到访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住持释永信与参访团成员会面,双方就两岸佛教文化的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7日上午,参访团一行来到七朝古都河南开封,参观了大相国寺,游览了龙亭皇家园林。最后,参访团还来到了此次中州行的最后一站,在黄河风景名胜区,在母亲河边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也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途看到武僧习武的壮观场面,很震撼。登封习武风尚表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台湾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到少林寺学习武术,有的学成回去开武馆,又已经收了不少徒弟。”许浩然老先生79岁了,第一次登上少林寺。

  到达开封市之前,导游先帮大家介绍历史。开头一句是“头顶一碗水,脚下六座城。”张兰澄老先生赶忙拿出纸笔,认认真真记下。

  “这一碗水,是黄河水,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地下六座城指的是,在今开封市地下3至12米深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自下而上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代的汴京城,明代开封城,清代开封城……闻名于世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东京城的一时繁华。”

  结束开封之行,回到大巴上的时候,张先生手里多了个卷轴。一上车就打开给大家看,是《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一车的人都拍手叫好,称赞精美。

  张先生告诉记者,台北故宫也珍藏有《清明上河图》清代仿制品,现在又到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地方。“最大的感受是,只要到大陆来走一走,就一定能感受到两岸割不断的历史联系和文化脉息。”

  更加期盼两岸和平

  拜祖寻根,对于台胞而言,意义更为特殊,因为那曾经只能是心中的一个期盼。

  陈筑藩老先生讲了一段自己的经历给记者听:“我们这些退役老兵酒量都很好,知道为什么吗?我那时候在金门,最难熬的就是一年三节,端午、中秋和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呀,一到这些时候,望着海峡对岸的家乡,想着家人围坐一桌独独少我一个,那种感觉真是让人难受得要死。怎么办呢?只有喝酒,把自己灌醉就不想家了。”

  无论政治如何分歧,历史怎样坎坷,乡土乡情会是一个人一生的情结。两岸开放老兵探亲后,不少台胞都不止一次地回到大陆,回到家乡,看看记忆中的一草一木。

  盛士畊先生是山东人, 1949年到台湾。“那个时候,我还只是个学生。”盛先生告诉记者。

  两岸开放探亲以来,盛先生已经回去过十多次,家里还有姐姐妹妹。前两年,盛先生还在青岛买了房子,没事就回去住上一段。“我们还是幸运的,毕竟等到了这一天。”

  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热络,两岸退役将领间的交流也逐渐增多。

  台“陆军军官学校”校友会会长、黄埔三十一期的宁攸武将军就参加过多次这样的交流活动。“像纪念淞沪抗战70周年的时候,20多位台湾黄埔老将军重返上海,与大陆的黄埔后人一起追忆抗日烽火。我们大部分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抗战,可是通过这些年与大陆黄埔人的交流,也觉得两岸实在有太多的共同记忆。”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去年也到了台湾。他说,见到了一些老同学,当年十几岁的年纪,现在再见面都是80几岁的老人了。有过两岸隔绝的那段经历,对两岸的和平有着更强烈的期盼。两岸多一点互动和交流,就会多一些了解,敌意和猜忌自然就会消失。

  两岸同胞除了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记忆,还有怎么也解不开的骨肉相依。

  就在离别的头天晚上,参访团中的一些台胞到郑州市区,打算品尝特色小吃。在人民广场,却碰到为玉树地震灾区募捐的祈福活动。现场点点烛光,成了闪动在台胞们眼中的滴滴泪花,他们纷纷为灾区的同胞捐款、祈福。(李炜娜)

