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英勇人物故事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Ⅰ 关于气壮山河,忠义冲天的作文素材

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释义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

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

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甫下。这年底,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营中乞求投降。

不久,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进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一起返回金国。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称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

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是主和派的头目,因结党专权而被罢职。赵鼎对他很警惕,曾经向人表示过,此人如果得志,我门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料、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赵鼎对他自然反对。于是,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

赵鼎离京时,秦桧假惺惺地为他送行。但赵鼎并不领情,只是轻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为此,秦桧更加忌恨赵鼎,将他越调越远,最后贬谪到朱
崖。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桧知道他的处境后,认为他活得不可能长久,便嘱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报他是否还活着。

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悲愤他说道:“秦桧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不死,他可能会对你们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连累你们!”

说罢,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它的意思是: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存在于本朝。几天后,赵鼎不食而死。

Ⅱ 水浒传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1000

这个暑假,我好不容易啃完了一本水浒传。说起水浒,可谓是“乱世出英雄”,一百单八将的英雄豪杰,各自有各自的性格,说不清哪个好,哪个坏!可是水浒的英雄豪杰,无非就是要有“忠”,有“义”,可是往往“忠义”是没办法两全的,就拿宋江来说吧!他在水浒里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了,他的第一次出场就是给晃盖等人报信,他这个信报得对不对呢?符不符合“忠义”的标准呢?宋江身为郓城县做押司,按说也算朝廷官员了,身为朝廷官员,私通罪犯,还通风报信,这岂不是对朝廷的不忠吗?但是他如果不给晃盖等人报信,那便是对朋友的不义,朋友都死到临头了,看着往日的情面来求你,如果不答应岂不是不仁不义了吗?可是如果答应了又是对朝廷的不忠,在这样两面为难的情况下,宋江也只能择一,所以他选择为朋友两肋插刀,舍“忠”保“义”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忠义往往是不能两全的!既然“忠”和“义”不能两全,我们就把它们分开来讲。

先讲“忠”!还是说宋江这个人,宋江主张招安,因此遭了很多人的骂,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是招安害死了一百零八将,更有人说宋江是为了自己当官,过吃好穿好的生活,而同意招安,使得最后一百零八将全死了!可是宋江自己也并没有过上安富乐足的生活,从招安以后,他就不停的带兵出征,而且屡屡胜仗,这难道不是在为朝廷尽“忠”吗?而且宋江最后下场不也很悲惨,所以,对于招安的事情,宋江做得对,效忠朝廷当然是没有错的,而要怪的是高俅那伙贪官污吏,怪那个不公平的世道!

再来说说“义”,宋江也是个有义气的人,不管是前面我所说的舍“忠”保“义”,为晃盖等人通风报信,还是人们对他的称号“及时雨”都可以看出他对朋友是有情有义的!“及时雨”这个称号已经充分说明了宋江平时总是会急人所急,慷慨解囊,并不计较回报的人!再说,如果宋江不是个有情义的人,那么在晃盖死后,众多的梁山泊好汉又怎么会力推宋江做梁山泊的首领呢!

鉴于以上所述,我认为宋江其实是个“忠义”之人,只不过在有些时候,“忠义”没有办法两全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他“不忠”或者“不义”。

这次看《水浒传》收获很大,很多的英雄好汉的气度让我佩服,虽然人们对水浒里的好汉争议很大,但我觉得这毕竟是一本名著,或者说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书,里面记载的故事多少是有点文学色彩的,而且对每个好汉的好坏,我们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也没办法分出个对错来,所以还是享受这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学大餐吧!

Ⅲ 我身边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作文800字以上1000字以下

乌江水滚滚流动,烽烟四起,傲视群雄。眺望这写满无尽酸楚,记着无限历史的江水,我的心头不禁涌现了一个人的名字,我的偶像——项羽。

一代西楚霸王,辉煌了一生,却在乌江边留下了让后人不解的篇章。有人说是项羽的骄傲自大毁了他,我却不这么认为。项羽虽然自刎而死,我还是要说他是个名副其实的英雄,

他自小习武,随叔父项梁起义,心中一直怀着复楚的决心,从来不受任何利益的诱惑,不被任何语言所迷惑,一直坚持着,永不放弃。“亡秦必楚”这四个大字深深印在了项羽的心中,也是这四个大字让他坚持不懈,对国家赤诚忠心。望古今中外,多少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出卖国家,成为被人唾骂的奸贼。像项羽这样的忠者,实为罕见,就凭他对国家的这颗赤诚之心,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是英雄的事实!

