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究竟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呢?

人死如灯灭,死亡是一切的结束?谁,事真正知道人类使命的人?千百次得问,其实最难认知的是人类永远无法满足的,无止尽的欲望;

现在陆地上的动物大都是从水中走上陆地的。在地球的演化史上,地球曾经就是一个水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就是从水中诞生的。人类与其它水生哺乳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些科学家认为,早期的人类就曾生活在水中。
根据冈瓦纳大陆理论,大约800万年前,有那么一种类猿的树栖动物被称为现代人和猿最近的共同祖先,它们居住于非洲的茂密森林之中。后来这种动物的后代分成了两支,分道扬镳,一支是进化成了人的灵长类,而另一支继续留在森林中成了现代猿。
但是,一个新的科学发现却让这种理论难以自圆其说:非洲草原的出现在人类学会用双脚行走之后。
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人与猿之间分道扬镳的原因呢?有一些科学家相信,那些树猿从树上下来,来到了平坦的栖息地,不是土壤和青草覆盖的平地,而是水中。早期人类生活了近几百万年,在走上陆地前,已脱掉了毛发,进化出自身独特的特性,这种观点叫做“水猿理论”。是一位因写《水猿的假说》一书而获奖的女学者埃莱娜·摩根提出的。
摩根指出,大多数早期人类化石在被水覆盖的地方或史前时代的水边发现,其中,在最著名的人类化石——被称为夏娃的露茜的发掘地点旁还发现许多鳄鱼蛋和蟹类贝类的化石。
摩根还指出,人类与水生哺乳动物之间如海豚、河马、海象之间有许多生物学上的相似性,一种相似性是皮下脂肪,这种物质可像保温毯一样,避免身体的热量在水下很快散失掉,因为水比空气还要吸热快。而大多数陆生哺乳动物,包括我们的最近的亲戚——猿,都没有这种皮下脂肪层,相反,它们却拥有一层厚厚的毛发。人类和水生哺乳动物只有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毛发。
摩根认为,人类目前也留有许多水中生活的特点:
1.鼻孔朝下而不朝上,这样在潜水时水不会进入鼻腔。
2.人体需要碘和2-3脂肪酸,这是大脑发育的重要养分,这些养分在陆地上的食物中是十分罕见的,但是鱼和贝类体内却有很多。
3.人类的皮肤由许多皮脂腺所覆盖,它可以分泌一种油脂液体,叫做皮脂,以使头发和皮肤油滑,猿则几乎没有这种皮脂腺。
关于人类起源于水猿的理论,还可以找到一些佐证。科学家曾经在某个土著部落发现过一具保存完好的美人鱼干尸,据当地人说,是他们的祖先在海上打鱼时捕获的“海上魔女”。很多人也相信美人鱼并不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古猿在水中进化的一个分支,后来因环境变化而最终灭绝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30
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摇篮”遗址位于约翰内斯堡西部一片静谧的山谷之中,这里发现的人类先祖化石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为探索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人类摇篮”是系列考古遗址的总称,其中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是斯泰克方丹岩洞。   南非“人类摇篮”遗址出土有三件举世闻名的人类先祖化石:一是1997年出土、距今约330万年的南方古猿“小脚”化石。它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先祖骨架。二是1947年出土的“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距今260万年至280万年。它是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非洲种头骨化石。三是1924年出土的“汤恩幼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200万年。其中“小脚”化石和“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都是在斯泰克方丹岩洞发现的。   斯泰克方丹岩洞是一个发育于白云岩中的喀斯特溶洞,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岩洞地上部分为原洞穴顶部塌落后被侵蚀而成,地下部分有暗河和支洞。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推测,人类先祖最早出现于此,后迁徙至世界各地。   作为世界上南方古猿化石最丰富、年代最古老的遗址,斯泰克方丹岩洞迄今已发掘出600余件人科化石、900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动物化石。其中,“小脚”化石为20世纪末古人类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为便于保护,“小脚”化石迄今尚未充分发掘,仍原样保留在岩洞石壁之中。目前,斯泰克方丹岩洞地上部分的发掘工作仍在进行。   紧傍“人类摇篮”考古遗址而建的玛罗彭展览馆是“人类摇篮”遗址的史料中心和展示中心。“玛罗彭”为当地塞茨瓦纳语,意为“返回起源地”。这里陈列有各类化石的原件或复制品。   展览馆最高处距地面20米,最宽处达35米,总体呈泪珠形,以地下建筑为主。其入口处设计为古墓形状,出口处则是现代风格建筑。展览馆运用现代科技和声光电等综合手段,调动人体多种感官切身感受人类诞生、进化和发展的历史。   玛罗彭展览馆的标识是一对醒目的脚印,其背景是以非洲版图为主的地球,取意人类祖先从“人类摇篮”发源走向世界。据悉,“人类摇篮”遗址目前每天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