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分类

如题所述

有关于茶叶的问题怎么能没有我们东家呢。

关于武夷山大红袍分等级的这个问题要从3个方面来回答,并不是品质好的,那么等级就一定是高的,需要根据茶叶的香味、开采的时间、还有种植的区域等来看。

众所周知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分等级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 根据品质来划分

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品质决定茶叶的口感。大红袍从品质来划分为三类,特级、一级、二级。

特级大红袍:春季采制的大红袍为级别最好的。

一级大红袍:夏季采制的大红袍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很容易老化。

二级大红袍: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的大红袍茶叶显得较为枯老。

2. 根据茶的香味来区分

茶香可以鉴别茶叶的品质高低,一般有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

清香型:清鲜,花香中带绿茶的清高鲜爽。滋味甘爽,但略微带点青涩。品种特征明显易鉴别,但岩韵不够突出。

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但香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适合于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者。

浓香型:其香气浓沉厚重,杯底香(挂杯香)特好。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而耐泡,但常带杂味(如闷味、陈味等)而欠清纯。

汤色深浓、久泡不易退。叶底无看相,品种特征淡化。茶性更温和、不伤胃。该类型适合于“老茶鬼”。

3.根据产地来区分

武夷岩的生长区域也是有分别的,比如说有的生长在风景区内,崖边有几株珍品,要是按场地来划分,可以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

正岩: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

大红袍母树和三坑两窠两涧都属于特品。

△这就是大红袍母树的生长区域

半岩茶: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洲茶: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主要是上述区域之外的黄壤土茶地及河洲、溪畔冲积土茶地等,范围较广泛。

4. 按国家标准角度来划分

因为武夷岩茶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所以有一套属于国家标准的分类等级方式。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那再来简单介绍一下五种国家标准的大红袍。

先来介绍一下名枞,现今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枞,分别为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

其实本来名枞有五大种类的,包括大红袍之前也属于名枞之一,后因大红袍成为单独的品种,使得现在的名枞不包含大红袍了。

△大红袍

△铁罗汉

△白鸡冠

△半天腰

△水金龟

肉桂:属乌龙茶类。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

水仙:闽北乌龙茶中的两个品种之一,水仙是小乔木大叶种,干茶的条索较肉桂来说要粗长。

水仙的香味很特别,有幽柔的兰花香,花粉香,粽叶香,糙米香等,香味悠长,水仙茶最大优点是茶汤滋味醇厚滑爽,质优的陈年的水仙保存好的有着与后发酵茶类似的特点,其爽滑甚至较普洱茶有过之而无不及。

奇种:奇种是武夷岩茶中最早的品种之一,又名采茶,是指武夷山野生茶的混生种,也可以说是原产武夷山野区随意生长的有性群体,我们又称之为野茶。

奇种属于灌木性中叶类的,品种非常杂,杂的原因是不好分类,不像小编之前说的四大明枞都有自己的定位,主要是因为武夷岩茶的历史上还有上百种的茶树品种,但是目前已经无法辨识与分清,或者是品种特征不明显,无法量产培育等等原因,所以直接统称奇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大红袍的分类

大红袍是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按区域分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

一、正岩茶

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即为正岩茶,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等。

1、大红袍母树

“古有名茶树,生于绝壁间”说的就是生长于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母树。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将200g大红袍母茶茶叶作为赠送给美国总统礼物。这200g茶叶已是当年大红袍母茶产量的半壁江山,可见大红袍母茶之珍贵。自2006年5月起,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故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2、三坑两窠两涧

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牛栏坑盛产肉桂俗称“牛肉”)、大坑口,两窠指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以及竹窠,两涧指流香涧和浯源涧,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精品正岩大红袍冲泡10道之后仍有余香,汤汁醇厚回甘,香气高雅。是不可多得的乌龙精品,是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

二、半岩茶

半岩茶指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各类名枞,由于精心选种栽种,用心炒制烘烤,品质名优以致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名枞茶的产量很少,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三、洲茶

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

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总之,武夷岩茶大红袍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国家标准从品种角度对大红袍进行的分类: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而在较早之前的GB18745-2002标准里,则从品种、名枞、产品三个方面来进行区分,品种分类包含: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名枞分类包含: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北斗等;产品分类同样包含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第2个回答  2020-11-10
大红袍的分类