他英勇善战,纪律严明。身长八尺,一手举起千斤大鼎。每一次的出战,不论大战小战,他都亲自领兵出战。战场上他勇往无前,不畏惧任何的困难与挑战。对待将领士兵,他有奖有罚,关心属下,对待属下就像对待亲人,若有背叛之人,便军法处置。正是这样的严明纪律,造就了一批批英勇善战的项家军。古往今来,多少将领可以做到这点,他们的放纵让士兵不断逃走。汉王刘邦,自起义到称王,他仅亲自出战一次,因此被项羽一次次击败,包括最后他的成功,也仅能算做一次巧合。如此英勇的项羽,怎能不被称为英雄?

有人说,项羽刘邦曾结拜为兄弟,项羽却反来击刘邦,不是违背了兄弟义气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刘邦的开始与项羽结拜,就图谋不轨。他为了进一步接近项羽,借到大军,才上演了一出苦肉计骗取项羽的信任。而且后来也是因为刘邦的反叛才拉开了楚汉之争。从鸿门宴我们便不用难么在乎兄弟情义!项羽他集忠义勇为一身,一生没有背叛国家,没有背叛义气,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打动了我,感染了我。他永远住在了我的心中,鼓励着我,我也在向我的这位英雄偶像学习。

我相信他的英雄形象将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崇拜他,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永远的英雄。乌江的江水将永远铭记这一切,将把他的形象流向千万家,项羽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将永远住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偶像。

我的偶像——项羽!

永远的英雄——项羽!

Ⅳ 要义篇写英模人物的作文

张艺谋的一部《英雄》上映以后,反响强烈,不仅仅是电影的运作模式,演员表演拍摄艺术等等,更是关于它对英雄理念的阐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英雄,英雄人物应该有什么样的英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请以“英雄行为与英雄人物”为话题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

历来,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世界观、审美观对英雄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行侠仗义即为英雄,有的人认为识大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而去做事才是英雄,如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认为一生坦坦荡荡、豪气冲天即为英雄,如项羽;有的人认为在生死关头能以死酬报知己、报答国家即为英雄,如荆轲等等。我们可以各抒己见,或记叙身边的人或事,或取自历史,也可以发表议论,阐明观点。

一场名不见经传的农民起义,一座普通的山,一方毫无意趣的水泊,竟让施公的生花妙笔谱出了一部轰动天下的《水浒传》。于是,山有姓了,水有名了,也就自然生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情结来。

因水聚英雄

如果说山是龙的话,那么水无疑是龙脉了,于梁山而言。梁山之所以名扬天下,就在于有了一群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而那些英雄好汉钟情于梁山的初衷,则是由于那里有八百里浩渺的水泊。所以,谈梁山论英雄,自然是少不了那富有灵性的水。

可叹七百年后,昔日梁山人引以为豪的“八百里水泊”已随英雄们的消失而消失了,如今只舍下孤零零的一座空山。水没了,山自然也失去了不少灵性,像强迫关进动物园的骆驼。无奈,梁山也只有和四十里外的东平湖空守相望了。时间和空间阻隔了一种历史的情丝,无休止的制造着一种距离,抑或美丽,抑或悲哀。

于是,我妄图给梁山找出一点水的遗迹来。于是我想到了梁山的井(八角琉璃井,宋江井):大凡是井总要有水的。青山依旧,梁山的井却早已干了底,于是心中仅有的一丝侥幸归化为失望。倒是精明的生意人,将现代化了的纯净水从山下弄到山上来卖,生意倒也兴隆,只是梁山因此平添了一道风景——成堆的垃圾。而那刚竣工的仿古战船突兀在山脚的一洼,怎么看怎么像一只活鱼在烧热了的锅里挣扎——没有了水,要船何用?施公笔下的浩荡的“水泊”,也许只有从电视上去找寻了。

追“星”论英雄

宋江能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不是因为宋江有多大的能耐,他文不如吴用,武不抵卢俊义,而数万梁山人马竟兀自听他号令,毫无半句异语。这所为何来?

