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时于谦让大明免于亡国之灾,为何最后却被冤杀?

如题所述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率领50余万大军,峰回路转的宦官王镇改变了回国路线。被瓦刺的丞相首先发现两万多大军埋在土木堡,突然全军出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

1.让朱祁钰成为皇帝。客观上,英宗失去了政治价值,但朱祁钰之后,由于担心威胁皇位,对迎回英宗极为消极,相当于将建立了一代祖业的于谦置于英宗的对立面。无论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他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的山河是否长存。于谦抗议说,让朱祁钰当皇帝并不自私,所以他没有接受朱祁钰的奖励。自从改土木之后,于谦发誓不与敌同住,终日为国事操劳。即使在朱祁镇光复后,于谦仍然一如既往。

2.于谦带头严厉斥责最先提出逃往南方、迁都的徐宥箴。之后,于谦答应会在代宗那里为他的升迁说好话,但因为代宗不允许,徐宥箴就把这两笔账算在于谦身上。徐宥箴,进门的主角之一,本名姬旭,在土木之变后,因建议南迁而被群臣指出后,不得不改名换姓到外地做官。由于对民间变化的准确预测,一些关于徐宥箴占星术的研究令人惊讶。后来有人提出,南迁的时候,有一个人受尽了屈辱,那个人就是于谦。所以徐宥箴最讨厌的人是于谦。在他看来,于谦羞辱了他,所以徐宥箴想杀死于谦。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有了。

3.石亨在保卫首都之前,因逃离大同战场而被革职。于谦保荐人复职,一战成名。但因于谦不肯让儿子见戴宗,斥责他“不可当众行事”,树敌。于谦的死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一个忠臣从来不参与政治斗争,最后却因为政治斗争而死。这真的非常令人难过。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从不畏惧权贵;而且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不送礼,不受贿;为官清廉,光明磊落。于谦死了,但他光明磊落的一生将流芳百世,为千万人所敬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2
是因为其他一些歼佞之臣,看不惯于谦对皇帝宠爱,而且他在官场也得罪了一大批官僚,最后被别人陷害
第2个回答  2022-10-12
是因为于谦他这种行为惹怒了一些官场上面的人,于是联合上书,让皇就把他给杀了。
第3个回答  2022-10-12
可能就是因为有非常多的人陷害他,再加上当时明朝皇帝又有点愚昧,他就是善于听信谗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