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偷了报警警察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会对受害人做笔录,询问手机丢失的具体位置、时间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形。公安机关认为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则会对受害人的报案进行立案侦查。然后,公安机关会根据侦查的需要,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调取监控视频,走访相关证人。若能查实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以及相关的个人信息,则会展开抓捕行动,进行通缉。若不构成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会按照规定予以处理。但常因为视频的清晰度不够,人流量过大等原因,无法找到盗窃者。受害人及时报案,提供有效的信息,形成相关的证据,给案件的调查提供有力的情报、证据支撑。
1、报警后,警方通知当地派出所,再由派出所人员向你询问事情经过;
2、派出所可以根据手机价值情况法律规定的800元起为盗窃案、根据盗窃手机情节来判断案情,再由案情判断责任人的责任,是否构成刑事案件,再根据责任情况决定是否立盗窃;
3、如立刑事案后初查:明确嫌疑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的,移交检察院追究嫌疑人责任,后由法院判刑;
4、被偷或者丢失的手机已经在公安局的,可以直接向公安局申请要求发还,并应提供能证明手机归你所有的证据,经公安局查实确实是你失窃的手机的,在公安局对手机进行估价等方式进行证据固定后,就会将手机发还的,明确行为人后,调查取证,证据确凿的,追究行为人责任,由派出所对行为人进行处罚。
什么是偷窃?
偷窃(或盗窃、偷盗),是基于自己或第三人的无正当权利占有(包括管领、支配、处分等),而擅自取走他人财产的行为,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法律上,偷窃也是刑法规定的刑事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手机被偷报案后警察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会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