那是一个敬仰英雄的时代。宋江之“忠孝义”的“英雄”名声,便使天下不少英雄趋之若鹜,进而竟排“天星”列“地星”,而宋江自然被奉为“巨星”了。以至于最后“巨星”一落,其余“天星”“地星”皆随之纷纷殒落或遁形了。“虎戮龙鳞落,忠义随水逝”的惨烈结局是宋江一人之过,还是时代之错?

据报载,有位什么“星”宣布了要结婚的消息。竟有几位少女为此自杀,大有“以身殉爱”的意思。原来所谓的“追星热”竟是有历史可溯的——李逵最后的结局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血石祭英雄

大凡是山,都是有石头的。这像是废话。可如果说梁山的石头是浸了血的,你或

许就会原谅我的“废话”了。梁山的石头,不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变成了玉,演绎了一个泪迹斑斑的梦,也没有钻石的高贵,侥幸嵌上皇冠,成为权威的象征。梁山的石头,是血性的,有梦的。

英雄的到来曾令它一度兴奋,英雄的逝去,也曾令它一度伤叹。

金戈铁马,号角长鸣的岁月,英雄们的热血滴进梁山的方方青石。英雄们相信一个传说:石头侵入了血,就会有灵气,保佑国泰民安。然而梁山的石头是最终未泛起灵气来——难道它早就算好了英雄们的最后的结局了么?

时光可以捎带走许多记忆,但梁山的石头会记住这一切。——血石等于永恒。

石像废英雄

凡游过梁山的,都不会忘记横矗在黑风口的李逵像。只见“铁牛”怒眉倒竖,手操几十斤重的板斧,仿佛胡子碴后一声断喝,就会震塌腐败的宋王朝。

地方 *** 新塑的花荣像也完工了,刀法精湛,活脱脱的一个克隆花荣。花荣仰首西望,拉满日月弓,搭百步穿杨箭,难道“花知寨”要射下宋朝的残阳,抑或是形象地诠释“好弓不射回头箭”的古训?

不知那些义薄云天、顶天立地的梁山英雄好汉,得知自己死后七八百年竟受到人们如此这般世俗、无聊的膜拜,是否愿意,心里是否舒服。

前些日子,报载一些活着的“英雄”四处请人为己塑雕像,或所谓的热心大众在大众场所为活着的“英雄”立石像,以示对“英雄”的尊敬。

英雄是需要尊敬,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在于其行为本身是英雄的,而不是*几尊精美的塑像。