  本小族谱引出一段寻根的故事

  戴氏1800多名海内外乡亲昨天回南海戴家村访祖

  本报佛山讯昨天上午,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戴鸿慈的故乡南海区西樵镇戴家村迎来了最为热闹的一天:包括6个国家和地区共1800多名海内外戴氏乡亲在这里举行世界第六届戴氏恳亲联谊会,这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恳亲联谊会筹委会主任、广东省知名民营企业家五元集团董事长戴庆元先生是西樵戴家村人,他告诉记者,是一本小小的族谱,使他们在广西十万大山脚下找到失散了几百年的岭南戴氏后裔,在天津重新联络上半个世纪音讯全无的戴鸿慈嫡裔,在安徽休宁隆阜获得戴氏岭南始祖的翔实历史资料……“那是1983年,一场大火将戴家村清代编写的四本族谱烧了三本,‘劫后余生’的那本刚好是第一册,记载了戴氏的起源、从珠玑巷南迁的线路、广东戴氏分布以及历代戴氏名人情况等。就是凭这本东西,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根访祖历程,至今20余年没有间断过”。戴庆元说,根据这个唯一线索,他们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去联络各地宗亲。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从报纸上获悉菲律宾举办世界戴氏宗亲联谊会,于是想方设法与之联络上。身在他乡的宗亲,浓浓的乡情更是难以释怀,经多方努力,有关部门批准,小小戴家村终于迎来了全世界戴氏恳亲联谊会。在这个寻根过程中,收集整理出南海名人清末宰相戴鸿慈的珍贵历史文物资料达86件,并无偿献给国家,收藏于南海博物馆。这是戴庆元最感欣慰的一件事。据悉,南海政协曾召开“戴鸿慈政治革新思想研讨会”并出版了《纪念戴鸿慈诞辰150周年特辑》,对其平生史实和所作的贡献作了进一步研究。据戴氏后人介绍,岭南戴氏是宋末从珠玑巷迁入广州,明朝再到西樵。数百年间,戴家村名人辈出,仅在清朝年间,小小的戴家村就出了6位举人,其中一位进士和一位清末宰相,这名宰相就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戴鸿慈。《南海县志》(宣统版)称:“清朝二百余年,广东由军机处入相者惟鸿慈一人”。戴鸿慈是清廷出使东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之一,著有《出使九国日记》等进呈,他的著作成为20世纪初研究欧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要历史文献。戴鸿慈最为著名的文章当属《善后十二策》,颇有见地,与康有为当时“公车上书”提出的“拒和、迁都、变法”相接近。“西樵有康有为、陈启沅、黄飞鸿等历史文化名人。”戴庆元展望未来说道,“加上戴鸿慈,西樵名人不少,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西樵旅游的优势,形成一条西樵名人游专线,让戴家村里的戴氏宗祠也成为名人游的一个景点之一。”(李维宁曾令华)

  (金陵/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3
(1)40年前,她们生父的骨灰被伯父从上海带回高邮老家;10多年前,她们全家从上海到了新西兰;在海外生活10多年后,为了找回生父的骨灰,如今她们向高邮市政府求助,打听亲友的下落。在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倾力相助下,她们终于圆了寻根梦……
越洋电话只为寻亲

今年年初的一个星期五,在单位加班的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科长乔杰正准备下班,电话铃突然响了。他拿起电话,原来是从新西兰打来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的女子希望政府帮她寻找高邮的大伯父。
“我叫陈文静,10多年前我们全家从上海迁到新西兰。我生父原是上海铁路局列车员,40年前去逝时我只有4岁,妹妹只有2岁。当时父亲的骨灰被大伯父从上海带回高邮老家。如今,我们想寻找大伯父,找到父亲的骨灰,拜祭父亲的在天之灵。这么多年,我们与大伯一直没有联系,只知道他名叫陈庆宏,大约70多岁,无奈之下,只好请政府帮助寻找。”
听了电话后,乔杰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但是事隔近半个世纪,陈女士寻访的对象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仅凭这点线索,在浩瀚人海中寻人,困难可想而知。于是乔杰问道:“除了这些,有没有其它线索。”
“没有,如果没有困难我们也不会打电话向政府求助。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伯父是否还在世,我们想找到大伯父,看一看父亲的骨灰,完成母亲多年的心愿,政府能帮我们吗?”听着陈文静焦虑和无奈的回答,乔杰为这份亲情所感动:“请你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力帮助寻找。”

