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里鸡鸣一两家,的下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

如题所述

下一句是”竹溪村路板桥斜“,是王建写的。

出自《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拓展资料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雨里鸡鸣一两家的下一句竹溪村路板桥斜。

“雨里鸡鸣一两家”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

扩展资料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里鸡鸣一两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七言绝句《雨过山村》。诗人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了解人民疾苦。这首诗写于王建游玩山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人民的生活。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08
雨里鸡鸣一两家下一句是竹溪村路板桥斜,是王建写的。
原文: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第3个回答  2014-07-04
基本信息引

【基本信息引

【名称】:《雨过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作品原文

《雨过山村》诗意图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妇姑:嫂嫂和小姑。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中庭:古人的庭院。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

诗歌译文

雨里鸡鸣一两家,——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

竹溪村路板桥斜。——竹林里小溪潺潺,木板桥歪歪斜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姑嫂相互叫着去浴蚕,
  闲着中庭栀子花。——院子里的栀子花正在开放却没有人看。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为农忙而没有人来欣赏。
名称】:《雨过山村》

【作者】:王建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作品原文

《雨过山村》诗意图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妇姑:嫂嫂和小姑。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中庭:古人的庭院。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

诗歌译文

雨里鸡鸣一两家,——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

竹溪村路板桥斜。——竹林里小溪潺潺,木板桥歪歪斜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姑嫂相互叫着去浴蚕,
  闲着中庭栀子花。——院子里的栀子花正在开放却没有人看。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为农忙而没有人来欣赏。
第4个回答  2014-07-04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追问

穿花蛱蝶深深见,的下一句是什么?是谁写的?

追答

曲江二首(其二)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cao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