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有三个高峰时期、是哪三个?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0-05
三个高峰时期:第一是周代,第二是汉代,第三是唐代。相同点:都是长治久安的盛世大一统王朝;皇帝政治都有相对清明的时期,所以带来人们艺术上的追求。不同点:政治文化不同,以及对异民族文化吸收不同所带来的舞蹈风格迥异。 以下是资料仅供参考 纵观中国古代舞蹈史,有三个舞蹈发展上的重要历史时期,第 一是周代,第二是汉代,第三是唐代。也可以说这三个朝代是舞蹈 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其中,唐代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的顶 峰期。 第一,周代从社会制度上来看,逐渐从奴隶制进人封建制。在 经济上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文化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 周朝的统治阶级对民的看法就有了改变。商朝把民完全视为国王 的财产,国王有权任意珍灭民命。而周朝则主张众民是天生下来 的,皇天上帝是众民的宗主。天选择敬天有德的国君做天的元子, 赋给他中国人民和疆土,代天保民。因此实行裕民政治,以取得民 心。他们认为统治人民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 的约束,使众民都能守法。这也就是由商朝的尊神文化,发展改变 为周朝的尊礼文化。周朝初期周公旦依据周国原有的制度,参酌 殷礼,制定出一套礼乐制度,严格规定各种不同等级,用各种不同 规格的乐舞,如王的舞队用八份,诸侯用六愉,大夫用四愉。宫廷 还设置了掌管各种乐舞事宜的专门机构。历史上著名的《六舞》 (或称《六代舞》)、《小舞》(或称《六小舞》)都是在这时整 理、编排的。 《六舞》是礼仪祭祀乐舞。有:一、(云门》,用以祭祀天神。 二、《咸池》,用以祭地神。三、《大韶》,用以祭四方神。四、 《大夏》,用以条山川。五、《大机》,用以祭先妣女性祖先)。 六、《大武》,用以祭祖先。《羽舞》,手执折羽而舞,用于条祀 宗庙和四方神。三、《皇舞》,戴羽栩,穿漪攀,或执五彩羽而舞, 用于祭祀四方神或求雨。四、《璐舞》,执牛尾而舞,用于辟雍 (周王朝的大学)祭礼。五、《干舞》,执盾而舞,用于兵事或祭 山川。六、《人舞》,徒手舞袖,用于祭祀星辰或宗庙。周代用于 教育贵族子弟的除《小舞》外,还有《舞勺》(文舞)和《舞象》 (武舞)。还规定: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周代宫廷 中,还有“散乐”—民间的乐舞,“四裔乐”—四方少数民族的乐舞。这 两类乐舞,主要用于宴享活动。 第二,汉代正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国内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因此是中国乐舞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 时代。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七国的乐舞都汇集京都,这种乐舞的汇 集必然加强了交流,从而促进了乐舞的发展。汉代的乐舞继承了 秦代的乐舞,并在其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汉代盛行“百戏”,这种艺术形式,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 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串演。“百戏”又泛 称“角抵戏”。其中最著名的舞蹈有《七盘舞》(或称《盘鼓舞》)、 《巾舞》、《袖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还有表现特定人 物和一定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总会仙倡》等表演节目。 汉代在酒宴中,还有一种交谊性质的舞蹈活动,叫做“以舞相 属”。其过程是一人先起舞(一般为主人),舞罢,以舞相属于客人, 客人起舞为报,舞毕,再以舞相属于另一人……以此循环相属而 舞。在舞中须旋转时,必须旋转,在姿态上也要考究。如不按规矩 起舞,就是失礼。 汉朝宫廷设置了两种乐舞机构:一是“太乐”,掌管宗庙祭祀的 稚乐;一是“乐府”,以搜集民间乐舞片进行加工, 整理后.供皇帝娱 乐。这些乐舞机构的建立,对汉代乐舞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第三,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乐舞艺术高度繁荣和发展的时期。由于唐 朝国立强盛,政治稳定,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这就为乐 娜艺术的萦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唐代继承了 隋代的乐舞,留 用了前朝的艺术家,乐舞制度依旧。如隋的《九部乐》开始也按原 样演出,后来才又加了一部《燕乐》,发展为《十部乐》。《十部 乐》除《燕乐》和《清商乐》是汉族的乐舞外,其他八部都是来自中 外各地的民族民间乐舞。它们是:《西凉乐》、《天竺乐》、 《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和 《高昌乐》。唐代中叶以后,宫廷燕乐又分《坐部伎》和《立部伎》 两种不同的演出形式。《坐部伎》在厅堂上表演。舞者大抵为三至十 二人,舞姿高雅,用丝竹细乐伴奏。其乐工、舞人也称“坐部伎”,技 艺水平较高。《立部伎》在厅堂下表演。舞者六十至一百八十人不等, 舞姿雄壮威武,伴奏乐器有鼓和金钲(即锣)等,音量宏大。其乐 工、舞人也称“立部伎”,技艺水平较“坐部伎”低。唐玄宗时,习坐 部伎不成的改习立部伎,再不成的则改习雅乐。相传,《坐部伎》共 有六部乐舞,即:《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 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立部伎》共有八部乐舞,即: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 《上元乐》、《圣寿乐》和《光圣乐》。 唐代表演性的舞蹈又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健舞的舞姿矫 健刚劲;软舞的舞姿轻盈柔婉。健舞有:《剑器》、《拓枝》、《胡旋 舞》、《胡腾舞》、《拂林》、《大渭州》、《阿辽》、《黄璋》、 《达摩支》、《杨柳枝》等。软舞有:《绿腰》、《春莺咐》、《回波 乐》、《乌夜啼》、《兰陵王》、《凉州》、《甘州》、《团圆旋》、 《苏合香》等。 此外,唐代还流行有“歌舞大曲”和“歌舞戏”,“大曲”的 代表作是《霓裳羽衣》,歌舞戏的代表作有《大面》、《拨头》、《踏 谣娘》等。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追问: 相同和不同能不能具体一点?谢谢 回答: 不好意思,由于手头没有专业性的资料所以不能说的很详细。我只能再补充一点,你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扩展一下。周、汉的舞蹈更属 于华 夏文 明,长袍大袖居多;而唐朝由于对外交流频繁,对异国文化的吸收种类更多,更具 异域风情 。例如 安禄山 擅长的舞蹈胡腾舞就是典型的胡人舞曲改编的,里面加入了大量的旋转等动作。

记得采纳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