1、大红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母树大红袍、纯正的大红袍和商品类大红袍。

2、母树大红袍:这里指的就是武夷山景区九龙窠生产的6株母树,现在已经停止采摘了。

3、纯正大红袍:在母树的基础上面,进行一个短穗栽培的方式,它是一个无性繁殖的方法,所以也不存在二代三代的叫法。

4、商品类的大红袍:由两种以上的武夷岩茶的品种进行拼配,拼配的品质也是要达到岩谷花香的品质才能称作为大红袍。

大红袍(别称武夷岩茶)是中国的特种名茶,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该茶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入口甘爽滑顺。
第3个回答  2020-11-10
武夷山秀美壮丽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独特迷人的香韵,作为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茶中状元”—大红袍,更是传承了武夷山的岩韵,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赞誉。下文为您详细介绍大红袍属于哪种茶以及大红袍如何分类。

大红袍是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按区域分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

一、正岩茶

生长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即为正岩茶,其中包括三坑、两窠、两涧以及内外鬼洞等。

1、大红袍母树

“古有名茶树,生于绝壁间”说的就是生长于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的大红袍母树。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毛主席将200g大红袍母茶茶叶作为赠送给美国总统礼物。这200g茶叶已是当年大红袍母茶产量的半壁江山,可见大红袍母茶之珍贵。自2006年5月起,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故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2、三坑两窠两涧

三坑指慧苑坑、牛栏坑(牛栏坑盛产肉桂俗称“牛肉”)、大坑口,两窠指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所在地)以及竹窠,两涧指流香涧和浯源涧,武夷山风景区内的精品正岩大红袍冲泡10道之后仍有余香,汤汁醇厚回甘,香气高雅。是不可多得的乌龙精品,是武夷岩茶的扛鼎茶品。

二、半岩茶

半岩茶指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外,但仍处于武夷山境内的大面积栽种的大红袍。半岩茶区盛产名枞“肉桂”和“水仙”也出产“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名枞。

各类名枞,由于精心选种栽种,用心炒制烘烤,品质名优以致历来爱好者都不惜重金索购。然而,名枞茶的产量很少,品质各具特色,加上神话传说,名枞茶更为珍贵,常有难以品尝之福。

三、洲茶

武夷山境外以及周边平原茶园大面积栽种的即为洲茶。

宋代范仲淹谱歌道:“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总之,武夷岩茶大红袍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正所谓“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国家标准从品种角度对大红袍进行的分类:

最新的国家标准GB18745-2006只定义了一种分类标准,即产品标准,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这五种。

而在较早之前的GB18745-2002标准里,则从品种、名枞、产品三个方面来进行区分,品种分类包含: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
第4个回答  2020-11-10
根据品质不同划分
1、特级大红袍
春季采摘的大红袍级别是最好的,春茶时节一般无病虫危害,也不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所以这个时节的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佳的。茶叶外形紧实,香气浓长幽远,滋味醇厚甘爽。

2、一级大红袍
夏天采摘的大红袍适逢炎热天气,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但也容易老化。茶叶中氨基酸、维生素含量减少,使得香气不及春茶浓烈;而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增加,又使茶叶口感稍微苦涩,因此品质稍逊于特级大红袍。

3、二级大红袍
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不足,采摘的大红袍茶叶通畅较为枯老。茶树又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茶叶营养有所缺失,因此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佳,叶色较黄。

根据茶香不同划分
1、清香型大红袍
清香型大红袍滋味甘爽,略点青涩,岩韵不够突出。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叶底鲜活,赏心悦目。但清香型大红袍香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适合于刚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者。

2、熟香型大红袍
熟香型大红袍汤色澄黄,香气扑鼻,叶底鲜活,绿叶镶红边,滋味醇厚、岩韵强而耐泡,茶性更温和、不伤胃。但熟香型大红袍带杂味、闷味、陈味等味道,更加适合品饮大红袍无数的“老茶鬼”。

根据产地不同划分
1、正岩茶
正岩茶茶青采自武夷山名胜区,品质最好,条索饱满,颜色纯正,茶汤清澈,岩谷花香,喝完口齿留香。

2、半岩茶
半岩茶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品质相较正岩茶稍差。

3、洲茶
洲茶采自武夷山名胜区附近的乡、镇地方,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因此品质较正岩茶、半岩茶再低一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