英雄只是英雄,英雄应该活在人们的心中;当英雄被还原成石像时,英雄就不再是英雄,英雄不过是一尊尊石像罢了;当英雄成为雕塑、成为艺术,其实人们心中已没有了英雄。

Ⅳ 有关忠义的现代故事作文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Ⅵ 林冲忠义的瞬间600作文

;亿万座星辰凝聚起来,撑起夜幕中一片璀璨的星穹。而我的同学们则用他们的关怀,为我凝聚了爱的力量。
在生活中,同学便是我最好的朋友了。我们时常在一起写作业,玩游戏,互帮互助,形影不离。一天,我们在一起正开心的玩着,我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小石子,摔倒了。然而朋友们并没有笑话我,而是帮助我,扶我起来,一边问我: 疼不疼? ,一边为我清洗伤口。我被他们忙碌的身影所感动了,一股泪水涌上心头,几滴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朋友们一见我哭了,就更加关心的安慰我,逗我开心,我的心情由多云一下子就转晴啦。
在学习中,我们便互帮互助。一天,我有一道题不会,卡了半天也没有想出结果来。同桌看到我这样困难,便给我讲了这道题。她耐心的讲解着,生怕我有哪个地方没弄懂。第一遍我没有弄懂,她又耐心的给我讲第二遍,在反复思考当中,我终于弄懂了。她又问我: 你会了吗? 其实她给我讲题的时间可以让她做好几道题,然而,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给我讲题。
在春游时,大多数同学能够走下来,靠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能力、毅力和坚强,靠的应该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其他同学的鼓励,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鼓励与支持,我们才会顽强的走下来。行程中,当一个同学有点坚持不住时,周围的同学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背包,尽管他们也是很累很累,这样看来,这只手不仅是援助之手,更是友谊之手。同学们这样做也许只会得到对方的一丝微笑或一个眼神,但他们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朋友之间是不需要回报的。
中午吃饭时,当一个人饭或菜不够时,同学们也会伸出友谊之手,把自己的分给他一点,也许只会得到一声真心的 谢谢 ,他们也是很满足的,因为他们知道友情无价。可以看出,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多么的深厚纯洁。
大海的深沉是因为水滴的凝聚;夜空的璀璨是因为有了星辰的凝聚。而这份凝聚的友情,则给予我无尽的信心,鼓励着我,感动着我,伴随我勇敢地迈过未来之路,走过那些人生的坎坷。
凝聚 作文600字

Ⅶ 关公的忠义表现在哪些方面的作文1000字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乡关面如生。”1841年的一天,已被清廷查办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满怀悲愤,为另一民族英雄关天培写下了这幅挽联。至今,这幅挽联仍镌刻在关天培祠的大门两侧。
关天培祠位于楚州城区一个僻静的小巷内。走进祠堂,神台上关天培的官服塑像栩栩如生,正气凛然。瞻仰着关忠节公的神像,口诵着林则徐为他写的挽联,我的思绪不觉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广东虎门炮台。炮台上,一位须发花白的六旬老将正冒着英军的炮火持刀奋战,大呼杀敌。他就是当时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关天培是我们楚州区人,官至清朝的广东水师提督。任水师提督期间,他积极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为了鼓励将士英勇杀敌、保卫虎门,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以表示与虎门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1841年2月26日,英军向虎门进攻。侵略者很快攻占了几座炮台,然后集中全部火力来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而关天培却丝毫不惧,身先士卒,指挥士兵们顽强坚守。因为寡不敌众,所以许多炮兵英勇牺牲。此时的关天培也已遍体粼伤,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这时,敌人从炮台背后蜂拥而上,一士兵要将关天培背下阵地,他横刀阻止。为了不让提督大印落入敌手,他下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战士们奋力苦战。随从走到半山,回首望时,见敌人的一发炮弹已击中关天培。关天培以身殉职时,双目紧闭,挺立不倒。英军见了个个吓得目瞪口呆。
关天培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连英国侵略军的将领也为之折服,称他为“最杰出的元帅”。
“尊母训,学岳飞,精忠报国;操兵勇,固海防,坚守边疆;禁鸦片,抗英寇,为国捐躯……”民族英雄关天培的壮勇一生贯穿着>

Ⅷ 关于忠义孝道事迹作文

这个周末注定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我和孩子一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观看央视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将近两个小时中我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表。
很难体会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稚嫩的心灵如何经受起失去亲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贫苦、家庭的灾难并没有压垮他们,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心支撑起家庭,用孝行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着与坚持,这样的信念与毅力,这样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为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让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2011年母亲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劳力,可她始终微笑面对重病的妈妈和一贫如洗的家。其中一个镜头:吴林香向妈妈展示她两三岁时候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妈妈看着照片,不知不觉间笑容洋溢了整个脸庞,这一刻仿佛没有疾病与任何痛苦。可是紧接着镜头又转到了当天晚上:林香妈妈被癌症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强忍住泪水还在努力劝说妈妈。看到这一幕我心碎了,谁都是为人子女者,亲眼看到亲人承受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该是怎样的心痛与悲怆,命运给了一个小女孩太多的磨难,而她却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让她来到这个家并且服侍妈妈一辈子。”最令我惋惜的是龙花,她的奖状贴满了墙,作为学习委员的她多么渴望上学,可是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却没有放弃梦想,能让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是她的梦想之一。难忘她带着斗笠的镜头,说到羡慕别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上学时,眼泪哗哗流过她的脸庞,而她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她的妈妈和她的家庭。
看过节目后,我也陷入了深思:眼泪是暂时的,感动也只停留在心底,怎样才能让自己有所收获?又怎样能从行为上真正学习这些孩子们呢?首先我们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应该体现出孝行。或许命运没有让我们经历磨难,去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珍贵,去让我们付出惊天动地的孝道。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情做起,去孝顺老人。常回家看看,不要总是赶到过年过节才回家。能多陪在老人身边说说话,而不是电话问候。
城里的孩子是衣食无忧的一代,是被很多人关爱着长大的一代,看节目时,他们也会掉眼泪,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泪水,她们难以找到内心的共鸣,因为没有相似的经历,所以难有体会。但是只要他们能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把生活给予的磨难当作自己人生的历练,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学习。
对于这一代孩子,孝行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别人代劳,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Ⅸ 林冲忠义的瞬间600字的作文求大神

