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的意义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2

因为过去的人认为,老人去世之后到下葬的这几天,他的灵魂一定会回家探望,子女在这几天就应该在灵堂内守候,等待老人灵魂的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守灵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和习俗,也是人们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

守灵的时间

在过去守灵一般就是守夜,指在夜晚的时候守护灵堂,陪着死去的老人。有些人说守灵时间为三天,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应该是从老人去世的当天晚上一直到下葬那一天,每天晚上都要守灵。具体守几天得看选择的是哪个黄道吉日下葬,有时老人去世的时间不太好,需要过七八天才是适合下葬的好日子,那么棺材就得在灵堂里放上一个礼拜,守灵的时间也会跟着延长到七八天,直到老人出门入土为止。

守灵人

守灵人一般都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主要是死者的儿子或者是孙子辈,至少也是女婿或者孙女婿。这个时候年轻力壮的孙子辈会成为主力军,因为他们能够熬夜,第2天睡一觉身体还能恢复,晚上又可以接着守夜。儿子辈的孝子因为人到中年就没有那么能熬了,一般会选择在死者出门下葬的前一个晚上熬夜守灵、以尽孝道。守灵的晚上其实也好过,到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规矩和风俗了,大多数年轻人守夜时一般都会玩手机、打牌来度过时光,相当于玩了一个通宵,第2天可以什么活都不用干,睡觉就行了。

守灵的另一层意思

其实在古代守灵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预防死者没有死透,只是暂时性的假死。如果死者真的只是因为一口气堵住了,并没有真正死去,那么在守灵的这几天肯定会复活过来,没有盖上棺材板的自然会坐起来,这时守灵的亲人就可以出手相救;如果盖上棺材板了,“死者”也会用手击打和抓挠棺材,守灵人听到了也可以把他救出来,这就是守灵的另一层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