艰难寻人几经周折

根据陈文静提供的信息,乔杰立即打电话请求蝶园派出所的朋友帮助,朋友答应第二天帮他。
周六上午一大早,乔杰来到蝶园派出所,在朋友帮助下,很快查到两位名叫陈庆宏、年龄70多岁的老人。“请问陈庆宏先生,你是否有一个弟弟40年前在上海铁路局工作?”通过电话了解,这两人都不是陈文静的大伯。
初次寻找并不顺利。周日,朋友又陪着乔杰来到珠湖派出所查寻。珠湖派出所的电脑显示有20多位叫陈庆宏、年龄70多岁的老人。电话一个个拨出,依然没有半点有价值的线索。
难道是思路出了问题。乔杰分析,陈文静只讲伯父从上海回到高邮老家,不一定是在城区,如果是这样,寻找范围应该扩大到乡镇。热心肠的乔杰利用平时休息时间,与各乡镇派出所进行联系,希望从他们那里找到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月后终于从八桥镇城堡村传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城堡村中兴组有一位82岁的老人叫陈庆宏,曾经有一位弟弟在上海铁路局工作,已经去世40年了。会不会就是这个老人呢?乔杰请城堡村支部书记联系老人。遗憾的是,老人家中没有电话,乔杰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一个半小时后,乔杰终于接到陈文静的伯母从公用电话亭打来的电话,在半个多小时的通话中,老人非常激动,讲述了当年陈文静父亲去世后,老伴陈庆宏将其骨灰带回家的经过。老人话语有些哽咽:“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她们还能找到我们,谢谢你们的帮助。老陈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也特别想见见亲侄女。”

热心相助终圆梦

乔杰及时与陈文静取得联系,把他了解的情况如实告知。
3月25日,陈文静和妹妹陈晓萍从遥远的新西兰飞到上海,又驱车赶往高邮。26日上午,在市行政中心7楼会议室内,陈文静、陈晓萍见到了失去联系多年的亲人(大伯父陈庆宏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她们激动万分,陈文静激动地拉着乔杰的手说:“多亏你们的帮助,才圆了我们的‘寻根’梦。”
陈文静和妹妹陈晓萍在离开市政府办公室去大伯父、伯母家前,向市政府办公室的同志们深深鞠躬,连声道谢。

(2)在美国,21岁的钱向民出生于学识渊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国华裔家庭,住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城硅谷。她是美国第三代华人。她小时候,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只好请保姆照料她和弟弟妹妹们。家里一个保姆来自,对她特别好。从保姆的讲述中,小钱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生活着许多贫穷的人。17岁那年,她一个人去了趟非洲。在非洲时,有人问她是哪国人
,她很自然地回答她是美国人。可是人家又问,怎么看你长得像中国人呢?她说是的,我是华裔。人家就说,那你了解中国吗……每到这时,她都不知应该如何回答,因为她对中国的事一无所知。

回到家里,她开始缠着爸爸妈妈给她讲中国,她说她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根!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在哈佛,小钱遇到了一个从中国成都来的女生,她告诉小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很多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她一边向这个女生学习汉语,一边向学校申请奖学金。去年,她的申请终于得到了批准,她获得了数千美元的奖学金。小钱对父亲说,我应该有我自己的看法,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受去了解中国,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经验。一位来自中国的老师告诉她,你如果要去中国,就去云南。

人物名片

她是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女孩子。

她的爷爷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弟弟。

她的父亲是美国斯坦佛大学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医学教授。

她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三年级的学生。

她的名字是SarahTsien。她的中文名字叫钱向民。

在她的名片上印着:全球网络金融服务机构中国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哈佛大学、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者。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导师的实习生。

机会:在云南研究扶贫

钱向民回国来到了中国云南。

小钱的中国之行,带动了全家人的故国情,他们一起回来了。一家人先到北京登上了长城。

家人回美国去了,小钱留下来。她与一个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美国学生团体一行25人一起到达昆明,先在云南师大学了3个月的中文,然后那些美国学生也回美国了,只有小钱留了下来。她独自一个来到了边远的麻栗坡县。

小钱告诉我,她申请的这个项目,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搞的一项名为“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的研究。小钱解释说,小额信贷从20年前就已经在世界上好多国家开始进行,并且非常成功。在这些国家,大部分穷人贷不来款。而他们又非常需要银行的扶持,有时就是几百元或者上千元。可银行一来怕他们还不起钱,二来又嫌小额信贷比较麻烦,这样就需要一种保证和信誉。于是,乡村银行的信贷业务不对个人,而是对小组。通常是若干户组成一个小组,彼此都是邻居,相互信任,如果一个人还不起,另外几家就都有责任。乡村信贷员还到那些还不起钱的农民家里去,和他们一起打工,帮助他们还钱。我国也从数年前就开始推行这一做法,各地的扶贫组织都有这个项目。小钱的任务就是对这个项目进行考察。她到达中国以后了解到,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父亲先前的一些说法不一样。她打电话告诉了父亲,父亲佩服女儿的闯劲,并向女儿认输。