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林冲这样的打扮和相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这样的盖世英雄,却被小人一步步逼上亡命山林之旅,无奈投奔于梁山。
林冲上山经历了一个个十分痛苦的曲折历程。他的娘子遭高衙内调戏,朋友又因惧怕高衙内背叛了他。陷害他的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最终他误入白虎堂,幸免一死,充军沧州。一路上,被董超、薛霸百般折磨,在野猪林里差点被害;到了沧州,因拿银子稍慢,就被差拨百般辱骂。林冲一直在忍耐,逆来顺受,一个禁军都头,在一些无名小辈面前低声下气地赔笑脸,这是多么可气又悲哀啊。
金圣叹评林冲说:“熬得住,做得彻,却都使人怕。”当陆谦又来沧州追杀,火烧草场时,忍无可忍的林冲在漫天飞雪中痛下杀手,雪上溅起仇敌的鲜血。四顾茫茫,最后他带着满脸悲愤与决绝,毅然奔向梁山。
林冲的悲剧是个深沉的悲剧。他是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坚毅稳重,正直善良,是理想的国家良将。可是,从此他要对抗的是整个朝廷,他是像李逵那样带着憎恶的恨意,还是随遇而安,跟从兄弟呢?我们无从得知,或许只有作者懂他的苦闷,因为在小说中,火拼王伦,敲定梁山泊格局之后,我们很少再看到林冲的身影了。在作者的笔下,林冲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无奈与愤懑只被他深深埋藏于心中。是大贤处下,不贞处上的政治格局让林冲们或者说施耐庵们深深失望与绝望,千百年来这种黑暗一直在蔓延,于是林冲这样的忠义人被迫害的故事,也便在梁山泊的舞台上上演,并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Ⅹ 忠义的作文议论文800初一

忠诚的存在——观《忠犬八公》有感
等待他的归来,等待那个长眠于地下的他。无论狂风怒号,还是雨雪纷飞,它还是在他们约定的地点等待他。等待了十三个春夏秋冬,它终于“等”到了他,像往日一样他抚摸着它的头。就这样它随着他沉睡了下去,就这样它的生命结束了……它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忠诚的小狗——小八。
它是他在火车站捡到的一只狗,它和他像是有注定了要在一起的缘分。没有人知道小八是从哪里来的。教授很爱小八,小八也很关心教授,但是小八在教授的家里干了很多的坏事,可是教授还是没有把他赶出家出去,可是教授的太太一点也不喜欢它。有一次教授到别的地方去讲座,出了事,沉睡了下去。
过了十年,教授的太太,又回到了这座城市,通过教授的朋友她见到了小八还在火车站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她坐在了小八的身旁,陪着小八一起等。就在最后的那个晚上,他看到了教授,它看见了教授抚摸它的头,把他带走。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眼泪流下来了。看着小八一年一年的衰老,看着小八那么忠诚的侍奉主人,看着小八无论什么天气都在那里等待,我很心疼,想必教授看见了也是那么心疼吧。我们要保护小动物,无论是狼还是狗,我们都有责任去保护它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