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学无止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参加重庆珊瑚中学教育教学开放周心得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来重庆珊瑚中学学习一周,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教育周的主题是:“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首先让我深刻地了解了“双减”是什么,了解了“五项管理”是什么、怎么做。有位专家精辟地总结,“双减”是用学习的方法来学习,唤醒不会学习的人。许校长做了《让作业成为撬动课程改革的支点》的报告,他说作业能快速改变一所学校的教学品质,让学生做什么决定了学生成长成什么样。因此,我们除了上好课,还要布置好作业,真正做到减量提质,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幸福,那现在的社会乱象越来越多,物质高速发展的时代精神跟不上,那么人就很难幸福。 在校长论坛上,刘教授说,“如果人丢了,二次函数懂了又怎么样呢!”“双减”让我们思考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蔡院长说,“双减”的意义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后陈会长针对“为了什么而学?学了做什么?”这个问题做了回答,他引用《弟子规》里“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来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

      对于“双减”,我的思考是拾起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文化复兴才能实现国家复兴。那文化复兴的途径必然是教育。王建华校长的发言很触动我,他说,“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与灵魂。”食堂卫生间宿舍的所有保洁工作都是学生完成的;一个外地籍保安大爷受到全校所有师生的尊敬;“我推荐我的副主任当副校长,她比我更合适。注重文化培植,让这所学校用几年时间从全市倒数第一发展到全市第一。

      教子要有义方。那“义方”是什么?我想就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根本精神:孝亲尊师。人从小要最好自己的本分,那么人生就会有收获,因而才能获得幸福。其次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而读书,周总理告诉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保护和培养孩子远大的志向,他就能保持好学的动力和内驱力。在第一天的历史同课异构《戊戌变法》中,两位老师都设置了同样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树立远大的价值观:以天下为己任。钱老师在评课中说,如今我们不用像当年一样为国捐躯,但是我们要告诉学生,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就比如疫情当中,多少人为了国和家无私奉献,我们的学生就应该从小树立家国情怀,少年强则国强。

      听了这么多节课,我们深有同感的一点是,学生的学科素养很高。社会和科技向前发展,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思想早已日新月异。而老师就不能永远用同一套方法来教同一本书,否则就越来越hold不住学生。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国家才出台了“双减”政策,这鞭策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智慧地教书育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