一开始,云南当地的项目办公室安排小钱住在乡招待所里。可她一到那儿,就在菜园子里和一群当地孩子玩起来。她看到那些男孩子每个人都背着一个比他们身体大得多的玉米秆的柴垛,很重,就跑过去帮他们背,一直背到了男孩的家里。

磨炼:在贫困农家调研

这家有两个男孩子,姓李,哥哥15岁,弟弟11岁。除了父亲母亲外,还有一个老奶奶。一家4口人都非常欢迎小钱的到来。于是,小钱当即决定,就住在他们家了。她叫男孩的父亲叔叔,叫母亲阿姨。

李叔叔家在村子里算是穷的。他家的房子是用草和泥巴盖的,虽然家里养着猪,但是吃的都是包谷饭,没有肉,菜是从菜园里摘的。叔叔天天出去打工,阿姨一天学都没上过,她做小生意也不识字,就是从这个集市上买点大米,再到另一个集市上去卖,从早到晚在集市上,有时赚不到钱,最多也就赚上5元钱。奶奶已经老得没有牙了,驼着背,挪着一双小脚,却承担着喂猪的重担,她每天都在不停地切着猪草。这里是山区,交通不便,有一次小钱晚上从项目办公室回来,黑漆漆的,她摸着石头走了一个多小时,差点迷了路。这里也没有自来水,还经常停电。厕所连着猪圈,每次上厕所不仅要先轰猪,还要再撵狗。小钱蹲在我面前边比划边“呼呼呼”地“再现”她轰猪撵狗时的状态。上厕所如此,就更谈不上洗澡了。“我就端一个脸盆倒点水,然后把头放进去洗……”小钱生怕我不明白,又是一通连说带比划。虽然她的动作依然是美国式的,但她的神情倒很像一个刚从山里出来的乡村女孩。

这个哈佛女孩把自己当成了这个贫穷家中的一员。每天她帮着阿姨和奶奶做家务,和阿姨一起去赶集。她深深感受到李叔叔一家人对她真挚的感情,家里那么困难,还特意给她买了一床新被子。临走的时候,她悄悄去了趟乡里的学校,把叔叔家两个孩子的学费交上了。她记得叔叔对她说过,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们能读上书!

成长:继续关注祖国

后来,小钱只身到印度参加一个世界小额贷款方面的会议,会议结束,她在印度的加尔格达买好了第二天飞曼谷的机票,没钱住饭店,她就想在机场大厅凑合一夜。她看到一个清洁工在洗手间的地上铺了一块布准备休息,灵机一动,在挨着清洁工的地方,就着清洁工“床单”的一边睡下了。“我睡得很香。通过出来考察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每天的生活费都在两美元之下,在有钱人看来,两美元连一杯茶都买不了。”

“你一个女孩子到处跑,难道不害怕吗?”记者忍不住问道。

“我遇到过坏人,有人要抢我的包,我就大喊一声,挥拳就打;火车上有人想摸我,我就大叫一声:‘嘿!我会中国功夫!’”她边说边比划,跟真事儿似的。

为了省钱,小钱出行甚至坐拉货的拖拉机。身边是猪和鸡的尖叫,身体随着拖拉机一路狂颠,颠得肠子都要掉下来了。在印度的火车上,人多得像粥锅一样,双层卧铺上被放满了大米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上去的人随便乱挤,你买了票也白买,根本没人理你。小钱只好自己照顾自己,她发现在乱七八糟的货物中还有一个小小的空儿,就钻进去,缩成一团,睡了。

小钱的研究项目基本结束,她要回哈佛继续上学去了。她说:“在中国的这10个月对我影响很大。我自己的思想也变了很多。有很多美国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人,就随便地讲这讲那。其实美国也有许多不好的地方。我觉得,中国人的思想比美国人好得多!我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那么多好人,只在中国我才碰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学好中文,以后能够比较流畅地说中文、读中文,毕业以后再回到中国来!”
第2个回答  2010-11-02
狐死望月,叶落归根!
打破沙锅问到底!
认祖归宗!
哪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