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亮翅的动作和要点

如题所述

白鹤亮翅的动作:

(1)提右膝,腰向左转,双手打开。

(2)落右脚,脚尖内扣。

(3)重心前移,提左膝,腰微右转,双手合抱。

(4)虚步展开,腰部回转,白鹤亮翅。

要点:

1、 由提手上势过渡到自鹤亮翅时要有朝上的气势,但右腿仍要下坐,要拔腰.这样就有着上下对拉,身肢拔长的戚党,但要注意不可形成挺腹;顶劲上颔,精神就提得起;沉气落胯,下体就稳重;左脚尖要虚点地面,不可用来支撑身体。

2、成白鹤亮翅式时,两臂要呈弧形,不可挺直,右掌虽在右额前上方,但不可抬肘、耸肩,要松肩沉肘、坐腕,身体仍须保持中正,不可前俯、后仰,不可挺胸、凸臀。

扩展资料:

白鹤亮翅是太极拳招式里面的其中一招。传统的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

1、孙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完县人孙禄堂(1861—1932)。孙禄堂初学太极拳于郝为真(1849—1920),后自创一式,以姓氏名,人称“孙式太极拳”。

2、陈式太极拳

创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1600—1680)。其技代有传人,后世传习人和有关文献中提及较多的有陈长兴(1771—1853)、陈清平(1795—1868)、陈鑫(1849—1929)等。

3、武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武禹襄太极拳技的两个来源,一是从本城的杨露禅处“得其大概”;二是经访赵堡镇陈清平“精妙始得”。武禹襄经此二“得”后,自创一式,以姓氏名,人称“武式太极拳”。

4、和式太极拳

创自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的曾孙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和式太极拳概述》说:“和式太极拳始自和兆元。兆元公(1810—1890)是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师承本镇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是陈清平的大弟子。”

5、吴式太极拳

创自满族人全佑(1834—1902)及其子吴鉴泉(1870—1942)。全佑创传的拳架,经其子吴鉴泉(从汉姓吴)修润定型,以姓氏名,人称“吴式太极拳”。

6、杨式太极拳

创自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所创传拳架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修润定型,人称“杨式太极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鹤亮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