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过程不包括

如题所述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步骤不包括:算法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步骤如下: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数据库实施阶段: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1、需求分析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数据库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收集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重点是识别实体、属性(字段)、关系以及使用场景,为后续的概念设计提供依据。

2、概念设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论,对实体、属性、关系等进行抽象建模,绘制出概念模型图(ER图),并对各种约束条件进行说明。概念模型应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3、逻辑设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针对概念模型进行转化和优化。主要包括将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规范化设计,确定数据表之间的关系与连接方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物理设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将逻辑模型转换为具体的物理结构,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设定存储结构、索引、视图、安全机制等,以及考虑性能方面的问题,如磁盘I/O、缓存大小等。

5、实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物理设计阶段的结果,建立物理数据库,编写相关程序和应用程序接口(API),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数据库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项目目标。

6、维护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优化,包括备份、恢复、监控、性能调优、容量规划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